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棺舟
书名:异物志 作者:苗疆公子 本章字数:2078字 发布时间:2025-09-27

  北宋熙宁年间,黄河决堤,浊浪排空,席卷中原。怀州府治下,孟县首当其冲,顷刻间沦为汪洋,屋舍倾颓,人畜飘零,哀鸿遍野。洪水月余不退,幸存者困于高地,眼见水中浮尸累累,怨气凝聚,夜半常闻鬼哭啾啾,天地间一片死寂绝望。

  在这片茫茫泽国之中,却有一物逆流而上,成了绝望中一丝诡异的希望。那是一具巨大的柏木棺材,木质黝黑,看似寻常,却能在湍急的洪水中稳稳行驶,不沉不覆。

  更奇的是,棺盖虚掩,内中并无尸身,反而影影绰绰,载满了浑浑噩噩、面色惨白的水中亡魂。这些新死的生魂,被一股柔和的力量牵引着,聚集于棺内,暂得栖身,免受浪打风吹、鱼虾啃噬之苦。

  驾驭这具“棺舟”的,并非船公,而是一位身形佝偻、面容枯槁如老树皮的老者。他无声无息地立于棺首,手持一根看似随意折下的槐树枝为篙,轻轻点拨水面,棺舟便随之转向,避过漩涡暗礁,向着渺茫的彼岸驶去。

  有那胆大未死的落水者攀上棺缘求救,老者只是摇头,沙哑道:“此舟渡死,不渡生。” 言罢,轻轻一推,便将生者送回水中漂浮的木板残骸,而那棺舟则载着满船死寂,继续它的航程。

  这老者,并非凡人,乃是孟县县城隍庙前,一棵受了几百年香火、已然通灵的千年古槐。

  此番洪水滔天,不仅生灵涂炭,更冲毁了城隍庙,断了它的根基香火。槐树精感念一方水土供奉之恩,又不忍见众多亡魂沦为孤魂野鬼,甚至被水中其他精怪吞噬,遂毅然舍弃大半修为,将自身主干剖开,炼成这具“渡魂棺”,又以残存精魂化身摆渡人,欲送这些无辜罹难者前往阴司,求个来世。

  洪水无情,水路迢迢。这一夜,月黑风高,水势愈发汹涌。棺舟行至一片昔日曾是乱葬岗的水域,忽然阴风大作,水中伸出无数双苍白浮肿的手,疯狂抓挠棺壁,更有凄厉的嚎哭声直刺灵魂深处!原来是此地积年的水鬼怨魂,见有“同行”竟能得渡,心生嫉妒,更想将这棺舟连同其中的生魂一并拉入水底,永世相伴。

  槐树精所化的老者奋力以槐枝为篙,荡开群鬼,但那水鬼数量众多,怨气极重,棺舟剧烈摇晃,眼看就要倾覆。舟中亡魂吓得挤作一团,发出无声的尖啸。

  危急关头,棺舟内一位一直蜷缩在角落、看似最为虚弱的老僧残魂,忽然缓缓抬起了头。他肉身早已被鱼虾分食,仅剩这点佛性灵光不灭,依附于棺舟。但见他双手艰难合十,嘴唇微动,虽无声响,却有一圈柔和而坚定的金色佛光自其残魂中荡漾开来!

  佛光过处,那些疯狂的水鬼如同被灼伤般,发出痛苦的嘶鸣,抓挠棺壁的手纷纷缩回。佛光并不凌厉,反而充满了慈悲与安抚的意味,缓缓笼罩住躁动的水鬼群。渐渐的,水鬼眼中的血红褪去,狰狞的表情化为迷茫,继而浮现出解脱之色。它们不再攻击,而是随着老僧残魂无声的诵经,渐渐化作点点莹光,沉入水底,竟是得了超度,往生去了。

  风波平息,水面复归平静,只余下棺舟默默前行。那老僧的残魂在施展完这最后的力量后,变得更加透明,他对槐树精老者微微颔首,随即彻底消散,融入了天地之间。

  槐树精老者望着老僧消失的方向,枯槁的脸上似有一丝动容。他继续撑篙,载着剩下的亡魂,历经艰辛,终于抵达了一处水势较缓、阴气汇聚的河湾。此地已有模糊的鬼差影子在雾气中若隐若现。老者将亡魂一一引渡上岸,看着它们懵懂地随着鬼差离去,这才长长舒了口气。

  任务完成,棺舟使命已尽。随着槐树精最后一丝法力的消散,巨大的柏木棺材失去了灵光,随波逐流,最终搁浅在一处露出水面的高坡上。木质迅速变得灰败,如同寻常朽木。

  然而,就在棺舟搁浅之处,那根一直被老者当作船篙的槐树枝,却悄然插入泥水之中。数月之后,洪水渐退,高坡显露。人们发现,那具巨大的棺材已然腐朽,但在其旁边,竟生出了一株嫩绿的槐树苗。树苗迎风而长,不过数年,便已亭亭如盖,枝叶繁茂。

  只是,有那细心的乡民偶然发现,这新槐的叶片,在阳光映照下,叶脉并非寻常的翠绿,而是隐隐透出一种不祥的暗红色,仿佛浸染过鲜血一般。夜深人静时,路过的人有时还能听到轻微的沙沙声,不像是风吹树叶,倒像是低低的叹息。

  ---

  妖谱诠释:

  · 妖物:棺舟(槐树精·舍身渡魂) ·出处: 槐树自古被视为木中之鬼,易通灵性,亦有“槐荫送子”等传说。本章结合洪水天灾、浮尸遍野的惨状,创造槐树精舍身取义,化棺渡魂的悲壮故事。棺椁本为葬尸,此处反用作渡魂之舟,意象独特。 ·本相: 受悠久香火滋养而成的槐树精,其本体蕴含庞大的生机与灵性。为渡魂救灾,不惜自毁主干,以精魂驱动棺舟。其行为源于“守护”与“报恩”的执念,而非修炼或害人。棺舟是其本体的延伸,对亡灵有天然的吸引和保护力,但排斥生者。惧怕至阳至刚的雷霆烈火,但在其舍身使命完成前,具有极强的韧性。 ·理念: 草木尚知济苍生,香火恩情重如山。 本章塑造了一个牺牲自我、成全大义的悲情精怪形象。槐树精的行为,超越了寻常精怪的恩怨情仇或修炼进阶,体现了一种基于乡土情谊和责任感的高尚品格。老僧残魂的出现及其最后的超度,则引入了佛家的慈悲力量,与槐树精的义举相互映衬,共同完成了这场悲壮的渡魂仪式。结尾新槐叶脉的异色,既是对槐树精牺牲的铭记,也暗含了其力量耗尽后,可能被洪水带来的不洁之物(或灵蚀)轻微侵蚀的隐患,为后续故事留下悬念。此章展现了在天地不仁的大灾面前,无论是精怪还是残魂,都可能闪耀出人性的光辉。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异物志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