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团圆饭
书名:八零年代小甜娇:他从风雪来 作者:木南 本章字数:2382字 发布时间:2025-09-30

【第十二章 京城雪·陆家团圆饭】



1983年12月11日,京城西城,国防部家属院。


雪下了一夜,凌晨方停。一排排苏式红砖楼被刷成粉妆玉砌,梧桐枝桠交叉,像老人交握的手指,托住低垂的云。


陆宅位于最里侧,门牌“甲3”。青砖拱檐,铜绿门环,两侧挂着崭新的春联——印刷体,红底金字:军民共建,岁岁平安。


林羡下车时,心脏砰砰直跳——一半是冻的,一半是吓的。她背在身后的手,被陆晏珩轻轻握了一下,掌心干燥、稳定,像无声的承诺。


“别紧张,”他俯身,耳语,“老爷子吃人,但吃相优雅。”


林羡:“……”


更紧张了!



门开,热气扑面。


玄关处,一位银发老太太系着围裙,手执锅铲,笑得见牙不见眼:


“哎哟,我的准孙媳妇儿!”


——陆老太太,叶慧卿,七十三岁,旗人后裔,离休前是总政文工团二胡演奏家,平生三大爱好:做饭、听戏、催婚。


老太太一把拽住林羡,锅铲当指挥棒,上下一点:


“模样俊,骨架小,能生!”


林羡瞬间红成熟虾,余光里,陆晏珩单手扶额,嘴角却翘得老高。


紧跟其后,是陆家长嫂宋书仪,三十出头,戴金丝边眼镜,儒雅斯文,手里端着一盘刚包好的饺子,冲她点头:


“林羡,欢迎回家。”


一句“回家”,让林羡鼻尖发酸——2025年,她独居出租屋,春节点外卖;1983年,她第一次体会到“被等待”的温度。



客厅是典型的“干休所风”:人造革沙发、搪瓷茶盘、14寸黑白电视,墙角却摆着一台崭新的“燕舞”收录机,红绿指示灯一闪一闪,播着李谷一的《乡恋》。


陆老爷子坐在主位,换了一身藏青色中山装,胸前一排“胜利勋章”闪闪发光,像一排小太阳。


见林羡进来,老爷子笑眯眯招手:


“丫头,过来坐。”


林羡乖巧落座,双手放膝盖,背脊笔直——2025年职场礼仪,搬到1983年依旧适用。


老爷子打开茶几抽屉,取出一只牛皮纸袋,推到她面前:


“打开看看。”


纸袋倒出——


一份“恋爱调查报告”,盖国防部公章;

一张“进京户口指标申请表”,盖北京市公安局公章;

一封“入学推荐信”,盖铁道兵学院公章。


三连红章,震得林羡目瞪口呆。


“按流程,处对象满半年才能打结婚报告,但我陆家等不起。”老爷子敲敲桌面,“先把户口迁来,再入学深造,毕业就领证,一步到位。”


林羡:“……”


原来1983年也有“绿色通道”,只是叫“首长特批”。


她下意识看向陆晏珩,男人倚在沙发旁,双手环胸,笑得像只偷到鱼的猫:


“我陆家讲究效率,不输你们2025。”


林羡瞪他——原来他早知道!



厨房忙成一团。


老太太掌勺,长嫂烧火,林羡被安排“擀饺子皮”——1983年准儿媳入门必修课。


案板是实木的,擀面杖是枣木的,面团是“一烫二醒三揉”,筋道得能弹起来。


林羡却手忙脚乱——2025年,她买速冻饺子;1983年,她要亲手擀出三十个“中间厚边缘薄”的标准圆皮。


第一块面团擀成“世界地图”,薄得透光,还自带破洞。


老太太笑得直不起腰:“丫头,你这手是拿笔杆子的,不是拿面棍的。”


陆晏珩挽起袖子走过来,从背后环住她,左手按住擀面杖,右手覆在她手背,掌心贴合,温度交汇。


“别用力,借手腕的巧劲。”


