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的医院走廊人来人往,温皙攥着父亲的病历本,在专家办公室外焦急地踱步。父亲脱离危险后,后续治疗需要一位权威专家会诊,可这位专家的号源常年爆满,她尝试了各种办法都没能预约上,心里满是焦虑。
就在这时,护士突然叫住她:“温小姐,您父亲的会诊安排好了,现在可以进去了。”
温皙愣住了:“可是我还没预约到专家号……”
“这是医院针对重症患者开通的特别关怀通道,您父亲的情况符合优先条件。”护士笑着解释,没有多说其他。
温皙带着疑惑陪父亲走进诊室,看着面前那位只在学术期刊上见过的权威专家,心里满是感激,却也隐隐觉得有些“巧合”。她不知道的是,此刻在医院楼下的车里,纪凛正透过车窗,看着诊室的方向,直到确认他们顺利就诊,才让司机开车离开。
这一切的“巧合”,都是纪凛暗中安排的。他从助理口中得知温皙为专家号发愁后,没有直接告诉她“我帮你搞定”,而是联系了医院院长——一位多年的私交好友,只提了“有位患者需要帮助”,特意叮嘱“不要提我的名字,就说是医院的正常安排”。他不想让温皙觉得,这份帮助是“纪总”用资源换来的施舍,更不想打破她努力维持的“独立”。
解决了医疗上的问题,纪凛又关注起温皙的艺术投资项目。通过行业人脉,他了解到虽然项目达成了新合作,但负责流程的合作方故意拖延,导致退款进度缓慢,温皙每天都要花大量时间沟通协调。
这次,纪凛没有动用商业施压,只是以“艺术行业观察者”的身份,约合作方负责人喝了杯茶。他没有提温皙的名字,只是聊起“年轻从业者的不易”,以及“长期合作中信誉的重要性”,轻描淡写地提及“流程效率对行业口碑的影响”。
几天后,合作方突然主动联系温皙,不仅加快了流程,还提出“优化退款分期方案”,将退款时间缩短了一半。面对温皙的疑惑,对方只笑着说:“我们也是考虑到长期合作的意愿,想支持一下年轻的艺术从业者。”
温皙满心感激,却始终没把这些“幸运”和纪凛联系起来。她只觉得是自己的坚持打动了别人,对“靠自己就能解决问题”的信念更加坚定。
更让她意外的是,某天回家时,她在公寓门口发现一个快递盒,里面装着母亲留下的那条珍珠项链——正是她之前为了凑医药费抵押出去的那条。盒子里附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典当行近期整理旧物,发现此物品为误收,核实信息后予以归还。”
温皙拿着项链,眼眶瞬间湿润了。她以为是典当行的失误,却不知道这是纪凛让助理悄悄赎回的。他特意交代助理,不要留下任何与自己相关的痕迹,就连纸条上的字迹,都是让助理模仿典当行的官方语气写的。
有一次,温皙在客厅整理资料时,随口跟纪凛提起:“最近好像特别幸运,遇到了很多贵人,爸爸的会诊、项目的流程,都比预想中顺利很多。”
纪凛正在喝水,听到这话,动作顿了顿,随即淡淡笑了笑:“不是运气好,是你自己努力的结果。如果不是你一直坚持,这些‘顺利’也不会来。”
他没有邀功,没有提及自己的付出,只是将所有的功劳都归于温皙的努力。他知道,对温皙来说,这份“靠自己赢得的顺利”,比“靠别人帮助的成功”更重要。
温皙看着纪凛平静的侧脸,心里突然泛起一丝异样的感觉。她想起纪凛之前的“超纲”关怀,想起他醉酒时的失态,又想起最近这些“巧合”,心里第一次隐隐觉得,这些或许不是偶然。但她没有追问,只是轻轻说了句:“谢谢纪总,我会继续努力的。”
纪凛看着她眼里的坚定,嘴角露出一抹浅笑。他知道,自己现在能做的,不是急于让温皙知道自己的付出,而是在她需要的时候,做一个无声的守护者,以她舒适的方式,默默支持她。
他不再想“如何留住她”,而是开始思考“如何让她过得更好”。这种转变,让他放下了“纪总”的身段,也放下了商业思维的束缚,真正学会了用“真心”去对待一个人。
而温皙,在这些“无声的守护”中,也渐渐放下了对纪凛的“合约式戒备”。她开始觉得,纪凛或许不是她想的那样,只懂“合约”和“交易”。两人之间的氛围,不再是之前的冰冷疏离,而是多了一丝微妙的温暖。
这场没有“宣告”的守护,像一颗种子,悄悄在两人心里埋下。它没有立刻开花结果,却为后续的情感爆发,铺垫了最温柔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