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谁说学渣点不着这盏灯
书名:从28分到诗魂附体 作者:字游世界 本章字数:2828字 发布时间:2025-09-28


    晨光熹微,如同一层稀薄的金纱,缓缓铺满整个江城一中的校园。

    然而,今天这片熟悉的光景,却被一道突兀的奇观彻底撕裂。

    操场那面原本斑驳的围墙,一夜之间,竟被一幅长达百米的巨幅喷绘所占据。

    那不是杂乱无章的涂鸦,而是用一种在晨光下依然闪烁着幽幽冷光的荧光墨水,书写下的千古名篇——《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每一个字都仿佛是用剑尖在墙壁上硬生生刻出来的,笔势狂放,锋芒毕露,带着一股扑面而来的峥嵘与决绝。

    在那磅礴诗篇的最下方,一行挑衅般的小字清晰可见:“你敢不敢大声念一遍?”

    高大壮硕的体育生大壮,正和几个兄弟猫在不远处的香樟树后,鬼鬼祟祟地探出脑袋。

    他看着陆陆续续路过的学生们,从最初的惊愕,到驻足围观,再到掏出手机疯狂拍照,甚至有人已经开始对着墙壁,结结巴巴地小声跟读。

    更有反应快的,直接打开了短视频软件,开始录制这堪称校园奇闻的一幕。

    “嘿嘿,鱼儿上钩了。”大壮咧开嘴,露出一口白牙,从宽大的校服里摸出一个藏得严严实实的扩音器,对身后的兄弟们比了个手势,“兄弟们,准备——行动!”

    几乎是同一时刻,教学楼内,一道纤细的身影正在各个班级的信箱前悄然穿行。

    苏绾动作轻巧得像一只猫,将一叠叠精心复印的卡片塞入信箱的缝隙中。

    这些卡片被她命名为“唐诗盲盒卡”。

    正面,是随机截取的一句句唐诗,或是“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或是“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而在卡片的背面,则印着一个二维码。

    高二(5)班,一个早到的女生好奇地拿起信箱里的卡片,随手扫了扫背后的二维码。

    手机里,一段略带电音却饱含沧桑的AI合成独白缓缓流出:“我是杜甫,乾元二年,我在安史之乱的烽火中写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千年已过,你现在读它,我就还活着。”

    女生愣住了,指尖微微颤抖。

    那句“你现在读它,我就还活着”,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她内心深处某个尘封的角落。

    她看着卡片上那句冰冷的诗,眼前却仿佛浮现出一位老者在战火中颠沛流离,含泪写下家书的场景。

    诗句不再是考点,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在千年之外,向她发出的回响。

    突然,女生眼眶一红,猛地转身冲进教室,拿起粉笔,在还空无一字的黑板上,一笔一划地写下了整首《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当午休的预备铃声响彻校园,那段重复了无数遍的英语听力测试录音准时响起。

    然而,仅仅播放了三秒钟,广播喇叭里突然传来一阵电流的滋滋声,随即,一段清越悠扬,带着岁月温度的女声吟诵,毫无征兆地覆盖了整个校园。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声音,正是老钟的妻子,那位温婉的语文老师三十年前留下的录音。

    音源,来自苏绾。

    此刻的她,正站在广播站内,刚刚按下播放键。

    她戴上卫衣的帽子,悄然隐入阴影,深藏功与名。

    就在这歌声响起的刹那,教学楼天台的边缘,李砚正迎风而立。

    他手中的“遗墨笔”笔尖,轻轻在天台的水泥地面上一点。

    一道只有他能看见的系统提示,骤然在眼前浮现。

    “检测到区域级诗气回流,已激活‘文气加持·群体共鸣’,效果可持续三小时。”

    他深吸一口气,听着下方校园因广播突变而引起的骚动,看着那些从教室窗口探出的迷茫脸庞,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随后,在几个恰好望向天台的学生的惊呼声中,他向前一步,纵身跃下!

