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的阳光透过书房的百叶窗,在深色的实木书桌上投下一道道条状光影,像被切割开的理性与感性。纪凛坐在宽大的真皮椅上,身上穿着熨烫平整的白衬衫,袖口一丝不苟地挽到小臂,却唯独没系领带——这是他难得的“不规整”,也暗示着此刻内心的混乱。
书桌上摊着一张空白的分析表格,钢笔被他攥在手里,笔尖无意识地在纸上敲击着,发出“嗒、嗒、嗒”的轻响,节奏越来越快,暴露着他的烦躁。平板电脑放在表格旁,屏幕亮着,上面新建了一个文档,标题格外直白——《对温皙关注的变量拆解》。
从昨晚玄关失控后,纪凛就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困扰。他习惯了用商业分析的逻辑处理一切问题,小到项目决策,大到公司战略,只要拆解变量、计算概率、评估风险,就能得出最优解。可面对对温皙的特殊关注,面对那晚差点落下的吻,他第一次感到了“失控”——这种无法用逻辑定义的情绪,让他浑身不自在。
“必须找到合理的解释。”纪凛低声对自己说,指尖在平板电脑上敲击,开始列出第一个变量:合约履行需求。
他在这个变量下标注子项:维护纪家婚姻形象、配合社交场合扮演、避免合约纠纷。可笔尖落下的瞬间,脑海里却闪过一个个画面——深夜急诊室里,他下意识为温皙调整输液管的手;狗仔围堵时,他第一时间将她护在身后的本能;看到林哲送的红玫瑰时,心里涌起的莫名不悦。
这些行为,哪一个是“合约履行”能解释的?合约只要求他们“表面恩爱”,没要求他真的关心她的安危,真的在意她和别人的接触。纪凛盯着屏幕上的“合约履行需求”,眉头越皱越紧,最终抬手,将这行字狠狠划掉,留下一道刺眼的横线。
第一个变量,失效。
他深吸一口气,列出第二个变量:占有欲。
或许,这只是对“合约附属品”的掌控欲?就像他对公司项目的掌控一样,不允许“属于自己的东西”被别人觊觎。纪凛试图说服自己,可脑海里却浮现出艺术沙龙上的场景——温皙站在人群中,眼里闪着光,自信地谈论文艺复兴画作,那一刻,他心里涌起的不是“掌控”的满足,而是纯粹的欣赏,甚至还有一丝骄傲。
还有那次,温皙因为急性肠胃炎苍白着脸,他看着她虚弱的样子,心里泛起的是心疼,不是“物品受损”的烦躁。占有欲是冰冷的、排他的,可他对温皙的情绪,却带着温度,带着在意。
纪凛的手指悬在屏幕上,迟迟没有落下。过了很久,他还是划掉了“占有欲”——这个变量,同样无法适配。
第二个变量,失效。
他的耐心渐渐被耗尽,钢笔在纸上戳出一个小小的洞。第三个变量被他匆匆列出:习惯依赖。
或许,只是长期同居形成的习惯?习惯了她煮的咖啡味道,习惯了她在身边的默契,所以才会在失去这种习惯时感到不适。纪凛努力回想,试图找到“习惯养成”的节点,可记忆却回溯到了更早的时候——第一次在纪家夜宴上,他看到温皙被亲戚刁难,下意识替她解围;第一次在医院,他看到她守在父亲病床前的疲惫,主动提出让护工帮忙。
那些时候,他们还没有形成“同居习惯”,他的关心却已经存在了。纪凛看着“习惯依赖”这四个字,突然觉得有些可笑——他试图用理性的“习惯”,去包裹一份早就存在的、非理性的心动,简直是自欺欺人。
第三个变量,同样失效。
书房里陷入死寂,只有阳光在桌面上缓慢移动。纪凛靠在椅背上,手指揉着发胀的太阳穴。他这辈子处理过无数复杂的商业模型,计算过无数个变量,却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人,一种情绪,让他所有的逻辑、所有的算法,都彻底失灵。
就在这时,平板电脑“叮咚”响了一声,弹出一条消息,是温皙发来的:“纪总,特展下周的筹备会资料已经发您邮箱了,需要确认您是否能出席?如果没时间,我可以跟陈女士协调调整时间。”
纪凛的指尖顿了顿,看着消息里“我可以协调”的字样,心里突然泛起一阵柔软。她总是这样,永远在考虑他的需求,永远在配合他的节奏,却很少主动麻烦他。
他的心跳,在看到消息的瞬间,不自觉地加快了。
这个反应,彻底击垮了纪凛最后的理性防线。他终于承认,自己对温皙的关注,从来不是什么“合约需求”“占有欲”“习惯依赖”,而是最简单、也最复杂的东西——心动。
是看到她笑时,自己也会跟着开心的心动;是看到她累时,想要为她分担的心动;是靠近她时,心跳加速的心动;是被她躲开吻时,感到失落的心动。
这些情绪,没有逻辑可言,没有算法可算,更没有变量可拆。它们就是真实存在的,像春天的新芽,在他心里悄悄生根发芽,只是他一直用理性的外壳,强行压制着而已。
纪凛看着平板电脑上被划得乱七八糟的文档,突然笑了——笑自己的固执,笑自己的后知后觉,笑自己试图用冰冷的算法,去定义一份温热的感情。
他抬手,将《对温皙关注的变量拆解》文档彻底删除,没有丝毫犹豫。然后,他点开温皙的消息,指尖在屏幕上敲击,回复的语气,第一次卸下了“纪总”的冰冷,带上了一丝个人的温度:“我会出席。筹备会结束后,一起吃晚饭吧,附近有家不错的意大利餐厅,你应该会喜欢。”
发送成功的瞬间,纪凛心里的烦躁和困惑,像被阳光驱散的雾,彻底消失了。他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的蓝天,第一次觉得,这种“失控”的感觉,好像也没那么糟糕。
原来,有些东西,本就不需要逻辑,不需要算法,只需要遵从内心就好。
书房里的阳光变得柔和起来,落在纪凛的脸上,映出他眼底的坦然。他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不是继续用理性分析,而是用行动,去回应那份藏在心里很久的心动。
而这份主动发出的晚餐邀约,就是他迈出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