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五十五象 崇葫明芦心
书名:推背图起源篇 作者:星启之路 本章字数:2457字 发布时间:2025-09-21

陈砚前脚刚迈入聚文斋内,李守财后脚就跟着进来了。

李守财进门说道:”陈先生。听了你的话后,我回家就琢磨,之前是我的错,也算我自食其果了。那陈先生,我现在应该怎么做”

陈砚笑道:”懂得反思就证明你有所悟。这就像是修”砚”之前的净身,砚与其它某些教派不同,其它教派错了可以祈祷,再错再祈祷。像是走路,走一步、退一步。”砚”则不同,”砚”是一直前行,无论你走了多远,走错一步就等于掉落,还要从头修起。所以说”砚”修的是心。”

他喝了一口水,像是转换话题前的停顿。也是在给李守财一个转换思考的时间:”你看这第五十五象,”崇葫明芦心”就是对你下一步该做事情的分析。说着指图给李守财看。但只见:

画面上一个大葫芦居中,旁带三个小葫芦。它们置于铺有深色绒布的高台上,质感柔软,显庄重。背景处理得较暗,形成对比,突出主体。上边有一把支支撑开的伞。

配诗:

高台绒布寓本心,

伞罩葫芦晓底根。

戒慎不欺能致远,

修己安人聚众亲。

李守财看着这幅画,不知所以然。他抬头用求教的目光望着陈砚:”陈先生,这意思是?” 

陈砚指着图,对李守财缓缓解释道:“此图寓意深远,正是为你指点迷津。”

 

他先指向画面中央的高台与绒布:“这高台绒布,并非为显富贵,而是寓意尊崇本心,端正其位。你之前所为,皆因本心被利欲所蔽。如今要做的第一步,便是正本心,拿工匠们当亲人待。”

 

接着,他指向那把伞:“这伞,便是你。它高高在上,为下面的葫芦遮风挡雨,这是你的责任与担当。酒坊经营的主要风险,都应由你这个‘伞’来承担。”

 “但这‘遮’,并非让他们毫无感知。就像下雨,难免会有几滴溅到身上。他们也要承担与职责相应的责任,这是他们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它们该有的担当。”

 

然后,他指向大小不一的葫芦:“大葫芦,是你的核心骨干;小葫芦,是你的伙计与学徒。你这把‘伞’,既要为他们提供庇护,让他们安心;又要时刻洞察他们心中的变化,是晴是雨,是喜是忧,你都要最先知道。”

 “这才是‘崇葫明芦心’的真正含义:修己安人,聚众亲。”

 李守财听得连连点头,又急切地问:“那我现在具体该怎么做?”

 

陈砚微微一笑:“做法都在这诗里了。”

 

他指着配诗,逐句解读:

 

“高台绒布寓本心,伞罩葫芦晓底根。”

“把葫芦放在高台绒布上,是表明了,在你的心里,有工匠们的位置了。替他们着想为他们遮风挡雨,同时你也能了解到他们心里的想法。”

 “戒慎不欺能致远,”

“这是行事。对内不欺员工,对外不欺顾客,戒慎行事,方能走得长远。”

 “修己安人聚众亲。”

“这是结果。先修好自己,让员工心安,众人自然会亲近你,聚拢在你身边。”

 “至于具体举措嘛,”陈砚顿了顿,继续说道,“你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安抚现有。

“立刻改善留下来的伙计们的待遇,结清欠账,兑现承诺。让他们先安下心来,这是你稳住局面的根本。”

 第二步,口碑相传。

“不用太急着四处招人。把现有的人用好,安抚好。他们自然会替你说话。好口碑,是最好的招工广告。”

 第三步,诚信经营。

“重新开张后,严把质量关,童叟无欺。用最好的酒,赢回顾客的心。”

 “至于那些已经另起炉灶的人,”陈砚目光平和,“不必去问,不必去怨。各自安好,也是一种境界。你把自己的‘伞’撑稳了,自然会有新的‘葫芦’来投奔。”

 李守财听完,茅塞顿开,郑重地向陈砚一揖:“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陈先生放心,我回去就依先生所言,先把这把‘伞’撑起来!”

 

李守财离开聚文斋,只觉得心里像被一盏灯照亮。陈砚的《推背图》“崇葫明芦心”中伞与葫芦”的比喻,让他明白了自己该做什么。

 

他回到酒坊,看着冷清的院子,先做了三件事:

 

1. 安抚人心:他叫来留下的老伙计,当场补发了拖欠的工钱,并承诺以后绝不拖欠。

2. 改善待遇:他吩咐厨房加菜,给伙计们改善伙食,还把那口被封的井重新打开。

3. 以身作则:他亲自挽起袖子,下到作坊里干活,与伙计们同吃同做。

 

几天后,酒坊重新开张。李守财在门口挂出一块新木牌,上面写着八个大字:“戒慎不欺,修己安人”。

 

他还当众宣布了新规矩:

 

- 原料:只用最好的粮食,绝不以次充好。

- 价格: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 分红:酒坊若有盈利,伙计们都有分红。

 

李守财说到做到。他亲自去集市挑选原料,哪怕贵一点也要最好的。他还把自己的账册拿给伙计们看,让大家知道酒坊的经营状况。渐渐地,酒坊的酒因为用料扎实、口感醇厚,赢得了顾客的口碑。

 

一天,一个曾被他苛刻对待过的老酿工路过,李守财连忙迎上去,诚恳地为过去的行为道歉。老酿工沉默良久,最终还是走进了酒坊,看看如今的变化。

 

李守财没有再提过去,只把他当作最尊贵的客人,端上最好的酒。老酿工喝着酒,看着作坊里热火朝天、人人脸上都是笑意萌萌,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离开时,他对李守财说:“你这酒,味道正。”

这句话,比任何赞美都让李守财高兴。

 

又过了一段时间,一个叫二狗的年轻人慕名而来,想在酒坊学徒。李守财热情地收留了他,并让最有经验的师傅亲自教导。二狗干活勤快,很快就上手了。

 

一天,二狗不小心打碎了一坛酒,吓得脸色煞白。李守财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没事,谁都会犯错。这坛酒算我的,但你要记住今天的教训。”

二狗红着眼圈,用力地点了点头。

 

这件事很快在伙计们中间传开了。大家都觉得,如今的李掌柜,是个值得托付的人。

 

渐渐地,酒坊的生意越来越好,人手又多了起来。有人问李守财,要不要去和对面新开的酒坊竞争,抢回老顾客。

 

李守财只是笑了笑:“各做各的生意。我们把自己的事做好,就不怕没人来。”

 

他没有忘记陈砚的话,不去怨恨,不去纠缠。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酒坊和伙计们身上。

 

一年后,李守财的酒坊在咸阳城里重新站稳了脚跟。他的酒,因为用料实在、味道纯正,成了城里的金字招牌。伙计们都愿意跟着他干,甚至有人从别的地方慕名而来。

 

又是一个雨夜,李守财站在酒坊门口,看着院子里忙碌的伙计们,想起了陈砚的话。他觉得自己就像一把伞,努力为大家撑出一片安宁的天地。

 

而那些伙计们,就像一棵棵茁壮成长的葫芦,紧紧地团结在他的周围。

 他在问自己:”这把“伞”撑起来了吗?”一阵风吹过,将院门上“戒慎不欺,修己安人”的木牌吹得微微作响,仿佛在给他一个肯定的答复。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推背图起源篇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