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江湖传言,天启二十三年春夜,秦淮河上浮出一盏无骨莲灯,灯面并书六字:
“同生共死,不负。”
灯沉水未灭,自此牵出六段性命,合为一卷,散作六篇。
一、相遇·灯船初会
是年,元宵连开三日,金陵放灯。
河心泊一画舫,首尾无帘,中设小案,列酒六坛。
先有抱琴负剑者登舟,姓沈,名青崖,为父昭雪而南下;
继有雪衣负囊者,柳寒烟,试针江湖;
又有赤足小僧,释青灯,偷下山来观灯;
再有玄衣短刀者,薛无咎,追沙匪至江南;
复有金冠少女,温皎皎,微服看灯;
最后跳上一破衣少年,顾长命,本欲偷灯,却误踏船板。
六人各不相识,同船共渡,灯影摇金,酒气生雾。
沈青崖取玉佩换酒,顾长命窃得莲灯,柳寒烟以银针挑灯芯,温皎皎撒金粉,薛无咎拍刀震酒,释青灯折经页题字。
灯沉江底,六人举碗,各刻姓名,誓曰:
“此后十年,同舟共济;十年后,各奔东西,不许回头。”
江上风起,莲灯随波,一去不回,似兆他日离散。
二、相知·风雨同渡
十年之间,六人并辔千里,称“六合”。
沈青崖掌剑,为兄;柳寒烟司医,为姊;薛无咎挥刀,为先锋;温皎皎筹粮,为后盾;顾长命飞檐,为探;释青灯持钵,为谏。
每至夜泊,青崖抚琴,寒烟吹针,无咎击刀为节,皎皎随拍而歌,长命偷来好酒,青灯以佛偈佐酒。
江湖后起,皆慕六合风骨;朝廷旧勋,皆忌六合声名。
然六人不知,名高一日,离分就近一日。
三、相折·雁门毒散
天启二十六年,北虏叩关。
沈青崖率三万义军死守,上疏求援。
庙堂欲弃雁门,以换十年和约。
柳寒烟奉密令,暗投“摧心散”;
温皎皎为保江南,签割地诏;
顾长命夜盗虎符,欲救不得,反被万箭;
薛无咎为护青崖,跪地中箭,刀折;
释青灯携舍利说和,被以妖僧罪名火焚。
一夕之间,六合旗倒,毒散、箭雨、烈火、折刀、割地、跪膝——
同生共死之约,于雁门外,碎如裂帛。
四、相散·六向东西
沈青崖抱残军,负琴背剑,独返江州,后自沉于水;
柳寒烟以银针自封心脉,卒于芦苇,残灰随水;
薛无咎跪地折刀,被万马踏尸,葬于雁门风砂;
温皎皎戴罪回京,余生三跪九叩,折钗为誓,老死宗人府;
顾长命万箭余生,潜形江湖,后十年,自沉破碗于江,尸骨无踪;
释青灯焚身成舍,灰分三处,一灯永夜,照不得归人。
自此,六合星散,江湖只剩传说。
五、尾声·江州雪
又十年后,江州南坡,雪压三冢:
左为剑冢,埋断琴;
右为刀冢,埋锈刀;
中为无字碑,碑前插半截莲灯骨,灯面六字已磨平,只余凹痕。
每至元宵,有老妪携纸钱、劣酒、破碗、残经、断钗、锈刀,环冢而拜。
人问其姓名,老妪笑曰:
“旧日六合,今剩六合之外一人,替他们活,替他们死。”
问毕,转身没入风雪,足迹一瞬即灭。
雪落坟头,像补上当年秦淮月色,也像补上——
一场灯沉江底,便再未浮起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