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太子徇私 偷开后门
爹娘还活着这件事,对王效祖的触动非常大。他想告诉所有人这个喜讯,但是却不能,因为自己刚刚又落入了一个陷阱,他不想连累爹娘。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秦兰月手里有《暮春赋》真迹,这东西定会给她招来祸端。
但是,有一个人不应该瞒着,那就是明空大师,王效祖的亲爹。
王效祖离开卤肉店之后,径直来到茶馆找明空。
他避开李中阳,将明空叫到僻静处,把秦兰月还活着的消息相告。
听到这个消息,明空的整个身体都在颤抖,心爱之人“死而复生”,这是多么令人激动的事情。
明空声音颤抖地问:“你娘现在何处?”
关于母亲的去向,王效祖决定不透露,他说:“她去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暂且不用担心。”
明空结结巴巴说道:“我,我,我想见见她、、、、、、”
王效祖拉住父亲的手,轻声说道:“爹,等过段时间,我们一起去找她。”
回到野猪帮,王效祖见到方天明,压抑了许久的情绪崩溃了,他将自己在朝阳县的遭遇讲述了一遍。
方天明听后,焦躁不安,他说:“你呀你!让我说你什么好呢?你明知道陈初廷跟山匪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还要跟他说要将山匪招安,你这不是明摆着将那伙山匪送上了不归路吗?”
王效祖这才恍然大悟,倘若真将山匪招安,说不定哪天嘴上没有把门的,就把陈初廷与他们之间的勾当泄露出来。那样的话,陈初廷不但会丢了乌纱帽,很可能要株连九族。
陈初廷怎么可能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呢?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杀人灭口。
只杀山匪还不足以将事情闹大,一定要伤及无辜才能将王效祖推入万劫不复之地。
这个陈初廷不是一般的心狠手辣,已经是丧尽天良了。
可如今,王效祖和方天明即便知道这一切都是陈初廷的计谋,却没有直接证据指控他。
而陈初廷手里却有多个人证,尤其是那几个野猪帮的随从,难保他们不会被屈打成招。
王效祖甚至能想的到,陈初廷会逼迫随从们指认他是幕后主使。
他跟山匪有过节,是众所周知的,他有作案动机。
王效祖觉得这个坎,不好迈了。
见王效祖一脸忧愁的模样,方天明说道:“我想回朝阳县一趟,这个天煞的陈初廷,我一定要找到他的罪证!”
王效祖阻拦道:“师父,万万不可,如今的朝阳县就是个魔窟,你去了,一旦被发现,恐怕又会招来杀身之祸。”
方天明安慰道:“放心吧,我会乔装打扮,避免跟他正面接触,再说了,陈初廷以为我早死了,我去调查,反而相对安全。”
方天明当了几十年的捕快,查案是他的老本行,由他出马,也许真能找到陈初廷的犯罪证据。
于是,方天明悄悄离开安县,前往朝阳县查案。
野猪帮没有了严厉的方天明坐镇,那些小崽子们可就反了天了,他们一点都不把年迈的钱庚当回事。而王效祖这个帮主又被烦恼所困,根本没心思管他们。
那些天,几乎每天都有人到县衙告状,皆是状告野猪帮成员欺凌百姓。
每次县令林晏清断案,都要把王效祖现在叫到现场,说好听点是让侯爷监督,实际上就是在打王效祖的脸,帮中成员犯错,他这个帮主能没有责任吗?