    这不是绝望的坠落。

    他的身体在空中划出一道不可思议的轨迹,仿佛脚下有一道无形的阶梯。

    那是诗句凝聚成的气流,托着他,让他顺着一道晶莹的诗阶,优雅而迅疾地滑行至教学楼前的中庭。

    中庭,早已因这突如其来的广播和天台上的异动,聚满了黑压压的人群。

    李砚稳稳落地,站在高高的旗杆之下。

    他无视周围成百上千道惊疑不定的目光,缓缓举起一卷早已备好的手抄卷轴,用不大却清晰无比的声音朗声道:“我知道,你们很多人觉得古诗又老又土,背它们只是为了考试,考完就忘。可它不是死文字!它是李白喝醉时的笑,是杜甫逃难时的哭,是我们祖宗留给我们这些活人的声音!”

    话音未落,他猛地展开手中的卷轴——《将进酒》!

    刹那间,卷轴上那一个个以遗墨笔书写的狂草,竟如同活了过来一般,脱离纸面,化作无数条金色的光带,盘旋而起,环绕着整个中庭广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金光流转,映照在每一张年轻而震撼的脸上。

    李砚的声音在文气加持下,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与感染力:“今天,我不考你们,我只问一句——有没有哪一首诗,曾在你最难、最撑不下去的时候,悄悄地,救过你?”

    全场死寂。

    三秒钟后,人群的角落里,一个戴着厚厚眼镜的男生,颤抖着举起了手。

    “我……我爸去年在工地摔伤,家里天都快塌了。那天晚上,我在医院走廊里,背了一整夜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话音刚落,一抹淡淡的蓝色光晕,悄然从他头顶浮现,如同一盏微弱却坚定的灯。

    这仿佛是一个信号。

    文艺社的一个女孩捂着嘴,哽咽道:“我奶奶……我奶奶走之前,已经说不出话了,她最后只是看着我,用手指在我手心写下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她的声音未落,袖口处,竟真的飘出了一丝若有若无的银线,那是由至诚的情感催生出的诗气。

    越来越多的人开口了。

    “我中考失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墙上贴的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我失恋的时候,一个人在操场跑了一圈又一圈,嘴里念叨的都是‘人生若只如初见’……”

    “我……我就记得一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妈教我的!”

    或完整,或断续,或激昂,或悲伤。

    每一句真诚的吟诵,都像是一条发光的丝线,从人群中升起。

    这些光丝在空中交织、汇聚,渐渐形成一张覆盖了整个中庭的璀璨光网,最终,齐齐涌向天空那道由《将进酒》化成的金色光柱!

    遥远的城南古庵内,阿灯盘膝而坐,面前的青铜诗灯灯焰暴涨,映得他脸色明暗不定。

    他手掌轻抚灯身,感受着那股从远方奔涌而来的磅礴文气。

    门外,一直沉默不语的老樵夫,此刻正仰望着苍穹,浑浊的眼中精光一闪:“东南方,有龙吟。”

    只见江城的城市上空,无数细微的光点,正从千万扇楼宇的窗口中飞逸而出,如同夏夜的萤火,汇成一条条光的溪流,朝着江城一中的方向浩荡奔赴。

    阿灯嘴角微微扬起:“他们,开始相信了——诗,真的能活。”

    几乎是同一时间,李砚的脑海中,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

    “‘万人同诵’事件进度突破15%,功德值+120。”

    “解锁新技能:‘诗影具现’(可消耗功德值,短暂召唤与诗词意境相符的诗人虚影助阵)。”

    李砚仰头,望着那冲天而起,几乎要将天幕捅出一个窟窿的文气光柱,喃喃自语:“这才……刚刚开始。”

    而在他视线的死角,教学楼顶层的校长办公室里,校长王志国正双手背在身后,面无表情地看着窗外那场声势浩大的“诗词复兴”。

    他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惊慌失措地跑下楼,只是冷冷地看着,眼神深邃得像一口古井。

    他缓缓拿起办公桌上的一个红色保温杯,拧开,轻轻吹了吹里面的热气,目光却没有离开下方那道耀眼的光柱,以及光柱下那个挺立如松的身影。

    “年轻人,总喜欢把动静搞得很大。”他呷了一口茶,声音平静无波,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但他们忘了,舞台再大,锣鼓再响,最终谁能开口说话,还是由握着麦克风的人说了算。”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从28分到诗魂附体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