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三章.百川归海
候机大厅里,莉莉扒在落地窗上瞅飞机。一架阿联酋航空的 A380 正慢悠悠地往廊桥靠,双层机舱活像座移动的城堡,在老子眼里,跟户部巷那家三层楼的热干面馆似的,排场大得很。“爸爸,我们坐的飞机有这么大不?” 汤姆指着远处的海航客机:“那就是我们要坐的,虽说没这么唬人,但能直飞海口,比你在迪士尼排队坐过山车快多了。” 曲丽望着那抹眼熟的蓝色尾翼,脑壳里突然蹦出第一次去香港的场景,巧了,也是坐的海航,那会儿林怡然还笑她土,说坐个飞机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
离登机还有半小时,汤姆去买咖啡。曲丽带着莉莉坐在免税店门口的长椅上,小丫头突然指着橱窗里的玩偶嚷嚷:“妈妈以前也跟我买过这个。” 她从口袋里摸出张皱巴巴的照片,是汤姆和他老婆抱着奶娃时期的莉莉在迪士尼拍的。“米勒太太说妈妈变星星了,” 莉莉指着天花板的灯,“就跟这些灯一样亮堂。” 曲丽心里头咯噔一下,这小丫头片子,说话跟武汉夏天的雷阵雨似的,冷不丁就让人眼眶发酸。
汤姆拎着咖啡回来,手里还多了个米老鼠发箍。“给莉莉的,” 他递给曲丽一杯拿铁,“没加糖,跟你在公司楼下常买的一个样。” 曲丽抿了一口,温度刚刚好,想起无数个加班的大清早,汤姆总绕路给她带咖啡,说中国人的胃还是得喝热乎的,别学那些洋鬼子整天灌冰美式,搞得跟胃里揣了块冰坨子似的。
广播里喊登机,莉莉突然拽着曲丽的衣角不肯挪窝。“我忘了跟小熊告别,” 她瘪着嘴哭起来,眼泪滴在熊猫玩偶的耳朵上,“它还在行李箱里呢。” 汤姆蹲下来擦她的眼泪:“到了武汉,我们给小熊买新衣服好不好?户部巷有卖唐装的,比迪士尼的公主裙还花哨。” 小丫头抽抽噎噎地点头,手指死死攥着曲丽的手心,跟武汉人挤公交时抓扶手一个架势。
廊桥上,莉莉扒在舷窗上数引擎。曲丽望着窗外越变越小的航站楼,苏菲送的书签在口袋里硌着胸口,那句 “莫愁前路无知己” 跟颗小石子似的,在心里荡开圈圈涟漪。汤姆碰了碰她的胳膊:“想啥呢?” 她摇摇头,瞅见他手腕上的劳力士正指着九点整 —— 海口这时候,估计太阳都晒得柏油马路冒青烟了。
飞机滑行了,莉莉已经睡死过去,脑袋歪在曲丽的肩膀上。她轻轻拨开女孩额前的碎发,看见汤姆正对着手机傻笑,屏幕上是米勒发来的照片:他们家的金毛叼着莉莉忘在沙发上的发绳,尾巴摇得跟朵盛开的向日葵似的,傻气冲天。
起飞的推背感传来,曲丽闭了眼。洛杉矶的模样在脑壳里慢慢淡了,换成了武汉的长江大桥,户部巷的烟火气,还有哥哥在电话里说的那句 “屋里都准备好了”。云层上头,太阳晃得人睁不开眼。曲丽望着窗外没边没际的蓝天,突然想起张太太给的相册里,那张长江大桥的老照片。照片里的年轻人笑得跟朵喇叭花似的,背后是刚通车的大桥,活像条钢铁巨龙横跨两岸,比好莱坞的特效还带劲。
飞机穿云层的瞬间,机身稍微颠了一下。莉莉猛地攥紧曲丽的手,小脸上写满了紧张。曲丽笑着拍拍她的手背,指着舷窗外的云海:“你看,像不像棉花糖做的城堡?” 小丫头这才松开手,扒在舷窗上咯咯直笑,手指在玻璃上画着想象中的城堡尖顶,跟武汉伢在结了冰的江面上划圈圈一个德性。
汤姆从背包里掏出本漫画书给莉莉,自己则翻开了海口保税仓的资料。打印纸边缘卷得跟波浪似的,显然是被翻了无数遍。“这里的清关流程比洛杉矶快三小时,” 他指着其中一页的红笔批注,“陈军特意标出来的,说这是他们的撒手锏。” 曲丽凑过去看,闻到他身上淡淡的咖啡味 —— 还是她在候机厅给他买的那种不加糖的拿铁,苦得跟没加糖的生活似的。
到了午餐时间,空姐推着餐车过来。莉莉盯着菜单上的 “海南鸡饭” 犯愁,汤姆拿起叉子示范:“要先把鸡皮撕掉,就像这样……” 他那动作笨拙得,鸡肉掉在餐盒里溅出汤汁,逗得邻座的老太太直乐,估计心里头在想,这洋鬼子连吃鸡都不会,还不如武汉菜场杀活鸡的利索。曲丽接过莉莉的餐盘,熟练地把鸡皮剥干净,再将米饭拌上鸡油 —— 这个动作让她想起小时候,哥哥总把鱼肚子上的刺挑干净才给她吃,那时候的鱼,可比现在的进口三文鱼香多了。
