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迷雾
书名:无声之证 作者:朝燃 本章字数:2920字 发布时间:2025-09-23

林凡在晨光中睁开了眼,头痛欲裂。不到三小时的浅眠支离破碎,梦里全是模糊的黑白影像和无声的追逐。他坐起身,目光不由自主地飘向书桌角落,那几本书勉强遮挡着的方向。音乐盒安静地待在阴影里,像一个沉睡的火山口。


洗漱时,冷水拍在脸上,也未能驱散那份彻夜的疲惫与恍惚。镜中的自己眼窝深陷,瞳孔里残留着惊疑不定的神色。他知道,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恐惧和困惑只会将他吞噬,唯一的出路,就是向前,去触碰那个禁忌的谜团。


他比平时更早地离开了家,刻意避开了可能遇到王姨的时间。清晨的老旧小区笼罩在一层薄雾中,空气微凉,偶尔有早起遛狗的老人和他擦肩而过,一切看起来平静而寻常。但林凡却觉得,每一扇窗户后面,每一个拐角处,都可能藏着审视的目光。他加快了脚步,仿佛要将那如影随形的不安甩在身后。


公司里,他努力让自己看起来和往常一样。处理邮件,参加晨会,应对同事间不痛不痒的闲聊。但当他坐在电脑前,手指放在键盘上时,却感到一阵心虚。利用公司网络查询这种东西,合适吗?会不会被监控到?


犹豫再三,他还是没能忍住。他打开一个新的匿名浏览窗口,深吸一口气,在搜索框里键入了“滨江日报 1985年 百货公司 双尸案”。


敲下回车键的瞬间,他感到心脏微微缩紧。


搜索结果寥寥无几。第一条链接指向一个需要付费访问的旧报纸数字档案馆,简介里只有标题,看不到具体内容。另外几条则来自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地方论坛或博客,帖子年代久远,大多只是只言片语地提及这个案子,内容语焉不详,更像是都市传说。


“听说那个百货公司后来拆了,原址现在是个购物中心。”

“死了两个保安,死得很惨,一直没破案。”

“好像说不是为财,是仇杀?谁知道呢,几十年了。”


这些碎片化的信息非但没有带来清晰度,反而为案子蒙上了一层更浓的迷雾。林凡皱了皱眉,尝试组合不同的关键词:“滨江市”、“百货公司”、“1985年凶杀案”、“悬案”。


这次,在一个看起来极其简陋、几乎像是上个世纪风格的网络论坛的“奇闻异事”版块,他找到了一个稍长的帖子。发帖时间显示是八年前,帖子标题是:“盘点我省那些尘封的未解悬案”。


他滚动鼠标,心跳加速,终于在其中看到了“百货公司双尸案”的条目。


发帖人自称是本地人,根据“老一辈的传言”整理了一些信息。帖子写道:


“85年那事儿挺邪乎的。两个夜班保安,一个姓赵,一个姓钱,被发现死在仓库里,不是普通的抢劫,据说现场……有点诡异。官方说法是利器所伤,但有小道消息说,伤口很奇怪,不像是普通的刀。”

“案子一直没破,成了悬案。当时有个说法流传很广,说怀疑是内部人干的,或者跟百货公司当时的某个管理层有关,但没证据。还有个更玄乎的说法,说案发前那段时间,有个穿红衣服的女人经常在百货公司附近转悠,行为古怪,案发后就再也没人见过她。当然,这种说法没啥根据,可能就是老百姓瞎传的。”


红衣女人!


林凡的瞳孔骤然收缩。帖子里的这个说法,与剪报上那个被红圈圈出的模糊女性侧影,隐隐对应上了!难道那红圈并非随意标注?


他继续往下看,帖子后面跟着几条零星的回复。


其中一条回复说:“楼主说的红衣女人,我好像也听家里老人讲过一嘴,说那女人好像精神不太正常,总是自言自语。警察当时好像也排查过,但没结果。”


另一条回复则显得更加神秘:“这个案子水可能很深。我听说当时有个小报记者追这个案子追得很紧,后来好像出了点事,就不了了之了。东西都毁了。”


小报记者?出了点事?东西被毁了?


