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照片里的我们
周日的午后,阳光正好,沈知棠抱着相机,和顾行砚一起走进了校园外的一家小照相馆。照相馆藏在老街上,门口挂着褪色的蓝布帘,推门进去时,风铃叮当作响,老板是个头发花白的老爷爷,正戴着老花镜整理照片。
“小姑娘想洗照片呀?”老爷爷抬头笑了笑,声音慈祥。
“嗯,”沈知棠把相机递过去,手指在屏幕上滑动,找到那张香樟树下的照片,“我想洗这张,要七寸的。”
顾行砚凑过来,指着屏幕上另一张照片——是沈知棠蹲在石凳旁拍小猫的背影,阳光落在她的发梢,像镀了一层金光。“爷爷,这张也洗出来,和那张一样大。”
沈知棠愣了一下,转头看他:“你洗这张做什么呀?”
“好看啊,”顾行砚说得理所当然,眼神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而且,这是你认真做喜欢的事的样子,值得好好保存。”
沈知棠的脸颊悄悄泛红,没再说话,只是看着老爷爷把照片导入电脑。等待的间隙,他们在照相馆里闲逛,墙上挂着很多老照片,有情侣在湖边的合影,有一家三口的全家福,还有穿着校服的学生,笑得一脸灿烂。
“你看这张,”顾行砚指着一张照片,是两个男生并肩坐在操场的看台上,背后是落日,“像不像高中时我们一起看球赛的样子?”
沈知棠凑过去,看着照片里的场景,忍不住笑了:“像!那时候你还说,等高考结束,要带我去看真正的球赛。”
“等寒假,我们去看CBA的比赛吧,”顾行砚看着她,眼睛亮晶晶的,“我查了,江城有主场,到时候我们提前买票。”
“好啊!”沈知棠用力点头,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甜甜的。
照片很快就洗好了,老爷爷用白色的卡纸把照片装起来,递给他们。沈知棠接过那张顾行砚的单人照,指尖轻轻拂过照片上的光影,忍不住说:“早知道当时让你多摆几个姿势了,这张好像有点严肃。”
“没事,”顾行砚笑着接过那张她的背影照,“我觉得很好看,比摆拍的自然多了。”
走出照相馆时,夕阳已经西斜,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他们并肩走在老街上,影子被拉得很长,紧紧靠在一起。沈知棠突然想起顾行砚说想要一张他们的合照,停下脚步,抬头看他:“我们今天去拍合照吧?就去人工湖,那里的落日肯定很好看。”
顾行砚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用力点头:“好啊!我正好带了三脚架,放在书包里了。”
沈知棠惊讶地看着他:“你怎么会带三脚架?”
“猜的啊,”顾行砚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我想,你可能会想拍合照,就提前准备好了。”
沈知棠的心里暖暖的,跟着他快步往学校走。到人工湖时,落日正好落在湖面上,把湖水染成了金色,岸边的柳树随风摇曳,像一幅温柔的画。顾行砚找了个合适的位置,把三脚架架好,调整好相机的角度。
“我们站近一点吧,”沈知棠小声说,脸颊有些泛红,“这样拍出来会好看。”
顾行砚点点头,站到她身边,手臂微微抬起,似乎想搭在她的肩膀上,又有些犹豫,最后只是轻轻碰了碰她的胳膊。沈知棠能感觉到他指尖的温度,心跳莫名快了半拍,她深吸一口气,主动往他身边靠了靠,肩膀轻轻碰到他的肩膀。
“准备好了吗?”顾行砚的声音有些发颤。
“嗯。”沈知棠点点头,对着相机的镜头微笑。
顾行砚按下快门,“咔嚓”一声,把这个瞬间永远定格下来——落日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她的嘴角带着浅浅的笑,他的侧脸温柔,两人的肩膀轻轻靠在一起,像一对多年的恋人,自然而甜蜜。
拍完照,他们坐在湖边的石凳上,一起翻看相机里的照片。沈知棠看着那张合照,忍不住笑了:“你看,你的耳朵好像有点红。”
顾行砚的脸颊瞬间泛红,假装咳嗽了一声:“可能是风吹的,有点冷。”
沈知棠没有拆穿他,只是把照片导到手机里,设成了壁纸。顾行砚凑过来,看到她的手机壁纸,嘴角忍不住上扬:“我也要设成壁纸,和你一样的。”
他们并肩坐在石凳上,看着落日慢慢沉入地平线,湖水泛起粼粼波光。沈知棠突然想起高中时那个橘子汽水的午后,想起雪地里的小橘子,想起高考结束后一起喝的汽水,再看看身边的顾行砚,心里满是庆幸——庆幸他们从高中走到大学,从同桌变成彼此最重要的人,那些藏在日常里的心动,终于在照片里有了具体的模样。
“等回去,我把这张合照也洗出来,”沈知棠轻声说,“放在我的书桌前,就像高中时放你的错题本一样。”
顾行砚转过头,看着她,眼神温柔得能滴出水来:“我要把它放在钱包里,每天都能看到。”
晚风拂过,带着桂花的香气,把他们的对话轻轻吹散在空气里。照片里的他们,笑得一脸灿烂,而照片外的故事,还在继续,像橘子汽水的甜,永远都不会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