就算林晏清不开口,王效祖已经非常自责了。
他本以为帮中成员越多,越代表他们有实力,所以无论三教九流还是落魄浪人,他一律来者不拒。
殊不知这样的最终结果就是帮中成员鱼龙混杂,难以驾驭。
更可气的是有些人表面上遵守帮规,言听计从,背地里却搞小动作,挑拨离间。
王效祖一气之下决定肃清队伍,将那些难以管教的、心思不正的人统统赶走。
俗话说“阎王好见,小鬼难缠”,那些被赶出野猪帮的人,离开了舒适圈,丢了“金饭碗”,自然会心有不甘,他们便把所有的仇恨记在王效祖头上,想方设法的设计陷害他,这些人就成了日后的一大祸患。
王效祖整日郁郁寡欢,本就消瘦的他,更加憔悴。可是不明真相的霍听雪日日来找他,今儿送荷包,明儿送衣服,后天又送鞋子,皆是亲手所制。
每次送完东西,她还要一直追问:“阿祖,你喜欢吗?你觉得我的技艺有没有进步?你还缺什么?告诉我,我帮你做、、、、、、”
霍听雪俨然把自己当成了王效祖的妻子,她觉得做这些都是分内之事,可是王效祖对这些女红毫无兴趣,终于,他爆发了:“够了!不要再送我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了!我一个大老爷们,对你们女孩的玩意不稀罕,我求你了,送给别人去,行吗?”
霍听雪被王效祖突如其来的一阵“狂风暴雨”击碎了心,她掩面哭泣,跑出了王效祖的房间。
在院子里,霍听雪撞到了一个人,险些摔倒,那人眼疾手快,一把将霍听雪拉住,顺势入怀。
惊惶失措的霍听雪身体站稳之后,赶紧从那人怀里挣脱,后退两步,目光低垂,微微欠身施礼:“小女子一时不慎,冲撞了公子尊驾,万分抱歉,还望公子海涵。”
那人赶紧还礼:“无妨,说来也不管怪姑娘,是在下挡了姑娘的去路,应该道歉的是在下。”
霍听雪微微摇头,然后礼貌离开。
霍听雪不知道,方才那人是微服出行的太子陈昊书。
陈昊书没想到会在王效祖的侯府遇见让他一眼万年的姑娘,霍听雪眼角带泪却不失礼节的高雅风姿深深吸引了陈昊书。
陈昊书望着霍听雪的背影出神,随行侍官提醒他:“太子殿下?太子殿下?”
陈昊书回过神来,径直走进内堂,他环顾四周,心里纳闷,偌大一个侯府,竟然没有守卫,进出自由。
他还想着出来一个家丁或者丫鬟,通禀一声,等了半天不见人,随行侍官便高声喊道:“侯爵大人何在?”连喊三声,王效祖才心不在焉从里屋出来,见来人是陈昊书,愣了,连君臣之礼都忘记行了,直接问道:“太子殿下?你怎么来了?”
侍官轻声咳嗽两声,提醒王效祖不该如此无礼。
王效祖这才反应过来,见了太子应该行礼的,他刚要弯腰行礼,太子便开口道:“罢了罢了,本宫今日微服出行,不必拘于礼节。”
王效祖问道:“不知太子殿下突然到访,所为何事?”
太子坐上主位,随手端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缓缓说道:“是有事,等我皇兄来了,咱们再说。”
陈昊书在等李中阳,他来侯府的同时,已经命人去茶馆通知李中阳在侯府集合,有要事相商。
在外人跟前,陈昊书依然对李中阳以“皇兄”相称,私底下他喊李中阳“大哥”。
王效祖猜测太子此次前来应该是与武林大会筹划有关,毕竟这关系到家国安危。所以他暗暗在心里面打草稿,以免到时候说起来,语无伦次。
等李中阳匆匆忙忙赶来后,陈昊书对侍官示意了一下。
只见侍官从怀中掏出一本厚厚的折子,放在桌上,慢慢摊开。
前面写了什么字,王效祖没看清楚,只看见后面是密密麻麻的血色指印。
“这是?万人血书?”李中阳惊呼道。
陈昊书脸色渐渐凝重起来:“没错!万人血书!这是朝阳县令陈初廷冒死越级上书给本宫的。”
从朝阳县回来后的这些日子,王效祖日日都在等着陈初廷现身,他以为陈初廷会带着人马直接来捉拿他。
他万万没想到,陈初廷竟然来了这一手。
朝阳县南山发生火灾之后,死伤近千人,这一噩耗如同炸雷,投在了朝阳县百姓的心头。
那些逝去之人的亲朋好友将县衙挤爆了,一连几天,县衙从早到晚哭声不断,他们都来哀求县令将凶手绳之以法。
换作其他官员,可能早就崩溃了。而陈初廷却很得意,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
眼见时机成熟,陈初廷将受害者亲属召集在一起,假装痛心疾首说道:“各位乡亲,陈某有罪啊!你们视陈某为父母官,陈某却没有能力保护大家,让王效祖那个恶人钻了空子,祸害了那么多人,陈某心疼啊!他们都是善良无辜的人,何以招致杀身之祸?陈某无能,甘愿自辞官职,回乡务农。可是,在此之前,陈某决定豁出去,越级进宫告御状!”
