靴子终于落地,却比任何人预想的都要沉重,都要诡异。
市教育局的官方网站上,一则加粗的通告以不容置喙的姿态占据了首页头条。
没有冗长的铺垫,没有模棱两可的外交辞令,只有一行冰冷的铅字,像一道冰冷的铁闸轰然落下——“经查,江城第十七中学存在利用非常规手段影响学生心智行为,严重违背教育规律,责令立即整改,相关责任人停职调查。”
“非常规手段”,这个词汇模糊而又充满恶意,像一团浓得化不开的墨,瞬间泼满了整个校园的舆论场。
它没有指明是“诗魂”,却比指明更具杀伤力,将一切超乎常理的美好与感悟,都钉在了名为“异端”的耻辱柱上。
校园里,刚刚还因晨读而涌动着微光的空气,仿佛瞬间被抽干了所有的灵气,陷入一种死寂的肃杀。
几乎就在通告发布的同一时刻,一辆通体漆黑、没有任何标识的面包车,如同一只滑入阴影的幽灵,无声无息地驶入校园。
车门滑开,两名身穿深蓝色制服、胸前印有“文化安全巡查”字样的男人走了下来。
他们的眼神没有一丝波动,表情如同模具浇筑,迈着机械般的步伐,无视了周围所有惊愕的目光,径直朝着图书馆的方向走去。
目标明确,行动果决。
没有人敢上前阻拦,那份官方通告就是他们最坚硬的通行证,赋予了他们在这片土地上横行无忌的权力。
图书馆三楼,那间尘封的古籍室,即将迎来它的浩劫。
花坛边,老秦佝偻着背,依旧是那副不起眼的清洁工模样。
他的扫帚一下又一下,有条不紊地将落叶扫成一堆。
当那两名制服人员的皮鞋声踏上图书馆门前的台阶时,他仿佛只是不经意地蹲下身,整理一下簸箕。
就在这电光石火的一刹那,他的指尖从袖口滑出一枚古朴的铜钉,闪电般按入了第三级台阶的缝隙之中。
那位置,正是李砚给他的“诗阵图”上标注的“断脉点”。
一个微不足道,却能撬动全局的支点。
阵法已布,引信已埋,只待一个特定的条件来触发——书籍离地三尺,文脉与地气断离的瞬间。
同一时间,教学楼二楼的监控盲区,一处楼梯拐角的阴影里,李砚的身影与黑暗融为一体。
他的双眼紧闭,但意识却早已脱离了躯壳,化作无形的触手,笼罩了整个图书馆。
“史海钩沉·遗迹唤醒,启动!目标:古籍运送路线。”
系统界面在他脑海中迅速展开,无数淡蓝色的数据流瀑布般刷过。
图书馆的结构图、制服人员的移动轨迹、甚至空气中能量的微弱波动,都纤毫毕现。
很快,一条红色的警示信息跳了出来。
“警告!检测到目标路径中存在高浓度禁制能量!分析中……能量源锁定:明代‘镇文锁链’残片气息,疑似混入现代包装箱内。”
李砚的心猛地一沉。
果然,对方的手段远比他想象的更加歹毒!
他们不只是要运走这些古籍,更是要用这种专门镇压文气、锁死灵性的古老禁器,将整个十七中好不容易才复苏的“诗魂共鸣场”彻底封印,让这里变回一片文化上的不毛之地!
这无异于釜底抽薪!
他没有丝毫犹豫,意识瞬间连接上苏绾的“听风笔”,一道心讯疾速传出:“绾绾,动手!启动‘双诗共振阵’,以你为阵眼,目标:图书馆三楼东侧窗台!”
“收到!”
几乎在李砚传讯结束的瞬间,高三七班的教室里,苏绾手中的“听风笔”陡然亮起一抹清辉。
她手腕轻旋,笔尖在空中划出玄奥的轨迹,口中念念有词。
一股磅礴的文气自她体内喷涌而出,瞬间分化为两股截然不同的意境。
一股是李白的《月下独酌》,豪迈、孤高、超然物外,如同一轮皎洁的明月,清冷而不可一世。
另一股是杜甫的《春望》,沉郁、悲悯、心怀家国,如同一片厚重的大地,承载着万千生灵的苦难。
两股文气,一为天,一为地,一为出世,一为入世,在空中交织、碰撞、融合,形成一个巨大的、无形的交叉文气场,精准地笼罩向图书馆三楼。
此时,那两名制服人员已经用特制的封条将几个装满古籍的箱子贴好,动作麻利地抬起其中最大的一只,朝门口走去。
就在箱子被抬离地面,跨过门槛的一刹那,异变陡生!
一缕阳光恰好从东侧窗台斜射而入,穿过苏绾构建的文气场,精准地投射在箱体表面。
那原本平平无奇的牛皮纸包装箱,在阳光的照射下,竟如同被唤醒了沉睡的记忆,表面泛起水波般的涟漪。
紧接着,一层层、一叠叠褪了色的诗句从纸箱内部渗透出来,浮现在表面!