这些零碎的信息像一块块拼图,虽然残缺不全,却勾勒出一个远比官方报道更复杂、更阴暗的轮廓。林凡感到后背一阵发凉。如果帖子里说的有几分真实,那么这起案子背后隐藏的东西,恐怕远不是一桩简单的凶杀案。


他尝试点击发帖人和回复者的用户名,希望能找到更多信息,但大多都是早已废弃的账号,最后登录时间都在多年前。这条线索似乎就此中断了。





不甘心的林凡,他又尝试搜索“百货公司双尸案 嫌疑人”、“红衣女人 身份”、“1985年滨江 可疑女性”,但结果要么为空,要么是毫不相关的信息。那个被红圈标记的女人,就像投入大海的一颗石子,在网络世界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时间在专注的搜索中飞快流逝。午休时间到了,同事陆续起身去吃饭,办公室渐渐空了下来。林凡却毫无食欲,他沉浸在那种拨开迷雾却又发现更大迷雾的焦灼感中。


他靠在椅背上,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网络上的信息终究有限,而且真假难辨。想要了解更多,恐怕必须寻找更原始的资料来源,或者,接触了解内情的人。


那个退休的老警察……老陈?


这个念头冒出来,让他心里一动。老陈是当年案件的经办人之一,他一定知道更多内幕。但是,如何找到他?直接去公安局打听一个退休多年的老警察?这显然行不通。


或许,可以从那个发帖的本地论坛入手?虽然账号废弃了,但论坛本身可能还有活跃的管理员或老用户?


林凡重新打开那个简陋的论坛,找到了“联系我们”的页面,上面只有一个孤零零的电子邮箱地址。他斟酌着词句,写了一封简短的邮件,说明自己对本地历史很感兴趣,想了解更多关于“百货公司双尸案”的信息,尤其是当年是否有一位姓陈的警官参与调查,不知能否提供任何线索。他将邮件发送出去,心里清楚这希望十分渺茫。


做完这一切,他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感。面对一件近四十年前的悬案,他像一个在黑暗中摸索的孩子,手中的火把光芒微弱,只能照亮脚下方寸之地。


整个下午,他都有些心不在焉。处理工作时屡屡出错,被主管委婉地提醒了一次。下班铃声响起时,他几乎是逃离了那座令人窒息的写字楼。


回程的地铁上,他塞着耳机,却没有播放音乐。车厢摇晃,窗外飞逝的灯光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替的光影。他反复回味着论坛帖子里的内容——“现场诡异”、“红衣女人”、“小报记者出事”、“水很深”……


这些词语组合在一起,指向一种令人不安的可能性:这起案子或许并非简单的刑事犯罪,其背后可能牵扯到某些不愿被触及的利益或秘密。而那个将音乐盒寄给他的人,是想借他的手,揭开这个盖子。


这个人会是谁?是那个“出事”的小报记者的后人?是当年案件的知情人?还是……那个被红圈标记的“红衣女人”本人?


想到这里,林凡不禁打了个寒颤。如果那个女人还活着,现在也该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她为什么要隔了这么多年,才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求“真相”?


或者,寄件人根本就不是为了寻求真相,而是有着其他更复杂、更危险的目的?


地铁到站的提示音将他从纷乱的思绪中拉回。随着人流走出站台,傍晚的风带着凉意吹拂过来。他抬头望了望自己家那栋旧楼,窗户黑洞洞的,与周围亮起的灯火格格不入。


不知为何,他有一种强烈的预感:今晚,不会平静。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钥匙,冰凉的金属触感让他稍稍安心。然后,他像前一天晚上一样,没有立刻上楼,而是站在楼下,假装看手机,目光却警惕地扫视着周围。


路灯已经亮了,光线昏黄。几个晚归的居民匆匆走过。一切看起来并无异样。


也许真是自己神经过敏了。他自嘲地笑了笑,抬脚向单元门走去。


就在他即将踏入楼道的那一刻,眼角的余光似乎瞥见,斜对面那栋楼四层,那个他之前怀疑有红点闪烁的窗口,窗帘似乎极快地动了一下。


林凡的脚步瞬间僵住,全身的血液仿佛都涌向了头顶。


不是错觉。


真的有人在看着他。


他猛地转头,死死盯住那扇窗户。


窗帘紧闭,后面是深不见底的黑暗,寂静无声。


但这一次,林凡确信,那黑暗之中,有一双眼睛,正同样地注视着他。


---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无声之证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