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想象中,称作为河流的地方,必定要有木船在水面上行走,荡起的双桨打起一些浪花,在阳光下留下一些涟漪。可白水河是个例外,我从没见过一条船在水面上驶过。在我最早的记忆中,水面上是不跑船的,只跑一种叫做竹排的水上运输工具。知道什么是船,那已经是我见过长江以后的事。
很多人可能见过竹排,也许竹排是这世界上最早的水上运输工具,只不过我没有考证过,只是在心里这样想,因为我很喜欢排。其实做排的材质只有二种,不是竹子就是木头,而且做的方法极其简单,只要用几根木头或者几根竹子扎在一起,就可以在水上自由的漂流。
在白水河看到木排的机会很少,一般都是在伐木季节,才会看到木排顺着河水而下,从我们眼前匆匆走过。有时在傍晚时分,也会有些漂流的木排在村子边停下来,过上一个晚上。白水河的人对木排好像是排斥的,大人们很少靠近那些停泊的木排,最多是远远地看上几眼,互相间说点什么。只有我们这些孩子对木排有着好奇,会穿过洁白的沙滩,跑到木排边看看,或者在木排上蹦跳几下,感受一些新奇。木排给我的感觉比竹排要宽大一些、厚重一些,我想行驶的时候也一定稳重一些。但总觉得没法和白水河上的竹排比,虽然它们形状基本一样,而且都浸泡在水里,可竹排怎么看都要比木排灵巧一些,自如一些,也简洁一些。
其实白水河上的竹排有两种,一种是将砍伐下来的青毛竹,用剖开的竹篾捆扎在一起,然后放进水里,拿一根竹篙在沙地上一点,竹排就在水中自由的滑行。这类竹排是我当时喜欢的,因为它不但制作方便,行驶起来也比较灵便,似乎随意性很大,在水中的时候,那青色的竹子在阳光下非常醒目,给人一种诗意的感觉。白水河边的人常常制作这样的竹排,少的三四根毛竹,多的十几根毛竹捆扎在一起,然后带上几个人撑到河里捕鱼。这种竹排基本上都浸泡在水里,如果带的人多了,整个竹排就会全部沉在水里,我们赤着脚站在竹排上,似乎就在水上漂游一样,可以清楚的感觉到清凉的水从脚背上划过。只不过这种竹排不是一年四季都有的,只有夏季才会出现在白水河边,让我们这些孩子尽情地玩耍。
白水河长年累月的停着另一种竹排。竹排每只有一米多宽,四五米长,而且竹排前面是翘起来的,整个竹排颜色是黑色的,那是因为那些竹排都是烤制出来的。特别是竹排的前头一般要翘起来七八十度,那是一项难度比较高的手艺。翘起头的竹排可以挡住水从竹排前涌过来的可能性,确保竹排上可以多存放一些东西。作为白水河上的主要运输工具,我常常看见一些汉子,拿着长长的竹篙,弓着身子,推动着竹篙,从竹排头走到竹排尾,而竹排上堆放着各种货物。我想他们劳作的样子,肯定和这世上所有劳动的人一样,有着自己的艰幸与快乐。
这么些年过去了,我一直不明白白水河上为什么没有船。其实白水河不只是盛产竹子,河边的山上也长满了树木,每年从山上放下来的木排就是个证明。所以,我相信白水河的人将竹排作为主要运输工具,也许是因为竹排的简洁与方便,跟他们的生活更接近。不像那些船打造起来很麻烦,而且那些船舱也约束了在船上行走的自由。不像那竹排,拿着竹篙可以随意地挥舞,似乎整条河就是你一个人的。现在想起竹排的时候,我能感受到在天空下,白水河上那些竹排在水里穿行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