“尝尝这个椰汁糕,” 汤姆递过来块透明的甜点,“上次在香港转机时吃过,你说味道像武汉的凉糕。” 曲丽咬了一口,清甜的椰香在舌尖散开,突然想起和林怡然在香港吃早茶的日子,那时候他总嫌她吃甜食太多会发胖,结果呢,他自己倒先跟个香港烧鹅似的,胖得没了脖子。
下午三点,机舱里渐渐安静下来。莉莉靠在汤姆怀里睡得正香,口水浸湿了他的衬衫领口,跟武汉夏天小孩吃冰棍滴在衣服上似的。曲丽翻开苏菲送的书签,“莫愁前路无知己” 七个字在阳光下泛着银光。她从包里拿出李太太给的名片,“武汉物流公司” 几个字被她用红笔圈了起来,旁边还写着 “下周联系”,跟学生划重点似的认真。
汤姆醒来,见曲丽在看武汉地图。“找啥呢?” 他凑过去,指着户部巷的位置,“莉莉说要从这里开始吃,估计是想把武汉的小吃都尝个遍,撑成个小肉球。” 曲丽的指尖落在东湖绿道上:“我哥说这里晚上有灯光秀,比洛杉矶的迪士尼烟花还好看,我倒要看看,是不是真有那么神。” 窗外的云层渐渐薄了,隐约能看见下面弯弯曲曲的海岸线,跟武汉的长江支流似的。
空姐提醒系好安全带,曲丽的心突然跳得跟打鼓似的。汤姆看出她紧张,从背包里掏出个小盒子:“米勒太太给的,说这是洛杉矶的幸运石。” 打开一看,是块淡蓝色的海蓝宝石,形状像极了圣莫尼卡海滩的鹅卵石。“她说武汉的夏天热得能把人烤出油,戴这个能让人凉快些,我看呐,还不如带个武汉的小风扇管用。”
飞机开始下降,机身穿过厚厚的云层。海口的模样渐渐清楚了,成片的椰林像绿色的波浪,蜿蜒的海岸线在阳光下闪着金光。莉莉扒着舷窗尖叫:“是大海!跟洛杉矶的不一样!” 曲丽望着那片熟悉的蓝色,突然想起第一次来海口时,曲俊在机场举着 “欢迎丽丽” 的牌子,笑得跟个傻子似的,旁边还有人以为他是举牌接活的呢。
舱门打开的瞬间,湿热的空气扑面而来,跟武汉的桑拿天有得一拼。带着海腥味的风拂过脸颊,曲丽深吸一口气,像是终于找回了丢了很久的气息。汤姆抱着莉莉走在前面,保温桶里的藕汤还带着余温,在行李箱滚轮的声响中轻轻晃悠,那味道,勾得人肚子直叫。
取行李时,莉莉指着传送带上的粉色行李箱喊:“那是我们的!” 汤姆伸手去拿,旁边突然传来熟悉的声音:“汤姆先生!这边!” 曲丽抬头,看见陈军正挥着胳膊,他身后的曲俊手里捧着束栀子花,花瓣上还沾着水珠,估计是刚从哪个花坛里摘的。
“欢迎回家,丽丽。” 曲俊把花递给她,眼眶有点发红,跟个受了委屈的大男孩似的。陈军接过汤姆手里的行李:“保税仓都安排好了,明天就能去考察,保证比洛杉矶的那些仓库靠谱。” 莉莉突然挣脱汤姆的手,跑到曲俊面前:“你是曲丽阿姨的哥哥吗?我想吃武汉的热干面,要放好多芝麻酱的那种。”
走出航站楼,海口的阳光烈得让人睁不开眼,比武汉七月的太阳还狠。曲俊的车停在路边,车窗上贴着张纸条,是用歪歪扭扭的英文写的:“欢迎来到中国”—— 不用问也知道是陈军的手笔,这英文水平,估计还不如武汉外国语学校的小学生。汤姆把莉莉放进后座,发现脚垫上绣着 “海口欢迎你” 五个字,针脚歪歪扭扭的,像是曲俊熬夜缝的,跟他小时候手工课交的作业一个德性。
车子驶离机场,曲丽回头望了一眼航站楼。玻璃幕墙反射着蓝天白云,像块巨大的蓝宝石,比她见过的任何珠宝都好看。她转过头,看着前方渐渐热闹起来的街道,突然想起张太太说的话:“不管走多远,家的方向永远不会变,就跟武汉人不管走到哪,都惦记着那口热干面一样。” 车载音响里传来熟悉的旋律,是那首《茉莉花》,在海口湿热的空气里,听得人心里头暖暖的。
车子开进市区,街边的凤凰花开得正旺,红得跟武汉过年时挂的红灯笼似的。曲俊握着方向盘,窗边的陈军突然指着前方:“那家清补凉是老字号,等下要不要停下来尝尝?比你在美国吃的那些冰淇淋健康多了。” 莉莉扒在车窗上,小手指着路边卖椰子的摊贩:“爸爸,我要喝那个!”
