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板在月光下泛着冷铁般的灰白,三角符号的刻痕边缘反射出一道细如发丝的光。陈浩最后回望的那一眼,并未停留太久——他的手指已经扣住通风井内壁的铆钉,身体缓缓下沉,像一块被黑暗吸走的石头。
通道底部,林雪的手掌准时伸出,稳稳接住他的脚踝。两人没有说话,只用一次轻压传递了“安全”的信号。其余队员依次滑落,无人机收拢四肢,贴附于背包表面,进入低功耗休眠模式。整支小队沿着原路折返时,脚步比来时更快,却更加谨慎。每一步都踩在前一人留下的足印里,避免扰动地面浮尘引发红外误判。
当复合板重新闭合,泵站内部恢复死寂,地下隧道尽头的应急灯才亮起微弱的绿光。消毒雾从四角喷口涌出,带着淡淡的臭氧味弥漫开来。林雪站在第一道隔离门前,逐一对队员进行扫描检测。她的目光在陈浩肩部停留了一瞬——那枚被动式监测标签仍紧贴布料,读数平稳。
“无追踪信号。”她低声宣布,“体温正常,心率区间稳定。”
陈浩摘下头盔,额角渗出一层薄汗,在冷光下泛着湿意。他没立刻说话,而是将存储模块从终端卸下,交到早已等候在此的技术员手中。数据传输线插入主控接口的瞬间,屏幕跳动了一下,开始接收长达四十七分钟的侦察记录。
指挥室门开时,秦烈正站在空间界面前。指尖悬停在“科技芯片融合系统”的激活图标上方,尚未落下。他转过身,目光扫过归队的每一个人,最终落在陈浩脸上。
“你迟了两分十三秒。”
声音很平,没有责问,只有确认。
“途中信号中断一次,我调整了中继频率。”陈浩喘了口气,“但关键帧有三段丢失,频谱图不完整。”
秦烈点头,像是早有预料。他抬起手,空间界面展开成半透明的弧形面板,输入B-7-04枪体内残留粉末的特征频率,再叠加XZ-9Δ协议框架。系统光流开始运转,数据链如星河倒灌,在虚拟空间中重组断裂的信息片段。
几秒后,补全算法自动生成。残缺的波形被填补,跳频规律逐渐清晰。然而就在最后一帧修复完成的刹那,屏幕上闪过一段异常编码——它不属于任何已知军事或民用标准,波峰呈锯齿状递进,仿佛某种意识在尝试模仿语言节奏。
系统自动标注:【未知信号源·疑似具备神经耦合倾向】。
秦烈眼神微凝,迅速截取该片段,设为高危样本存入独立加密区。他没有多言,只是调出热力图与辐射脉冲数据,投射至中央三维模型。塌陷废墟下方的空间轮廓浮现出来,每隔六分钟便有一次微弱的能量跃升,持续约三秒。
“这不是普通的能源波动。”他说,“它是周期性唤醒。”
李薇此时正坐在医疗站终端前,回放陈浩的生命体征数据。她放大了其中一段曲线——在靠近观测哨顶部天线阵列的那一刻,监测标签捕捉到一次短暂的脑电共振:4.7Hz,θ波区间,持续2.8秒。
她调出对比图谱。这是深度催眠、意识剥离或濒死体验时常出现的频率。而更令她不安的是,同一时段,其他两名队员的数据完全正常。
“只有他受到了影响?”她喃喃道。
她立即调取空间培育的神经元培养皿实验结果。那些由秦烈空间孕育出的活体细胞群,在接触模拟信号后,呈现出明显的定向放电趋势——并非随机激发,而是以特定序列形成网络同步。
“它们在响应。”李薇看着显微影像中的荧光闪烁,“就像……听到了召唤。”
实验结束时,秦烈亲自检查培养皿。玻璃容器边缘出现了一道极细微的裂痕,像是内部压力长期积累所致。他用镊子轻轻拨动,发现裂缝内壁竟附着一层近乎透明的膜状物,遇空气后迅速收缩。
他立即将样本封存,标记为S级隔离项。
周敏在信息分析台前整理文字报告。她翻看陈浩传回的照片,目光定格在那个三角符号上。旁边那行蚀刻小字——“S-0 隔离级 样本储藏区”——让她心头一震。
“这个标识,不该存在。”她低声说,“‘隔离级’是十年前军方最高生物管控等级,仅用于X级病原体实验场所。而S-0……我没查到任何公开档案。”
她抬头看向秦烈:“要不要把这部分信息公开?也许其他幸存者组织里有人知道它的来历。”
张峰立刻反对:“一旦发布,我们的侦察路径、技术手段都会暴露。王霸的情报网遍布外围区域,他们迟早会顺藤摸上来。”
“可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周敏坚持,“别人也可能走进同样的陷阱。那台发射器不是用来防御的,它是主动输出的工具——谁也不知道它已经在运行多久。”
会议室陷入沉默。
秦烈站在窗前,望着基地外荒芜的地平线。良久,他开口:“不对外传播。”
周敏神色微黯。
但他接着说:“但你可以写一份加密日志,使用双钥认证机制,仅限核心成员查阅。标题注明‘精神干扰风险预警’。”
他转身走向主控台,将三角符号的图像拖入系统数据库。光标悬停在命名栏时,他输入四个字:【高危关联标识】。
回车键按下的一瞬,界面突然闪烁。
一行未定义字符从底层代码中浮出,短暂显现后自动消失:
S-0……协议唤醒中……
没有人看到这串字符,除了系统本身。
秦烈皱眉,刷新页面,试图追溯异常来源,但日志记录显示“无外部入侵”。他调出权限追踪模块,发现该文件已被自动归档至最高密级档案库,访问需双重生物识别。
“系统自主行为?”他低声自语。
这时,李薇快步走入指挥室,手中拿着一份刚打印出的生理分析简报。
“陈浩的情况不对。”她将图表放在桌上,“他在信号源附近出现了短暂的意识同步现象,虽然很快恢复正常,但这意味着他的神经系统曾被外部频率短暂接管。”
“接管?”秦烈目光一沉。
“就像收音机调到了某个频道。”李薇声音压低,“问题在于……他是怎么被选中的?为什么只有他?”
陈浩本人正坐在休息区喝水。他的手很稳,呼吸均匀,看起来没有任何异样。但他放下杯子时,指尖无意间划过桌面,在金属表面留下了一道浅浅的划痕——力度远超平常。
他自己并未察觉。
秦烈走过去,递给他一杯新的水。“感觉怎么样?”
“还好。”陈浩接过,笑了笑,“就是有点累,像跑了十公里。”
秦烈盯着他的眼睛,缓慢问道:“你还记得在通风井外,看到的那个符号吗?”
陈浩点头:“记得。三角形,下面有字。”
“你能画出来吗?”
陈浩拿起笔,在纸上勾勒。线条流畅,比例精准,甚至连刻痕的深浅都还原得几乎一致。
秦烈看着那幅图,心中警铃微响——这种记忆精度,超出了常人对视觉信息的保留能力。
更可怕的是,陈浩画完后,停顿了几秒,忽然抬头问:
“你觉得……它是不是也在看着我们?”
话音未落,主控台警报轻响。
神经元培养皿的监控数据显示,那层膜状物正在缓慢扩张,覆盖整个内壁。显微镜头捕捉到其表面开始形成类似突触的结构,每一次脉冲都伴随着微弱的电信号释放。
而在遥远的地下实验室旧址,观测哨顶部的天线阵列悄然转动了半度角,指向基地方位。
冷却系统的震动频率,悄然提升0.3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