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青海湖
书名:烟霞寄 作者:赛里木 本章字数:3043字 发布时间:2025-09-29


诗曰:

混沌天地一日开,万树千花覆坤灵。一夜无声春作雨,烟色遥看近却迷。姣颜丽景常相忆,徒使轻狂梦未息。璇霄乘暖骑鶴去,天高方知寒风疾。月隐云遮不称意,逐波纵浪任迁徙。杳杳银河与琪女,相逢何处是归期?


在古时候的凉州地界,有一个方圆数百里,水面常年呈天青色的大湖泊,被当地人称为青海湖。青海湖气候风清气爽,水面清澈,是女仙王母娘娘宴设蟠桃盛会的三大专属瑶池之一,由天廷派遣一名神蛟在此驻守。

直到有一天,神蛟任职期满,被天庭调往他处。这时,东海龙王的幼子敖戍,因在天庭的祭天仪式上失礼僭越,获罪被罚,被天庭贬到青海湖。天庭意在让其面对青海湖清澈的湖水,反思自己的过错。

但是,敖戍在内心里,却始终不认为自己有罪。敖戍在东海龙宫享福惯了,很嫌弃青海湖苦寂的生活,他甚至侥幸地认为,青海湖天高皇帝远,天庭难以监管到他。因而,贬到青海湖没多久,他就常寻找机会,偷偷地潜回远在万里之外的东海龙宫。

由于敖戍不积极行使自己调剂风雨的职责,致使青海湖周边地界连续三年干旱,不要说百姓的生计难以维持,就连青海湖沿岸的生态环境,也逐渐恶化,已经影响到了青海湖作为专属瑶池的地位。最终,值日星官上报天庭,玉帝和王母也被惊动了。

于是,玉帝派遣水德星君,前往青海湖,对敖戍所犯之罪进行调查。

玉帝在圣旨里向水德星君交代:敖戍虽然溺职有罪,但念其年少无知,若其幡然悔悟,可允其戴罪立功,若其执迷不悟,则予以收监训责。

水德星君奉了旨意,当晚来到青海湖地界的水神庙中休息,准备等明天一早,就要传唤敖戍,查案定罪。

水神庙内的主座位置上,是一尊水德星君的泥身塑像,水德星君对着塑像仔细打量了一番,发觉跟他本人一点都不像,看来他平时做事,还是谦逊了一点,人间的百姓大都没见过他的本尊。

这时夜色已深,水德星君将自己的身形隐在了神像之内,准备休息。

正在昏昏欲睡之时,忽听见庙门“吱呀”一声,从外边被人慢慢地推开,片刻之后,从门外悄无声息地,闪进来一个人影。

这人影先躲在门后的黑暗中,观察了一番屋内动静,确定庙内没有别人时,便将庙门从里面轻轻地关上。

庙内的光线虽然很暗,水德星君还是看得很清楚:这个潜进庙门的不速之客,是一个大约二十岁上下的少年,这少年身着锦服,腰悬长剑,看他脸庞倒也俊秀,只是衣衫上沾染了一些泥土。

少年逐渐适应了庙内的昏暗,对着泥塑像慢慢地跪下来,然后双手合十,对着水德星君的神像拜了三拜。

水德星君见这少年的眉心发亮,隐现星光,他心中不由暗暗称奇。水德星君作了初步判断:这少年不像歹人,倒像是一个读过书的谦谦君子。

少年嘴里低声念叨了几句:“水德大仙,仁慈之主,赐我坐骑,助我脱难。”

水德星君对少年作了进一步判断:这个锦衣少年应该是一个被人追捕,不得已而亡命天涯的落魄公子。

少年拜完后,寻到神像背后的底座下边,找了一个隐蔽的地方,躺下休息了。

水德星君也不去管他,自己先闭上眼睛,沉沉睡去。

不知过了多少时候,庙门突然被人从外边推开了,一道光线射了进来,原来,天已经大亮了。

从门外陆续走进来一些烧香许愿的当地百姓,刚开始只有三五个人,后来越聚越多。水德星君仔细聆听百姓们口中祈祷的话语,原来他们的目的几乎相同,都是希望水神显灵,能给干旱已久的当地带来降水。

眼看着庙内庙外人潮涌动,已经阻碍了门口的进出,一些家住在附近村子,专门来祭拜水神的百姓不高兴了,他们纷纷站了出来,指责那些从青海湖岸边赶来,拥挤在庙内的老百姓:“你们自己家门口有现成的龙君庙不拜,为什么跑这么远来跟我们挤?”“你们可要知道,龙君才是主管降雨,水大仙只负责主管河流与湖泊的!”

