第三章:甜蜜的重负
时光在永不枯竭的食物和流水中悄然流逝。陈礼,这只拥有着人类灵魂的小鼠,已然披上了一身光滑的灰褐色成年皮毛,行动矫健。
他几乎完全融入了这里的生活,甚至能熟练地理解并运用鼠群间那套由细微叫声、动作和气味组成的复杂“语言”。
在他的感知里,那些吱吱声不再是无意义的噪音,而是承载着清晰意图的“话语”。
这天,陈礼照例走向中央广场那取食,目光却猛地被水槽边的一个身影攫住了。
那是一只娇小的雌鼠,正优雅地梳理着自己银灰色的毛发。
她的动作从容不迫,顶棚洒下的柔和光晕为她镀上了一层宁静的光边。
她不像其他老鼠那样匆忙或焦躁,只是安然地待在原地,周身散发着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
陈礼感到胸腔里那颗小心脏,突然不合节拍地、急促地擂动起来。
一种久违的、属于人类的悸动瞬间苏醒。他几乎是下意识地,从食物堆里精心挑选了一块嵌着饱满坚果碎的糕点——
这在他心里,无异于挑选了一份最用心的礼物。
他鼓起勇气,小心翼翼地靠近,将食物轻轻推到她面前,喉咙里发出尽可能温和的声音:
“这个……看起来很美味。要尝尝吗?”
雌鼠抬起头,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望向他,微微闪过一丝讶异。
她低头嗅了嗅那块坚果糕点,又抬头仔细地嗅了嗅陈礼身上的气息,似乎是在判断他的诚意。
空气中弥漫开一种微妙而友好的气息。
她没有立刻接受食物,而是向前一步,用鼻子轻轻碰了碰他的鼻尖,这是一个表示认可与接受的举动。
“谢谢你,”她的“声音”带着一丝羞涩,“你很细心。”
陈礼的心瞬间被巨大的喜悦填满了。
他在心里默默叫她“绒绒”,因为她看起来那么柔软美好。
接下来的日子,对陈礼而言,这个原本单调的世界仿佛被注入了绚丽的色彩。
他不再是那个孤独的旁观者。
“绒绒,快来看!我发现从这个角度看,那些发光的顶棚像不像星空?”
他带着她爬到一个稍高的平台。
绒绒偎依在他身边,轻声回应:
“真的呢……以前从没注意过,这里原来也挺美的。”
他们会一起分享最新鲜的食物,虽然取之不尽,但“分享”这个行为本身,让进食变成了充满温情的仪式。
他还会搜集一些柔软洁白的垫料,或者色彩鲜亮却毫无用处的碎屑,当作礼物送给她。
“送给你,”他叼着一小撮特别柔软的白色绒毛,“铺在窝里,会更舒服些。”
绒绒惊喜地接过去,眼睛亮晶晶的:
“你总是能找到这些好东西!”
这种陪伴与交流,驱散了陈礼心底最深沉的孤独,让他偶尔恍惚觉得,
或许就这样生活下去,也是一种幸福。
终于,在一个光线格外柔和的日子里,陈礼精心挑选了一块材质独特、散发着淡淡清香的树皮碎块,它光滑而坚韧,像一枚微缩的指环。
他找到正在休息的绒绒,郑重地将它推到她面前。
“绒绒,”他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认真,“
你愿意……以后都和我一起生活吗?我们可以找一个只属于我们俩的巢箱。”
绒绒凝视着那枚特殊的“戒指”,又看向陈礼充满期待的眼睛,空气中充满了甜蜜而笃定的信息素。
她轻轻用鼻子碰了碰“戒指”,又碰了碰他:“我愿意。”
他们很快共同选中了一个空置的蓝色蘑菇屋,开始了共同的生活。
陈礼运用他的人类思维,努力经营着这个小家。
他费力地拖来更多软垫,将内部铺得厚实柔软,甚至尝试用细小的枝条巧妙地在入口处做了一点遮挡。
“这样就好多了,”他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对绒绒说,
“总算有点私密空间了,不然总觉得谁都能探头进来看一眼。”
绒绒好奇地看着他这些“额外”的举动,虽然不太理解,但能感受到他的用心:
“嗯,你弄得真好,很舒服。”
不久之后,他们的小家庭迎来了新成员——一窝粉嫩嫩、闭着眼睛奋力吮吸的幼崽。
当陈礼第一次看到这些依偎在母亲怀里的小生命时,一种汹涌澎湃的情感瞬间将他淹没。
那是强烈的保护欲,是沉甸甸的责任,是一种无比温柔的震撼。
“这是我的孩子……”他颤抖着,极其轻柔地用鼻子触碰他们细软的绒毛,感受着那脆弱而蓬勃的生命力。
巨大的喜悦和身为人父的骄傲,让他几乎忘却了这个世界的所有诡异。
然而,这种纯粹的喜悦很快便被一种新的、更深沉的茫然所取代。
当幼崽们渐渐睁开眼,开始蹒跚学步,好奇地探索巢穴外的世界时,陈礼体内那种属于人类的父亲本能苏醒了。
他跃跃欲试地准备“教导”他们——
辨识最好的食物,寻找最清的水源,保持必要的警惕……
但他很快发现,自己竟无课可教。
“来,孩子们,看这里,”他试图引导最先学会跑跳的大儿子,
“这种深色的谷物块通常更甜一些……”
小家伙只是懵懂地嗅了嗅,然后扭头就扑向旁边随便哪块食物,啃得津津有味,含糊地回应:
“知道啦爸爸,都好吃呀!”
陈礼又不甘心地看着女儿靠近水槽,连忙说:
“小心点,别离太近,爪子不要弄湿……”
女儿却已经轻松地舔到清水,不解地回头:
“为什么呀爸爸?水一直在这里,很好喝呀。”
没有天敌需要躲避,没有风雨需要防范,没有饥饿需要忧虑。
这个世界安全得令人窒息,丰富得令人无从选择。
他的孩子们生来就拥有一切,他们唯一需要面对的“挑战”,
似乎就是如何在这个日益拥挤的空间里,与其他越来越多的同伴打交道。
他看着孩子们跌跌撞撞地融入鼠群,学习着那些他骨子里仍觉得原始而直接的规则:
互相嗅闻识别身份,用简单的“你好”、“走开”、“这是我的!”进行交流,
为了一小块闪亮的碎屑争抢又很快和好……
一天,他的大儿子和邻居的孩子发生了点小摩擦,气呼呼地跑回来。
“怎么了?”陈礼问。
“他抢了我发现的那个亮晶晶的圆片!”儿子委屈地说。
陈礼沉默了一下,他发现自己无法教导儿子“弱肉强食”或者“忍让”,只能干巴巴地说:“嗯……或许你可以试着和他交换一个别的玩具?或者……一起玩?”
喜悦与爱依然深沉,但对未来的担忧却像藤蔓般悄然缠绕上来。
这个完美的世界,正用一种无比温柔的方式,剥夺着他身为人父的更深层次的价值感。
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看到这个社会的空虚本质,也为他的孩子们将来会成为怎样的老鼠,感到了真正的困惑与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