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秘影:壬玄子与灵犀六壬
夜色如墨,泼洒在高盖山南天宫的檐角飞翘处。
天机阁东侧的壬极堂内,唯有中央青铜天地盘的纹路泛着淡青微光,将堂中老者的身影拉得颀长。
壬玄子盘膝坐在蒲团上,指尖捻着十二枚“六壬灵犀子”,木珠在掌心流转间,发出细碎的“嗒嗒”声,与院外壬水菖蒲的叶动声交织成韵。 这十二枚灵犀子已随他无数的岁月。
木珠表面的地支篆纹被摩挲得温润发亮,凑近细看,每枚珠孔处都嵌着一粒微不可察的星砂——那是壬水氏代代相传的信物,是父亲临终前按在他手心里的最后温度。
他闭目凝神,将一缕微弱星辉注入木珠,天地盘上的“子、丑、寅”三位突然亮起,投射出三道纤细的光带,在墙面交织成六壬“贼克法”的基础卦象。
指尖灵犀子骤然停转,壬玄子睁开眼,目光落在石桌一角摊开的《六壬秘要》上,书页间夹着的草稿纸隐约可见凌乱卦痕,显然是弟子连若尘推演遇阻后遗留的。
他拿起一枚刻着“巳”字的灵犀子,指尖抚过珠面深浅不一的纹路,那是半世纪光阴与血脉浸润的痕迹。
“这不是普通木珠,是壬水氏的‘本命壬盘’缩影。”他轻声自语,指尖划过珠孔处的星砂,眼中闪过一丝淡许怅然。
壬水氏世代为“六壬守印人”,每代都要以星砂混精血入木珠,将六壬心法与星象记忆封入其中。
他缓缓卷起左袖,露出手腕上一道淡紫疤痕,疤痕形状恰如腾蛇盘绕,在青辉下泛着隐晦的光泽。
五十年前云河郡之战的硝烟仿佛又在眼前弥漫。
父亲手持灵犀子在帐中推演,木珠排列的卦象清晰指向“艮位有伏兵”,可谁也没料到修罗血魂师会突袭后营。
那一日,父亲将灵犀子按在他掌心,血魂咒的灼痛感从父亲的伤口蔓延到他的手腕,临终前的话语仍在耳畔回响:“灵犀子认‘星印之主’,更认‘卦理之心’,守住术,更要守住传术的初心。”
壬玄子将灵犀子逐一摆上天地盘,按“子北午南”之序排开,十二枚木珠恰好对应北斗七星与五纬方位。
“星印之力是‘源’,六壬术是‘渠’,若只强引星辉而不顺壬水之理,便如洪水冲渠,岂能不溃?”
他指尖点向天地盘的“午”位,那里刻着腾蛇贵神的纹路,“腾蛇属火,朱雀位亦属火,双火相遇本易燎原。需以灵犀子为媒,引地盘‘亥’位壬水入传——亥为天门之水,既能济火,又能顺星印流转之势,这便是‘星随壬转’的真意。”
话音未落,他拿起“亥”字灵犀子,将一缕星辉缓缓注入。
木珠骤然发烫,天地盘上的腾蛇旗纹竟缓缓亮起,与墙面投射的朱雀星光带缠绕交融,原本散乱的卦象瞬间规整,清晰显现出“修罗探子潜伏艮位”的预判。
壬玄子望着那道交织的光带,神色是从未有过的柔和,仿佛看到了五十年前父亲教他推演时的模样。
“那时父亲说,壬水氏的使命不是守着灵犀子,而是等一个能让‘星壬合一’真正发光的人。”
他从怀中取出一卷泛黄的绢册,封面题着《星壬合契》,边角已磨损不堪,首页“壬为水,星为光,水光相济,可破万邪”的字迹苍劲有力,正是菩提道人手书。
他将绢册轻轻放在天地盘旁,指尖抚过陈旧的绢页,“灵犀子藏的是旧事,星壬术传的是将来。” 重新捻动灵犀子,天地盘纹路渐暗,唯有木珠上的星砂仍泛着细碎微光。
壬玄子闭目凝神,脑海中浮现出“灵犀通星术”的推演法门——这门秘术能借木珠中的星砂,窥见五十年前的卦象轨迹,那些修罗的战术、血魂咒的破绽,都藏在星砂与血脉交织的记忆里。
夜风吹过壬极堂的竹篱,菖蒲叶沙沙作响。
青铜天地盘的微光彻底隐去,唯有十二枚灵犀子的温润触感停留在指尖,如同父亲临终前的温度,也如同壬水氏跨越世代的传承。
壬玄子静坐蒲团,耳畔仿佛传来木珠与天地共振的轻响,那是术法的韵律,也是守护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