曲俊刚把车停稳,莉莉就挣脱安全带跑向摊贩。穿花衬衫的老板笑着砍下椰子顶,插上根吸管递过来:“小姑娘,这是海南的‘天然饮料’,比可乐啥的强多了。” 莉莉吸了一大口,椰汁顺着嘴角流下,滴在她新买的武汉地图 T 恤上 —— 那是苏菲在洛杉矶特意给她买的,上面印着长江大桥,远看还以为是过山车呢。
曲丽站在路边等他们,手里还捧着那束栀子花。花香混着海风的咸味,让她想起小时候在武汉的夏天,外婆总把晒干的栀子花装在布包里,放在衣柜里熏衣服,那香味,比现在那些大牌香水好闻多了。陈军不知啥时候站到她身边,递过来瓶冰镇的老盐水:“刚从便利店买的,解解暑,比你喝的那些进口矿泉水带劲。”
回到车上,莉莉的头发被海风吹得乱糟糟的,跟个小疯子似的。曲丽掏出梳子给她整理,发现她耳后沾着片凤凰花瓣。“这花像洛杉矶的三角梅,” 汤姆凑过来看,“但颜色更红,像……” 他突然卡壳了,陈军接话:“像武汉过年时挂的红灯笼,喜庆!”
车子停在公司宿舍楼下,曲俊指着三楼的阳台:“给你们留了最东边的房间,早上能看到日出,比在洛杉矶看海边日出有味道。” 汤姆抱着莉莉上楼,楼梯间飘来饭菜香 —— 是曲俊请的阿姨在做晚饭,隐约能听见她用海南话念叨:“要多放辣椒,湖北人爱吃辣,不放辣他们会觉得没味道。”
房间里的空调已经提前打开,冷气里混着淡淡的檀香,跟武汉归元寺里的味道有点像。曲丽推开阳台门,远处的世纪大桥在暮色中亮起灯,像条银色的项链,比她脖子上戴过的任何项链都好看。陈军搬行李进来,她注意到墙角堆着几个纸箱,上面写着 “武汉分公司资料”,估计又是一堆让人头疼的东西。
“明天先去保税仓,” 曲俊靠在门框上,手里转着车钥匙,“下午让陈军带你们去骑楼老街逛逛,汤姆不是想尝尝海南粉吗?保证比你在美国吃的那些所谓‘中餐’正宗。” 莉莉突然从行李箱里翻出个玩具相机,对着窗外的大桥咔嚓咔嚓拍照:“妈妈说要把看到的都拍下来,她在天上就能看见了。” 曲丽听着,心里头又酸又软,这小丫头,心思跟武汉的巷子似的,弯弯绕绕都是情。
晚饭时,阿姨端上盘东山羊。曲丽夹起一块,羊肉的膻味比想象中淡,带着股药材的清香。“这是用五指山的草药炖的,” 曲俊给汤姆盛汤,“上次邵芙蓉来海口,就爱点这道菜,说比她在法国吃的那些羊排强多了。” 陈军突然咳嗽了两声,曲丽瞥见他碗里的米饭没动多少 —— 他向来吃不惯太膻的东西,跟个猫似的挑嘴。
饭后,汤姆带着莉莉去楼下散步。曲丽坐在客厅翻保税仓的资料,陈军泡了壶白沙绿茶放在她面前:“香港那边的合作方后天到,到时候一起去武汉考察,让他们见识见识咱们的实力。” 茶叶在热水里舒展,像极了她此刻的心情,总算有点活过来的意思了。
曲俊从房间拿出个笔记本:“这是武汉分公司的人员名单,你看看有没有眼熟的。” 曲丽翻到第三页,突然停住 —— 上面有个名字被红笔圈着:“张默,物流主管,曾任职洛杉矶环球物流公司。” 她抬头,陈军正看着她笑:“李太太的侄子,上周刚入职,说是想回武汉发展,觉得还是家里好。”
窗外的蝉鸣渐渐响起,跟在演奏夏夜的交响曲似的,比洛杉矶的那些音乐会好听多了。曲丽合上笔记本,发现封面贴着张便利贴,是曲俊的字迹:“欢迎回家,丽丽。” 她走到阳台,看见汤姆和莉莉在楼下的凤凰花树下转圈,小女孩的笑声像风铃一样清脆,在这异乡的夜里,听得人心头发暖。
