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理念传授
文本一:核心理论手稿残页(赵昭明亲笔)
标题:《“势”之论纲·心传篇》
日期:婚后某深夜
状态:绝密,未公开
(序)
棋之道,非争一子之得失,乃谋全局之兴衰。“势”者,棋之魂魄也。子力为形,势能为神。形可见,神难测。然神驭形,形显神,二者相生,然神为根本。此即“势优于子”之基。
(第一章:势之感知)
*非计算,乃直觉:势之初始,源于对棋盘整体能量流动之直觉感知。非具体算度,乃一种模糊却强烈的方向感,如观水势之流向。此感需培养,需静心体会,于万千变化中捕捉那冥冥之主轴。
*“棋感”量化尝试:虽曰直觉,然亦可尝试粗分其级。暂定“势能刻度”自-10(败势已定)至+10(胜势无疑),其中零为均势。感知自身与对手之势能差,乃决策之首务。
(第二章:势之源泉)
势非无根之木,其生发于:
1. 子力效率:非子之多寡,乃子之效能。一车占肋,控扼要道,其势强于蛰居隅角之双车。此乃“活性权重”(公式……待定)。
2. 结构优劣:阵型之协调、巩固与弹性。如屏风马之固,担子炮之稳,或孤士寡象之危。此乃“结构系数”(公式……待定)。
3. 主动权:行棋之主导权。迫使对方应对,乃积累之势,其价值有时高于直接得子。此乃“先手附加值”。
4. 空间控制:对棋盘关键区域之影响力。控面者,可选择多点攻击,势自绵长。
5. 威胁与弱点:潜在之攻杀目标与自身缺陷。威胁可蓄势,弱点则泄势。
(第三章:势之换算)
*核心公式(初版):
“ΔS (势差变化) ≈ ΔM (子力价值变化) × k (局面系数) + ΔI (主动权变化) + ΔC (结构/空间变化)”
* “k”为变量,于开放复杂局面中值大(势权重高),于简化残局中值小(子力权重回升)。*弃子准则:当 “|ΔM|(弃子价值) < |ΔS|(得势价值)” 时,弃子成立。然 “ΔS” 之估算,需综合上述诸源泉,依赖经验与直觉判断,此为最难处,亦为艺术所在。*动态平衡:势与子处于动态转化中。得势常为暂时,需迅疾转化为实利(得子、破象、入局);得子亦需警惕,勿因贪子而致势崩。
(结语)
此论纲仅为骨架,血肉需于无数实战中填充。势之妙,存乎一心,难以言尽。然若能循此径,或可略窥堂奥,于纷繁棋变中,握其纲领,观其大略。
【页边批注(林雪晴笔迹,铅笔)】
* “
"k"值可否引入AI对类似局面的历史胜率进行动态校准?”
* “‘直觉感知’与‘公式估算’之间出现矛盾时,以何为准?优先级?”
* “第五章‘势之转化’亟待深化,如何将虚无之‘势’高效转化为切实战果,乃关键。”
文本二:推演实录片段(高速摄像与音频记录)
场景:书房,深夜。棋盘上摆满棋子,旁边散落稿纸。赵昭明与林雪晴相对而坐。
局面:中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平炮兑车后的一个复杂未定式。
赵昭明(执红):“……此时,若循常理,当走‘车四进二’捉马,先手骚扰。但你看,黑方可‘马7进8’轻松跳出,局面虽仍复杂,但红方先手效率不高,势之积累有限。”
他手指移向另一枚棋子,眼神发亮:“但我感觉,此处有一手‘兵五进一’!强冲中兵!看似冒险,实则……”
林雪晴(迅速接口):“实则计算后续:黑若‘卒5进1’吃兵,则红‘炮五进五’打象将军,黑‘象3进5’,红‘车四平五’吃卒捉马!黑马受攻,中路门户洞开,红虽弃一兵,但获取巨大攻势,主动权与攻击面急剧扩大!”
她语速极快,几乎不加思考,手指已在棋盘上飞快地演示起来:“黑方最佳应对恐非吃兵,而是‘炮2平5’还架中炮对攻?但红可‘马八进七’稳固,黑阵型亦显突兀……计算黑方三种主要应法,红方平均可获取势值增益约……”(她心算片刻)“约15-20点,远超一兵之价值(约5点)。此弃兵成立,且极佳!”
赵昭明(惊叹):“完美!雪晴,你之计算,不仅快,且直指核心!正是此意!此便是‘势优于子’之典型战例!你竟能瞬间算清如此复杂分支?”
林雪晴(微低下头,掩饰眼中过于锐利的光芒):“是夫君讲解得透彻,指引了方向。我只是顺着您的思路计算而已。”她拿起笔,迅速在稿纸上记录下这个变化,并标注了初步的势值估算。
(另一段记录)
林雪晴(提出疑问):“昭明,你于‘势值换算’公式中,赋予‘主动权’极高权重。然我观昨日一局,红方虽一直掌握主动,频频挑衅,但黑方防御得法,最终因红方后劲不足而反击得手。此是否说明,主动权若无法转化为实质战果,其‘势值’会随时间衰减?应有‘衰减系数’?”