他声音落在耳侧,像低低的琴弓。


擀面杖在两人掌心下旋转,面团渐渐成圆,像被驯服的月亮。


老太太看得眯起眼,悄悄对长嫂说:


“瞧见没?这就叫‘带兵带心’,我孙子有他爷爷当年味儿了。”



团圆饭开席。


八仙桌摆得满满当当:锅包肉、酸菜白肉、血肠、地三鲜、拔丝地瓜,中间一只铜火锅,汤底翻滚,红油漂着干辣椒,像一座小火山。


老爷子举杯,酒是“茅台”——特供,标签发黄,一开瓶,满屋酱香。


“第一杯,敬卫国。”


“第二杯,敬家人。”


“第三杯,敬未来。”


三杯下肚,林羡已微醺,脸颊飞霞。


老太太从怀里摸出一只红绸布包,层层打开——


是一枚翡翠镯子,油青地,凝着岁月温润。


“陆家传媳不传女,轮到你了。”


镯子被顺着手腕推上去,“咔哒”一声,像命运扣上最后一环。


林羡鼻尖发酸,起身敬茶:


“奶奶,我……不会喊口号,只会说——”


“以后陆晏珩的胃,我管;他的命,我守;他的孩子……我生!”


一屋子人哄堂大笑,笑声差点掀翻屋顶。



饭后,守岁——1983年没有春节联欢晚会,只有“家庭联欢”。


老爷子拉二胡,老太太唱《贵妃醉酒》,长嫂报幕,陆晏珩被起哄“表演节目”。


男人也不扭捏,起身,从书柜取下一只琴盒——


是一把旧小提琴,琴背有裂痕,却被修补得极为精致。


“1948年,辽沈战役,我爹在战场上捡的。”他冲林羡点头,“今天,第一次为别人拉。”


琴弦被弓毛擦响,前奏一出,林羡瞬间泪目——


《梁祝》。


1983年的冬夜,雪花在窗外无声飘落;

屋内,小提琴声如诉如泣,像把两个时空,一寸寸缝合。


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满室寂静。


林羡起身,走到他面前,伸手环住他腰,把脸埋进他肩窝:


“陆晏珩,我替2025年所有听不到现场的人,谢谢你。”


男人收琴,低头吻她发顶:


“我替1983年所有等不到爱的人,抱紧你。”



夜深,客房。


陆宅小,陆晏珩的“闺房”在二楼,不足十平米,一张单人床,一张书桌,墙上贴满奖状:优秀射手、比武第一、三等功……


林羡趴在床边,一张张看过去,像浏览他的“人生履历”。


男人端着热水进来,见她看得津津有味,耳根微红:


“小时候的黑历史,别笑。”


林羡指着其中一张“五好战士”照片——


十五岁的陆晏珩,脸还带婴儿肥,眼神却冷峻得像小老头。


“原来你从小就是‘阎王胚子’?”


男人把水杯放下,俯身,把人打横抱起,放在床上,声音低哑:


“现在,阎王长大了,只想做你的裙下臣。”


灯熄,月光透窗,照在单人床上——


床太小,不得不紧紧相拥;


1983年的冬夜,却因此变得滚烫。


林羡把脸埋在他肩窝,听见他心跳,一声又一声,像在说:


“欢迎回家。”


她轻声答:“余生,请多指教。”



子时,雪停。


月光落在书桌,照出一只小小红绒盒——


盒里,那枚子弹壳戒指,被重新打磨,内圈新刻一行小字:


【1983·月亮泡子·余生请多指教】


戒指旁,放着一本崭新的笔记本——


扉页,一行娟秀字迹:


【宠夫日记·首卷】


“1983年12月11日,京城雪,陆家团圆。”


“我得到了一个家,也交出了我的余生。”


“试用期,一辈子,可续期至宇宙毁灭。”


——第十二章·完——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