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丰盛的晚餐
书名:精神罪世界 作者:我精神很正常 本章字数:2682字 发布时间:2025-09-22

对李宗誉而言,大学毕业后那份短暂的药房管理工作,虽如指尖流沙般匆匆而过,却在记忆里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是国内知名心脑血管专家王中廷,因不甘于公立医院的待遇桎梏,在海外民间资本的鼎力支持下,创办的一家民营心脑血管专科医院。王专家不仅医术精湛,更以温润谦和的人品闻名,李宗誉经朋友引荐与他初见,不过一次推心置腹的交谈,便凭借踏实的态度赢得信任,顺利入职负责药房管理。


那段日子里,加班是家常便饭,药房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可对初入职场的李宗誉来说,能追随这样的业界泰斗做事,所有的辛苦都化作了满心的雀跃与动力。他每天像海绵吸水般汲取着知识,即便日常职责只是精准发药、细致管理药品库存,休息间隙也总捧着专业书籍,虚心向医护人员请教临床用药的门道——对骨子里不甘平庸的他而言,多学一点本事,便是为未来多铺一块基石。


变故来得猝不及防。某个清晨,李宗誉如往常般推开医院大门,却被眼前的景象惊住:除了药房,其他科室的门都紧紧锁着,冰冷的金属把手泛着寒光,整个医院静得能听见自己的脚步声,往日里病患的咨询声、仪器的运作声荡然无存,只剩空荡的走廊在晨光里透着萧瑟。没等他理清思绪,医院主任便面色凝重地走来,声音带着难掩的疲惫与惋惜:“小李,咱们医院散了。王专家连日操劳,突发心脏病,走了……”


这句话像一道惊雷劈在李宗誉头顶,让他瞬间僵在原地,大脑一片空白。那个总能从容应对复杂病情、拯救无数患者的心血管专家,怎么偏偏没能护住自己的心脏?紧接着,海外资本因政策变动撤资的消息传来——这既是国家医疗体制改革浪潮中,民营医疗机构面临的无奈缩影,也成了他人生中一段短暂却刻骨铭心的医疗行业记忆。他望着空荡荡的诊室,曾经王专家坐诊时耐心问诊的身影仿佛还在眼前,良久才轻声喟叹:“哎,愿天底下的好人,都能得个好报啊!”


思绪被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拉回,屏幕上“孙总”的名字让他稍稍回神。“喂,孙总!您这是刚到南洲吗?”他的声音带着几分刚从回忆里抽离的沙哑。“刚到蓝天宾馆,还给你带了位老朋友——这次义诊的马莉大夫!”电话那头,孙忠峰的声音爽朗依旧。“要不要过来先熟悉下义诊场地?”李宗誉连忙问道。“不用啦,明天直接过去就行。今天的咨询电话接得怎么样?”孙忠峰话锋一转。“按照计划已经接够三天的量了,不过估计下班还会有电话进来,苏梅大夫特意叮嘱我,晚班电话千万别接。”李宗誉如实答道。“苏梅说得对,你别守着了,下班过来一起吃饭,别一个人对付了!”“好嘞!”挂了电话,李宗誉的心情轻快起来——他早就盼着见马莉大夫了,上次在青鸟市的会面,那位大夫温和的笑容、耐心的谈吐,像春日暖阳般让人觉得亲切又安心。


初见时,马莉大夫便一眼看出了他的变化,笑着打趣:“李经理,才一周没见,怎么感觉你沉稳了不少?”李宗誉挠挠头,眼底掠过一丝复杂:“确实遇到了些事儿。”“火车上孙总都跟我说了,你可是成了见义勇为的英雄!”马莉大夫话锋一转,语气却严肃起来,“不过你那举动太冒险了,万一那个精神病人把攻击目标转向你,后果不堪设想,你这运气真是太好了。”李宗誉想起当时的场景,也有些后怕:“现在想起来确实怕,但当时脑子一热,只想着赶紧制止他,没顾上别的。”


“对了马大夫,我这儿还有几个疑问,憋了好几天了,正想请教您。”李宗誉话匣子一打开,便把心头的困惑一股脑倒了出来,“那个发病的病人家住钢城区,怎么会突然跑到玄城区作案?区域跨度那么大,他是怎么过去的?还有,他为什么不袭击旁人,偏偏盯着主持人不放?我当时绑他的时候,他明明有反抗的力气,却一动不动。最关键的是,他怎么偏偏选在那个时间发病?”