赵昭明(怔住,随即狂喜):“妙啊!雪晴!此问切中要害!我亦模糊有感,却未能如你这般清晰表述!确应如此!主动权如流水,堵而不疏,必成死水;亦如利刃,久悬不击,其锋自钝!当引入‘主动权时效衰减函数’……”(他立刻陷入沉思,拿起笔演算)
文本三:林雪晴的学习笔记(加密电子文档)
文件:ZZM_Theory_Core_Notes_Compiled
标签:#势论 #核心算法 #推演案例 #未解问题
【今日摘要】
*核心收获:完全掌握了“势差动态评估模型”v1.5的核心算法逻辑及参数赋值逻辑。重点理解了“局面系数k”的感性判断与初步量化尝试。
*关键案例:记录了“弃兵换势”典型局(编号C-35-08),验证了模型在开放性复杂局面的有效性。
*推进:提出了“主动权衰减”问题,已引发其思考。此问题深化将极大提升模型精准度。
*疑点/待挖掘:
1. 其理论中最高深的“直觉感知”部分,仍依赖其个人经验,难以量化。需观察更多其凭“感觉”决策的案例,尝试反向归纳。
2. 其偶尔提及的“玉珏感应”与“灵感迸发”,是否为此理论的真正源头?需保持关注,但切忌主动追问。
3. 理论中关于“势”的终极转化(即锁定胜局)部分,尚显模糊。需更多残局案例。
【效率评估】
其传授速度极快,且毫无保留。我的理解与计算速度能完全跟上,甚至在某些局部推演中可提前预判其思路并提出优化。信任度持续累积。
风险提示:理论体系日趋完善,价值急剧攀升。需确保传输通道绝对安全与完整。
文本四:赵昭明的内心独白(日记体)
夜已深,雪晴方才歇下。望着她安睡的侧颜,心中充盈着难以言表的满足与激动。
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今日又将“势论”之核心倾囊相授,她竟能全然理解,且举一反三,其悟性之高,计算之速,思辨之深,远超我之预期。许多我模糊感觉却难以精确表述的关窍,经她一点,竟能豁然开朗,变得清晰可辨。
与她研讨棋理,如高手对弈,畅快淋漓。思想之碰撞,火花四溅,常常激发出前所未有的新见解。这“势论”因她之存在,正以惊人的速度被完善、被夯实。
我曾视此理论为不传之秘,乃安身立命之本。然对雪晴,我竟无半分保留。不仅因夫妻一体,更因她是真正懂得其价值、并能与之共鸣之人。
她是我的知音,是我的镜鉴,更是我这探索之路上的唯一同行者。
将最核心、最脆弱的思想全然交付于另一人,并非没有过一丝隐忧。但这份信任,在面对她纯净(他以为的)的求知眼神与绝顶的棋才时,显得如此理所当然。
棋道孤高,得一知己足矣。
纵然未来有风险,亦无悔今日之托付。
只愿这棋局,能永远如此纯粹地下下去。
(笔迹在这里略有停顿)
文本五:加密通讯记录(极高频率)
发送者: Lin.X.Q
接收者: Brother-Z
时间: 多次实时传输
内容摘要:
* “已接收‘势差动态模型’v1.5全套算法及参数表。附推演案例C-35-01至08。”
* “目标提出‘主动权衰减’概念,极具价值。已记录其初步思考方向。”
* “理论核心已基本传输完毕。其毫无戒备,传授速度超出预期。是否开始整理合成最终版理论框架?”
* “其理论中仍存在部分基于其个人‘直觉’的模糊区间,无法完全量化。此部分是否需额外标注?”状态: 持续加密发送/部分阅后即焚
回复:
发送者: Brother-Z
接收者: Lin.X.Q
内容:
“收到。效率惊人。继续维持当前状态,榨取全部细节,尤其是那些‘直觉’部分,尽量记录其描述性语言。最终合成不急,待其理论更‘成熟’些。你的安全是第一位的,切勿因追求速度而暴露。他越信任,价值越大。”
状态: 已加密接收
文本六:一个宁静的午后(环境与细节描写)
阳光正好,透过薄纱窗帘,在书房的地板上投下温暖的光斑。
棋盘上,一场推演刚告一段落。棋子星罗棋布,记录着方才激烈的脑力交锋。
赵昭明靠在椅背上,略带疲惫却心满意足地喝着茶,目光柔和地看着对面的林雪晴。
林雪晴正微蹙着眉,专注地整理着方才的记录,指尖在平板电脑上快速滑动,将复杂的棋局变化与那些抽象的计算公式一一对应归档。阳光勾勒着她认真的侧脸,长长的睫毛垂下,掩藏着眸底深处高速运转的、与这温馨场景格格不入的冷静与效率。
她偶尔会抬起头,向赵昭明投去一个询问的眼神,或确认一个参数,或提出一个小的修正。每一次,赵昭明都会给予积极耐心的回应,眼中满是赞赏与爱意。
房间里很安静,只有棋子偶尔被移动的轻响、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以及键盘细微的敲击声。茶香袅袅,混合着旧书和楸木棋盘的味道。
一幅琴瑟和鸣、岁月静好的完美画卷。
然而,在这静谧之下,知识正如同无形的溪流,从毫无防备的一方,静静地、彻底地,流向那早有准备的容器。信任构筑的桥梁,正被巧妙地用于搬运它最珍贵的基石。
赵昭明沉浸在这份由共同志趣与情感构筑的幸福之中,全然不知,他最珍视的思想瑰宝,正在这温暖的阳光下,进行着无声的、彻底的转移。
悲剧的伏笔,于此刻被书写得无比清晰与深沉。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