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红颜知己
市级锦标赛的余波未平。
赵昭明那套“弃兵夺势”的改良古谱打法,在棋手圈中持续发酵。几位老棋手专门找到陈放,旁敲侧击地打听师承来历,都被赵昭明以“梦中所得”的神秘微笑挡了回去。
“大哥!你倒是编个靠谱点的来历啊!”陈放急得跳脚。
赵昭明轻拂身上那件据说能感应情绪的变色T恤,此刻因他的不耐正泛着淡淡的橙红:“本就是祖传秘谱,《弈林秘谱》确有记载,吾不过稍加改良罢了。”
正说着,一个温婉的声音从门口传来:“请问是赵昭明先生吗?”
二人闻声转头。
一位女子亭亭立在棋社门口,约莫二十出头,身着素雅的新中式长裙,裙摆绣着青竹暗纹,外罩米白针织开衫。长发用玉簪松松绾起,几缕青丝垂落颊边,衬得她气质娴静如水。
赵昭明身上的T恤颜色瞬间由橙红转为宁静的湖蓝。
陈放看得目瞪口呆,用手肘猛捅赵昭明:“可以啊你,什么时候认识的?”
赵昭明也觉意外,拱手道:“正是在下。不知姑娘有何见教?”
女子微微欠身还礼:“我叫林雪晴,是市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也是象棋爱好者。昨日看了您市赛上的对局,特别是那手'弃兵夺势',深感震撼,特来请教。”
她的声音如山泉清悦,语气真诚得体。
“林姑娘过奖了。”赵昭明身上的湖蓝色又深了几分,“姑娘也对古谱有研究?”
“谈不上研究,只是喜爱古籍中蕴含的智慧与美感。您那局棋,看似弃子争先,实则用意更深,似乎在……'造势'?”
“造势”二字一出,赵昭明的T恤瞬间变为明亮的暖黄色!
知音啊!
这姑娘竟一眼看穿他棋局的核心不是“弃子”而是“造势”!
“林姑娘果然慧眼如炬!”赵昭明态度明显热络,“正巧近日对《梅花谱》中'屏风马'的守势有些新体会,愿与姑娘探讨。”
二人于棋社一角坐下,以口代棋,畅谈起来。
赵昭明道:“屏风马之势,在于其韧,在于其厚。看似被动,实如溪流汇聚,默然成海。”
林雪晴略一思索:“正如《道德经》所言'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守势非一味退缩,而是以柔克刚,以待其时。这与古谱中'以退为进'的思想不谋而合。”
赵昭明T恤变为亮白色:“妙啊!姑娘竟能由此联想到典籍!”
“小女子浅见,'势'之引导,如同作画,需有留白,有疏密。有时一着闲棋,看似无用,或是为了呼应远方,预埋契机。譬如您弃兵之局,那步'车二进三',初看突兀,细思方觉是神来之笔,将全局子力悄然串联。”
赵昭明听得心花怒放,T恤几近彩虹色。这姑娘不仅懂棋,更懂棋理背后的哲学与艺术!
从屏风马到弃子战术,从棋理到传统文化,林雪晴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总能切中要害,提出让赵昭明耳目一新的见解。
交谈间,赵昭明取出《弈林秘谱》,指出“七星聚会”残局记载。林雪晴细看片刻,轻声道:“这残局似乎暗合某种阵法,七子联动,生死相依。且这笔迹……与馆内一份明代地方志的批注颇为相似……”
赵昭明心中一动:“不知可否请姑娘帮忙查阅那份地方志?”
林雪晴浅笑:“自然可以。我也对此谱来历很感兴趣。那我们……下次再约?”
“下次再约!”赵昭明立即应道,T恤绽放出灿烂的金粉色。
送走林雪晴后,赵昭明仍沉浸在遇到知音的兴奋中。
陈放凑过来贼兮兮道:“聊得这么开心?衣服都快变迪厅灯球了!是不是对人家有意思?”
赵昭明瞪他一眼:“休得胡言!林姑娘兰心蕙质,棋理精深,与吾乃是棋道知己!岂是俗念可玷污!”
然而他T恤诚实地保持着愉悦的粉金色,久久不褪。
陈放翻个白眼:“行行行,知己知己。不过这姑娘确实厉害,居然能接住你那些玄乎的'势'。”
赵昭明微笑望向窗外,心中充盈着久违的舒畅。在这陌生时代,能遇到这般钟灵毓秀、心意相通的女子,感觉确实不错。
他低头看看灿烂的衣色,哑然失笑。
这七彩神衣,倒比他自己更诚实些。
(欲知后事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