马莉大夫听完,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看来你憋了不少心思啊,这些问题问得很有道理,这可不是个例。”她端起桌上的茶水抿了一口,缓缓解释道:“我之前遇到过一个精神病人,上午还在A市,下午就出现在几百公里外的B市,你别觉得他们有什么‘特异功能’。其实精神病人的痛感阈值很低,搭乘火车、汽车时,能忍受常人难以承受的拥挤和颠簸,他们没有明确的目的地,走到哪儿算哪儿。而且发病时,他们的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在特定目标上,眼里只有自己和要攻击的对象,其他人在他们看来就像空气。你绑他的时候,他只觉得是环境限制了自己,没把你当成‘威胁’,所以才没反抗。”


“您这么一说,我就明白了!可我总觉得,这背后会不会有人引导犯罪?”李宗誉皱着眉,把警察的疑虑、自己后来在鼓楼区遇到的蹊跷事,一五一十地讲给马莉大夫听。马莉大夫听完,神色沉了沉:“如果真有这种事,背后的成本可不是普通人能承担的,也不是咱们能掺和的。听我的,忘了这些事,安安心心工作、好好养家,做个踏实过日子的老百姓,比什么都强。”李宗誉默默点头,心里却泛起波澜——他从未想过要介入复杂的纠葛,可万一再遇到类似的事,自己还会像上次那样挺身而出吗?这个问题,他一时没了答案。


“好了好了,别聊这些沉重的了!我肚子都饿响了,今天我做东,带你们尝尝地道的淮扬菜!”孙忠峰适时打断了对话,拉着两人往蓝天宾馆附近的南洲特色餐厅走去。刚落座,第一道招牌菜“八宝葫芦鸭”便端上了桌——整只鸭子去骨后,填满了糯米、虾仁、香菇、火腿等八种馅料,精心捏成圆润的葫芦造型,蒸得金黄油亮,表皮泛着诱人的光泽。服务生轻轻切开,浓郁的肉香混着糯米的清甜瞬间弥漫开来,鸭肉酥烂得用筷子一夹就脱骨,糯米吸饱了鸭油的鲜香,每一口都软糯入味。李宗誉忍不住大快朵颐,马莉大夫也连连称赞:“这手艺,比我在扬州吃的还地道!”


孙忠峰看着两人吃得尽兴,笑着倒了杯啤酒:“来,为咱们开拓南洲市场,干杯!”马莉大夫端起酒杯,爽快地一饮而尽,李宗誉也跟着举杯,冰凉的啤酒下肚,驱散了方才的思绪纷扰。紧接着,“软兜长鱼”上桌了——这可是淮扬菜里“江河鲜”的代表作,新鲜的鳝鱼段裹着浓郁的酱汁,泛着琥珀色的光泽。李宗誉夹起一块送进嘴里,鳝肉软嫩弹滑,酱香中带着淡淡的胡椒辛香,不油不腻,鲜得舌头都要化了。“孙总,您对南洲也太熟了吧,跟本地老饕似的!”他忍不住感叹。孙忠峰只是淡淡一笑,眼底掠过一丝追忆:“都是些过去的事儿了。”


最后端上来的鸭血粉丝汤,更是暖到了心坎里——奶白色的汤头用老鸭慢炖了数小时,醇厚浓郁,撒上一把翠绿的香菜,瞬间香气扑鼻。碗里鸭血嫩滑、鸭肝绵密、鸭肠脆爽,还有Q弹的鸭肫和鲜美的虾仁,每一口都满是老鸭的鲜醇。主食是刚出锅的牛肉锅贴,外皮煎得金黄酥脆,咬开的瞬间,滚烫的肉汁在嘴里爆开,牛肉馅咸香适中,配上香醋,一口一个根本停不下来。这是李宗誉来南洲一周多,第一次吃到这样地道的美味,胃里暖暖的,心里的那些迷茫与怅然,也在这烟火气里渐渐淡了几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精神罪世界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