那些字迹各不相同,有的狂草如龙,有的楷书如峰,它们扭曲、挣扎,仿佛不再是静止的文字,而是无数被囚禁的灵魂,在纸上发出无声的呐喊,想要挣脱那无形的枷锁。
“啊!”走在前面的那名搬运工被这诡异的一幕吓得魂飞魄散,发出一声短促的惊叫,双手一松,箱子重重地砸在地上。
他指着箱子,声音因恐惧而颤抖,“这……这是什么鬼东西!这些字……不是印刷的,是手写的!它们在动!”
另一个搬运工脸色煞白,也连连后退,再不敢上前触碰。
教学楼的另一端,走廊尽头,蜷缩在角落里的小满突然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
她双手死死捂住耳朵,小脸皱成一团,嘴里不断地低语:“疼……好疼……我听见它们在哭……好多好多人……在哭……”
她的声音细若蚊蚋,却充满了令人心悸的悲伤。
突然,她猛地睁开眼睛,那双纯净的眸子里充满了与年龄不符的惊惧与了然。
她像被什么东西指引着,抓起地上的一截粉笔,用尽全身力气在水泥地上画出一个极其扭曲、极不规则的符号。
那符号像是一张被揉碎后又强行展开的地图,充满了断裂和错位。
“就是它……源头……在那里……”她喘息着说。
一直守在她身边的大壮见状,没有丝毫迟疑,立刻掏出手机,对着地上的符号“咔嚓”一声拍下,没有任何多余的提问,直接转发给了陈副校长。
副校长办公室里,陈副校长看着手机屏幕上那个扭曲的符号,先是皱眉不解,但当他将图片放大,仔细端详那些断裂的线条和诡异的拐角时,脸色骤然剧变!
这个形状……这个布局……他太熟悉了!
这分明就是市教育局三楼某个科室的办公平面图!
那个专门负责“青少年文化发展导向”的科室!
一个可怕的念头在他心中疯长。
当晚,夜色如墨。
陈副校长借口整理遗失的档案,独自一人驱车来到了市教育局大楼。
他用早就配好的备用钥匙,悄无声息地潜入了那个科室。
办公室里空无一人,只有电脑主机发出的微弱嗡鸣。
他没有开灯,借着手机屏幕的光,径直走向角落的碎纸机和废纸篓。
一番小心翼翼地翻找后,他在废纸篓的最底层,翻出了一张被揉成一团、边缘有烧焦痕迹的纸。
他屏住呼吸,缓缓展开。
那是一份试验报告的残页,标题用黑体字打印着,即便被烧得有些模糊,依旧触目惊心——《关于“青少年文化感知抑制剂”在封闭环境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他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目光继续下移,落在了报告末尾的签字栏上。
那里,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如同烙铁一般,烫伤了他的眼睛。
项目负责人:周全。
陈副校长如遭雷击,怔在原地。
周全……那是老周的本名!
他脑中轰然作响,无数过往的碎片瞬间串联起来。
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当年老周会那般固执甚至偏激地主张焚烧古籍,或许……或许那根本不是出于对上级的愚忠,而是因为他曾被迫参与过这项黑暗的实验,他亲眼见过这东西的恐怖,他想用一种最极端、最笨拙的方式,去阻止更可怕的事情发生!
与此同时,十七中的天台上,夜风凛冽。
李砚盘膝而坐,那支“遗墨笔”静静地悬浮在他掌心之上,笔杆上的古老纹路微微震颤,与整个校园复苏的文气遥相呼应。
一行淡金色的系统提示在他眼前弹出。
“检测到宿主成功守护文脉,挫败禁制,‘诗魂共鸣场’得以保全。功德值+300,累计功德值:5130。突破‘贯通境’条件已满足,是否立刻融合‘听风笔’能量,晋升境界?”
李砚的指尖微微一动,却最终没有选择立刻突破。
他的目光穿透夜色,望向远处那栋亮着孤灯的办公楼窗口。
在那里,老周,或者说周全,正一个人孤零零地站着。
他手中捧着一份早已泛黄的研究报告副本,正是陈副校长刚刚发现的那份。
他的背影在灯光下被拉得极长,显得无比萧索与凄凉,那宽厚的肩膀,此刻正无法抑制地剧烈抖动着,像是在压抑着一场迟到了太久的崩溃。
就在这一刻,李砚掌心上方的“遗墨笔”忽然毫无征兆地自动飞起!
它没有冲向天际,也没有回归李砚体内,而是在半空中划出一道优美而复杂的弧光,那光芒一端连接着天台上的李砚,另一端遥遥指向办公楼里的周全。
笔尖流淌出的不再是墨,而是一种近乎透明的光晕,仿佛在以天地为纸,绘制着某种古老而悲悯的阵图。
系统界面上,一行全新的、从未见过的文字缓缓浮现。
“检测到强烈的情感共鸣……悔恨、守护、传承……正在激活特殊阵法:赎罪诗阵。”
那道弧光在夜色中愈发明亮,将两个时代、两种立场、两个背负着不同秘密的男人,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连接在了一起。
一场席卷整个校园的风暴看似暂时平息,但所有人都隐隐感觉到,这不过是真正序幕被拉开前,最后一次压抑的深呼吸。
真正的清算与对决,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