众人被陈初廷的一番话迷惑了,纷纷称赞他是个好官,然后齐声喊道:“陈大人就是青天大老爷,我们愿意呈上万人血书,请陈大人为我们做主!”
于是,万人血书就出现了。
那上面密密麻麻的血指印不仅有受害者亲属的,还有其他被陈初廷蒙骗的民众也纷纷按下了指印。
就这样,陈初廷带着万人血书和一众人证直接来到南行宫求见太子。
陈初廷声泪俱下,将血书呈上,俨然一位爱民如子的好官。
太子陈昊书对陈初廷这人并不熟悉,只知道他与王效祖先前有过节。这样说来,王效祖为了报私仇,极有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更何况王效祖的那几个随从早已经被陈初廷屈打成招,面对太子的询问时,一口咬定是王效祖指使他们上山放火。
太子愤怒之余,又冷静思考了一下,他觉得此事关系重大,也不能只听陈初廷一面之词,就妄下结论。
倘若纵火一事果真是王效祖干的,他肯定早就逃之夭夭了。随后,太子安抚好陈初廷,暗中命人去安县打探王效祖的情况。
几天之后,负责打探之人回来复命,告知太子,王效祖在安县的活动一切如常,看不出有什么异常。
没有逃走,就说明他心里没鬼,这其中必有蹊跷,于是,太子决定亲自到安县走一趟。
事情刚发生后,王效祖第一想法就是逃跑。但是方天明告诉他,千万不能跑,一旦跑了,就会被认定为畏罪潜逃,到时候更说不清楚了。
也多亏了听了方天明的话,王效祖才避免了被再次通缉。
得知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李中阳气不一处来,质问王效祖:“发生这么大的事,你怎么瞒着我?”
王效祖叹了一口气:“我觉得这事闹大了,你未必能解决,我不想给你添麻烦。”
李中阳指着王效祖:“你,你、、、、、、你让我说你什么好呢?”
王效祖就像个犯错的孩子,低头不语,他一点头绪也没有,根本不知道如何渡过这一劫。
陈昊书对李中阳说:“皇兄,先别乱了阵脚,我之所以亲自到这里,就是想给王效祖一个自证清白的机会。眼下,陈初廷等人已经被我留置在南行宫,我给你们三天时间去找证据,三天后,此案就移交廷尉查办。”
闻听此言,李中阳上前拍了一下陈昊书肩膀:“三弟,多谢!”
陈昊书脸上闪过一丝不悦,用极小的声音说道:“在外人跟前称呼三弟不合适。”
在陈昊书看来,王效祖是一个外人,这也没错,毕竟王效祖只是李中阳的私交,又不是他陈昊书的朋友。
在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里,即便是亲人之间也要遵循礼制。陈昊书当了一段时间的太子,言谈举止与先前已经大不同。
面对李中阳的“无礼”之举,他竟有了些反感。
这一点,李中阳也意识到了,他心里突然有一种难以言说的不痛快。
李中阳暗想,先前还口口声声说将来归还太子之位,现在看来,非常渺茫了。
也是,没有人不喜欢高高在上,俯视众生的感觉。
李中阳和王效祖匆忙离开安县,前往朝阳县查找证据。但是王效祖没有告诉李中阳,方天明已经提前赶过去了。
留在侯府的陈昊书,闲来无事,突然想起了那个楚楚动人的姑娘,于是便打听,得知是王效祖的未婚妻后,怅然若失。
陈昊书对霍听雪一见钟情,即便知道她是王效祖的未婚妻,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悸动。
在侯府那三日,他隐瞒身份,日日去寻霍听雪聊天,谁知,这一聊,俩人就聊出了感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