凌晨一点,曲丽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跟烙饼似的。手机在床头柜震动,是苏菲发来的视频请求。华裔女孩举着手机在上海外滩转圈:“我已经到上海啦,下周去武汉找你,听说武汉的小龙虾特别好吃。” 背景里的东方明珠塔亮着灯,像颗巨大的星星,跟莉莉说的妈妈变的星星似的。
第二天清晨,曲丽被窗外的鸟鸣吵醒,比闹钟管用多了。拉开窗帘,汤姆和莉莉正在楼下打羽毛球,陈军站在旁边当裁判,时不时被羽毛球砸中脑袋,引得莉莉哈哈大笑,跟看小丑表演似的。曲俊端着早餐走进来:“阿姨做了武汉的豆皮,快趁热吃,比你在美国吃的那些汉堡强百倍。”
保税仓的仓库里,叉车正在忙碌地搬运货物。负责人指着电子屏上的数据:“从美国到海口的货物,现在 48 小时就能清关,效率高得很。” 汤姆盯着监控系统里的武汉仓画面:“这里的分拣速度比洛杉矶快 15%,看来你们确实有两把刷子。” 莉莉扒在玻璃上,看着工人打包货物:“这些箱子要去武汉吗?能帮我带封信给妈妈吗?” 曲丽听着,赶紧别过脸,怕眼泪掉下来让人笑话。
中午在保税仓的食堂吃饭,阿姨端上盘辣椒炒肉。曲丽刚吃了一口,眼泪就涌了上来 —— 味道和外婆做的一模一样,那是刻在骨子里的味道。陈军递过来张纸巾:“阿姨特意问了武汉的亲戚,说要放洪山菜薹才正宗,看来是问对了。”
下午去骑楼老街时,莉莉被捏面人的摊位吸引。穿蓝布衫的老师傅捏出个孙悟空,她却摇着头:“我要熊猫,武汉的熊猫。” 老师傅笑着重新捏,曲丽看着他灵活的手指,突然想起小时候在武汉的庙会,哥哥给她买的糖画也是熊猫形状,那时候的快乐,简单得像根棒棒糖。
汤姆在侨批馆前停下脚步,指着墙上的老照片:“这些人当年去南洋,和我们现在去美国一样吧?都是为了讨生活。” 陈军给他们讲解:“以前海南人出洋谋生,都会寄这种‘银信’回家,比现在的微信视频有温度多了。” 曲丽看着那些泛黄的信纸,突然明白张太太为什么总对着武汉的老照片发呆,有些念想,是刻在骨子里的。
傍晚回到宿舍,曲丽发现桌子上多了个包裹。拆开一看,是邵芙蓉从三亚寄来的:“听说你们在考察保税仓,这是凯达集团的物流方案,或许能参考。” 里面还附了张卡片,画着三亚的椰梦长廊,旁边写着:“等你们来三亚玩,带你们吃海鲜,比海口的新鲜。”
晚饭时,曲俊宣布:“后天一起去武汉,分公司那边已经安排好了,保证让你们见识到武汉的厉害。” 莉莉举着椰子汁欢呼,椰汁洒在桌布上,像朵盛开的白色小花,还挺好看。曲丽看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空,世纪大桥的灯光倒映在海面上,像条会发光的河,比洛杉矶的夜景有味道多了。
睡前,曲丽给李太太发了条微信:“谢谢您的侄子,很能干。” 对方很快回复:“他说在武汉找到家的感觉,比在洛杉矶踏实。” 她放下手机,听见隔壁房间传来汤姆给莉莉讲故事的声音,夹杂着海浪拍岸的声响,像首温柔的催眠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