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五十六象 波起满庭芳
书名:推背图起源篇 作者:星启之路 本章字数:2657字 发布时间:2025-09-21

贞观十四年,初冬的咸阳城,风里带着一丝寒意。东市口的青石街上,一年一度的斗茶大会如约而至。五六个茶摊一字排开,各家门口都挂着自家的招牌,随风猎猎作响。


每家茶摊前,都摆着自己经营的茶。 “渭水坊” 的卢掌柜端坐案后,案上一盏茶汤澄亮,入口醇厚绵长,引得老茶客们啧啧称赞,摊位前人头攒动。他的 “秦岭云雾” 茶清香淡雅,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士驻足。其他几家也各有千秋,但终究是小众口味,问津者寥寥。而最边上,新从江南迁来的 “江南春” 摊位前,却是另一番景象。沈东家的茶清香鲜活,却总让人觉得少了点厚重。偶有好奇的茶客来尝,摇摇头便又被隔壁“渭水坊”的香气吸引了过去。


夕阳西下,街上的人渐渐散去。沈东家望着自家冷清的茶席,眉头紧锁。他知道,若想在咸阳立足,必须得想个法子。


这时,一个常来喝茶的老茶客路过,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声道:“沈东家,城西聚文斋里有个叫陈砚的代书先生。会推背图有神机妙算之法。或许他能给你指条明路。”


沈东家眼神一亮,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他收了摊位,踏上了通往城西的石板路。暮色渐浓,街边的灯笼次第亮起,昏黄的光晕洒在地上,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一路上,他能听到远处传来的各种声响——孩童嬉闹声、商铺打烊声、还有偶尔飘来的悠扬笛音,但这些都无法驱散他心中的忧虑。


当他来到聚文斋门前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来。轻轻叩响门环,片刻之后,门吱呀一声开了。屋内烛火摇曳,映出一个身形修长的男子身影,正是陈砚。只见他身着素袍,面容清癯,眼神深邃似潭水般平静无波。


“可是沈东家?”陈砚微微欠身行礼问道。


“正是在下,冒昧深夜来访,还望先生见谅。”沈东家赶忙回礼道。


两人分宾主落座后,沈东家将自己目前的困境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听完他的诉说,随手拿出他自创的《推背图》。翻开至第五十六象“波起满庭芳”。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意境深远的画面:

一方静谧的庭院水潭中,一颗石子刚刚坠入水中,水面尚存石子划过的影子,激起层层涟漪;空中花瓣与树叶悠悠飞舞。旁边配有四句诗:

“飞花落叶映秋光,石入寒潭起细浪。

莫言庭前风波小,世上诸事亦同常。”


陈砚指着这幅画说道:“斗茶状况就如同这百花争艳的局面,‘秦岭云雾茶’起源于当地,扎根于此多年,人们早已习惯它的味道,这便是它强大的根基所在。而我所说的‘砚经’之道,讲究的就是融入他人的长处。你要了解它的优点,并将其融入到你的茶品之中,此乃‘融’字诀。”


沈东家听罢恍然大悟,连连点头称谢。告别陈砚后,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脑海中不断回想着那个“融”字。既然直接向“渭水坊”求助不可行,那就从其他外地茶商入手吧。想到这里,他的脚步变得轻快了许多。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沈东家就出发前往西湖龙井所在的店铺。还未走近,就能闻到一股清新淡雅的茶香扑面而来。店内布置简洁雅致,一位中年男子正专注地擦拭着茶具,此人便是杭老板。


“杭老板早啊!”沈东家笑着打招呼。


杭老板抬起头看了看他,礼貌性地笑了笑:“原来是沈老弟,今日怎有空到此?”


“实不相瞒,小弟近日在斗茶会上遭遇瓶颈,特来向杭老板请教一二。”沈东家坦诚地说道。


杭老板放下手中的抹布,招呼沈东家坐下,亲自倒了一杯龙井递给他:“请用茶。”


沈东家接过茶杯,细细品味了一口,只觉得一股清甜之气直沁心脾,不禁赞叹道:“好茶!不知杭老板能否传授些许制作龙井的技巧?”


杭老板捋了捋胡须,笑道:“谈不上什么秘诀,不过是杀青与辉锅这两道工序较为关键罢了。就拿杀青来说,需掌握好温度和时间,既要保证茶叶的鲜嫩度,又要去除其中的青涩味;至于辉锅,则是为了让茶叶更加干燥,同时激发出其独特的香气。”说着,他还现场演示了一遍操作过程,边做边讲解注意事项。


沈东家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表示明白,并拿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记录下来。待一切结束后,他又感谢了一番才告辞离开。


接着,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武夷岩茶的店铺。刚进门,就被一股浓郁醇厚的茶香所包围。店里坐着一位身材魁梧的大胡子男人,正是闽掌柜。见到有人进来,闽掌柜热情地招呼道:“客官里面请!”


“闽掌柜您好,我是‘江南春’的沈东家,此次前来是想向您取经学习。”沈东家开门见山地道明来意。


闽掌柜爽朗一笑:“哈哈,原来是同行啊!有什么问题尽管问我就行。”


“听闻您的岩茶以醇厚著称,不知道有什么特别的工艺吗?”沈东家虚心求教。


“我这岩茶之所以好喝,关键在于萎凋和焙火这两个环节。萎凋的时候要注意控制湿度和通风情况,让茶叶慢慢失去水分的同时保留住原有的风味;焙火则需要根据不同的品种调整火候,这样才能烤出那种独特的焦香味儿。”闽掌柜滔滔不绝地介绍着自己的经验。


沈东家听得津津有味,心中暗自庆幸这次没有白跑一趟。随后几天里,他又陆续拜访了经营祁门红茶、君山银针和安溪铁观音的其他几位老板,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知识和技能。每当学到一个新方法,他都立刻回到自己的铺子里进行试验。


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刚开始按照别人的方法做出来的成品要么味道不对,要么口感不佳。面对一次次失败的结果,沈东家感到非常沮丧。但他很快调整心态,告诉自己不能放弃,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于是又开始新一轮尝试……就这样反复折腾了好几十天,依然没有任何进展。看着堆积如山报废掉的材料,他的手也开始颤抖起来。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了吗?正当绝望之际,突然想起陈砚说过的话——“世上诸事亦同常”。没错!任何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只有经历过风雨才能见到彩虹。想到这里,他又重新振作精神投入实验当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个寒冷刺骨的早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屋子的时候,终于成功了!这一夜的努力有了回报。面前摆放着刚刚泡好的一杯新茶,热气腾腾散发着迷人的香气。小心翼翼地端起杯子抿了一口,顿时感觉整个人都被幸福包围住了。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美妙体验:既有碧螺春的鲜活灵动,又融合了龙井的清雅脱俗、岩茶的深沉稳重、祁红的高扬芬芳、银针的甘甜清爽以及铁观音的独特韵味……各种元素完美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口感。


兴奋之余,沈东家突发奇想,如果把这些调配好的茶叶做成一个个小巧可爱的“茶丸”,会不会更方便携带和使用呢?说干就干,经过一番忙碌之后,第一批精美的“茶丸”诞生了。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带着这些新产品来到市场上摆摊销售。为了吸引顾客注意,特意打出醒目的广告牌:“一丸一茶,方便快捷!”果然不出所料,很快就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大家纷纷围拢过来观看询问,有些人甚至当场购买品尝。一旦试过之后,几乎每个人都被这种新颖的形式和出色的品质所折服,纷纷赞不绝口。消息传开后,越来越多的客人慕名而来,生意越来越好。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推背图起源篇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