一听这话,家住龙君庙附近的老百姓们不乐意了,他们一边同当地人吵闹,一边诉苦:“你们给评评理,都已经三年不下雨了,我们也整整拜了三年龙君庙,可是,有用吗?”

“那个龙君庙里供奉的龙君,看起来威风,其实就是聋子的耳朵——摆设!”

“……”,众人一时间争吵声一片。

“既然龙君庙里的龙君没啥用,那为啥不毁了它,还供它干吗?”这时,一个胆大的村民站出来说。

“可不能毁,万一龙爷显灵,是要降罪的!”有几个胆小的回答。

“求它没用,毁它又要降罪,这龙君可真不讲理!”胆大的村民又说一句。

这句看似前后矛盾的话,倒一下引起众人的讨论兴趣,有人说:“对呀,也不知那庙里到底有没有龙君?如果真有,为啥看着我们背井离乡,渴死饿死,就无动于衷呢?”又有人说:“如果龙君知道我们受灾,还见死不救,那他也太没心肝了!”

众人一边议论纷纷,一边把怒气,都不自觉地引到了龙君身上。

那个胆大的村民出主意说:“与其都坐在家里白白等死,还不如大家合起伙来,一起砸了龙君庙,就是死,也不能便宜了它!”

“对,是该砸了它!”“对,早就该砸了它!”众人齐声附和。

这时,人群中有一个白发老者站出来说:“这龙庙是该被砸,但是,拆龙庙是一件破天荒的大事,必须得有人带头才行。而且,带头人还必须符合三个条件,否则,就是草率为之,于礼不合。”

众人齐声问:“哪三个条件?”

老者回答:“一,必须仪表端庄,有贵人之相。二,须符合读书人的士人身份。三,还须在官府做过事,有领头行事的能耐。”

“对,对,说的在理!”众人又齐声附和。

可是,该由谁带这个头呢?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几个头戴儒巾的读书人,心里发虚,都下意识地往人群后面缩。也有一两个胆子大的,跃跃欲试,可又自觉条件不够,踌躇再三,只好作罢。

一个身穿绸布衣衫的中年富者鼓动说:“谁若带头,我送他一头关中毛驴!”

但众人面面相觑,依旧没人敢站出来,反而有两个年纪大的在人群中小声议论:“神灵岂是敢触碰的?”“……要遭报应的,动不得啊!”

这么一说,一些人又开始动摇,人群中争论又起。

突然,从神像后边传出一个清亮的声音:“你们这样犹犹豫豫,畏首畏尾,哪怕争论到天黑,也不能成事!”

接着又说:“这事明摆着,就是龙君不行仁义,罔顾百姓的死活,龙君逆天而行,违背了天道。”

众人的目光,立刻都瞄向了声音发出的地方。

神像后面又说出话来:“不行天道,必遭天谴,拆龙庙是一件顺应天道的正义之事,是代天罚罪,上天不仅不会怪罪,还会支持!”

说罢,从神像后边走出来一个神色从容,身穿白色锦衣却沾有灰尘的少年郎。

“说得太对了!我们这是在维护天道,有什么好怕的!”众人的胆气在这一刻,又重新被激发出来。

众人见这少年公子身穿锦衣,腰悬长剑,生的天庭饱满,仪表不俗,言行中又见器宇轩昂,一语见地。又见他从神像后走出,众人都疑心他来历不凡。

少年对众人说:“若无人愿意带这个头,那么,本公子倒可以一试。”

大家都很高兴,马上从心里认可了他,都开始鼓掌叫起好来。

水德星君怔住了,他没有想到,这个少年昨晚还失魂落魄的,今天摇身一变,竟要替人出头了,也不知他哪来这么大勇气。

因时间紧促,大家怕少年又改主意,来不及细打听他的来历,便一哄而上,要拥他前往龙君庙。

少年赶紧制止:“且慢,我远游到此,错过旅店,已经大半天没吃饭了,肚子饿的慌,你们得给我端来好酒好饭,等我吃饱喝足了,有力气了,就领你们去。”

众人觉得他这两个要求合情合理,马上答应。很快,就有人从饭店买来一盘熟羊肉和一壶桂花浆酒,拿给少年食用。

少年一边大快朵颐地享用酒饭,一边招呼:“我的关中毛驴在哪里?”

先前做出承诺的那个中年富者,果然牵来一头身体健壮,前胸宽广,头颈高扬的亮黑色毛驴。

待少年吃饱喝足之后,很多附近村民也带来了拆庙的工具。众人把少年扶上驴背,簇拥着他乱哄哄地,向着龙君庙方向开拔。水德星君下意识地认为,这也许是一个查证敖戍的好机会,不可放过。于是,他也跟在了众人身后。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烟霞寄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