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雪莲之约
三日后,天山脚下。
徐妙妙望着眼前终年积雪的山峰,忽然想起与卫青初遇时的情景。那时她们都是影楼的杀手,在执行任务时误入雪山。卫青为救她,在雪崩中护住她整整三个时辰。
“姑娘,“身后忽然传来清脆的呼唤,“可是要寻雪莲?“
徐妙妙转身,看见个穿皮袄的少女站在雪地里。少女腰间挂着药篓,脸上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
“你是?“
“我是药王谷的采药人,名唤阿初。“少女指了指远处雪峰,“雪莲生长在悬崖峭壁,寻常人难以攀登。但若姑娘愿意,我可带你去寻。“
徐妙妙大喜过望。她跟着阿初攀上雪山,在绝壁处果然见到几株冰晶般的雪莲。阿初熟练地用绳索固定身体,伸手去够雪莲时忽然脚下一滑——
“小心!“徐妙妙猛扑过去,抓住阿初的手腕。两人悬在半空中,脚下是万丈深渊。阿初忽然抬头,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姑娘好身手,不像是寻常采药人。“
徐妙妙心中一凛。她这才注意到,阿初的虎口有常年握剑的茧子,眼神中带着江湖人特有的锐利。
“你究竟是谁?“
阿初忽然笑了。她手腕轻抖,绳索忽然向上弹起,将两人送回崖顶。“我是影楼安插在药王谷的暗桩。“她忽然跪下身,“但见姑娘为救爱人甘冒奇险,阿初愿助姑娘一臂之力。“
徐妙妙这才明白,阿初早已看出她与卫青的关系。她忽然想起卫青曾说过的话:“这世间最动人的,从来不是藏匿的爱,而是光明正大的守护。“
“起来吧。“她伸手扶起阿初,“从今日起,你便是我们的朋友。“
三日后,当徐妙妙带着雪莲与灵芝回到悦来客栈时,苏青荷已等在门口。她脸色苍白,衣襟上还沾着血迹。
“影楼总舵在城南乱葬岗。“她递过一张地图,“我查到了,当年诬陷你们的证词,就藏在影楼大殿的密室里。“
徐妙妙接过地图,指尖轻轻抚过卫青的名字。那上面密密麻麻的指控,此刻在她眼中却成了最荒诞的笑话。
“今晚动手。“她抬头看向苏青荷,“你带卫青去安全的地方,我和阿初去取证词。“
苏青荷却摇头:“我要与你们同去。卫青若醒了,也会希望我们并肩作战。“
是夜,月黑风高。三人借着夜色的掩护潜入乱葬岗。影楼总舵的旗帜在风中飘扬,像极了招魂的幡。
“跟我来。“阿初在前带路,“我知道一条密道,能直通大殿。“
密道内阴冷潮湿,墙上挂着历代影楼楼主的画像。徐妙妙忽然在一幅画像前停住——那是卫青的师父,当年正是他将卫青带入影楼。
“师父……“她轻声说,“若您在天有灵,请保佑我们此行顺利。“
话音未落,密道尽头忽然传来打斗声。三人冲出密道,正看见卫青与影楼杀手缠斗。她的伤势尚未痊愈,动作却依然凌厉如刀。
“卫青!“徐妙妙失声惊呼。
卫青回头,眼中闪过惊喜的光芒。但很快,她的目光被徐妙妙手中的木盒吸引——那里面装着的,正是能洗刷她们冤屈的证词。
“妙妙,“她忽然开口,声音清朗如昔,“我等你很久了。“
徐妙妙这才注意到,卫青的伤口已经愈合大半。老乞婆的九转还魂针,竟在三日内让她恢复了六七成功力。
“我们一起。“卫青走向她,伸手握住她的手,“无论生死,我们都在一起。“
徐妙妙忽然笑了。她将木盒高高举起,月光透过雕花木窗洒在证词上,那些陈年的指控在光影中显得格外讽刺。
“影楼的诸位,“她大声说,“今日,便是你们当年种下的恶果,该结果的时候了!“
话音未落,大殿的蜡烛忽然同时亮起。无数火把将黑暗驱散,露出站在阴影中的陵州知府——以及他身后,密密麻麻的官兵。
“徐妙妙,郝卫青,“知府冷笑一声,“你们可知私闯影楼总舵,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卫青忽然向前一步,将徐妙妙护在身后:“大人可还记得,当年是谁将我们逼入绝境?“她的目光扫过知府腰间的玉佩——那正是影楼密信中提到的信物。
“放肆!“知府大怒,“来人,将她们拿下!“
官兵们刚要动手,大殿外忽然传来整齐的脚步声。苏青荷带着一队身穿便装的官兵冲进来,为首的竟是当日码头遇险时遇到的神秘人。
“大人,“神秘人摘下斗笠,露出一张英气逼人的脸,“下官已查清当年徐郝二人的冤案。这是证词,这是人证……“他忽然转身,指向知府腰间的玉佩,“还有这块玉佩,正是影楼与大人往来的信物!“
知府脸色骤变。他忽然伸手去拔腰间的剑,却被神秘人一掌击中手腕。玉佩“当啷“落地,在青石板上摔得粉碎。
“现在,“神秘人转向徐妙妙与卫青,“你们可以还自己清白了。“
徐妙妙忽然泪流满面。她终于明白,卫青为何能在重伤后坚持至今——不是为了活命,而是为了等这一日,等她们能光明正大地站在阳光下,接受世人的道歉。
“卫青,“她轻声说,“我们赢了。“
卫青握住她的手,目光坚定如星:“不,是我们一起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