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毕业季的约定与未来的序章
四月的江大,被漫天飞舞的梧桐絮包裹着,像一场温柔的雪。图书馆门口的公告栏上,贴满了毕业生的论文答辩时间表,教学楼的走廊里,穿着学士服的学生们举着相机互相拍照,空气中既有离别的伤感,又藏着对未来的期待——沈知棠和顾行砚的大学时光,也走到了最后一个春天。
他们的毕业论文都选了和专业相关的课题,沈知棠研究的是“摄影图像的智能处理技术”,顾行砚则专注于“量子物理在新型材料中的应用”。每天清晨,他们还是会像往常一样,在食堂买好早餐,然后一起去图书馆,只是桌上的复习资料变成了厚厚的论文手稿,电脑屏幕上闪烁的不再是公式,而是密密麻麻的参考文献。
“摘要部分还要再改改,逻辑可以更清晰一点。”顾行砚看着沈知棠的论文,指尖在屏幕上轻轻划过,“你看这里,把智能处理的优势和摄影艺术结合起来,会更有说服力。”
沈知棠点点头,认真地记录下他的建议,抬头时却发现他正看着自己笑。“怎么了?”她疑惑地问。
“没什么,”顾行砚摇摇头,眼神温柔,“就是觉得,从高中时你问我物理题,到现在我们一起改论文,时间过得真快。”
沈知棠的心里也泛起一阵感慨。她看着桌角那本手工相册,里面的照片从青涩的校服到成熟的学士服,从橘子汽水的午后到人工湖的落日,每一张都藏着他们的青春。“是啊,”她轻声说,“好像昨天才刚走进江大的校门,今天就要毕业了。”
论文答辩那天,沈知棠穿着一条白色的连衣裙,脖子上戴着顾行砚送她的相机项链。站在讲台上,她紧张得手心冒汗,直到看到坐在第一排的顾行砚——他冲她比了个“加油”的手势,眼神里满是鼓励,像高中时无数次她遇到难题时那样。
答辩很顺利,当评委老师说出“通过”的那一刻,沈知棠的眼泪差点掉下来。她走下讲台,顾行砚立刻迎上来,递给她一瓶橘子汽水,和三年前高考结束时一样,瓶身上凝着细密的水珠。“恭喜你,沈同学,”他笑着说,“毕业快乐。”
“也恭喜你,顾同学,”沈知棠接过汽水,和他轻轻碰了一下,“我们都毕业了。”
毕业照拍摄那天,阳光格外好。全班同学穿着学士服,在图书馆前的草坪上合影。沈知棠站在顾行砚身边,他悄悄牵住她的手,指尖穿过她的指缝,紧紧扣在一起。摄影师喊“三二一”的时候,他们一起看向镜头,嘴角的笑容里,藏着四年的陪伴与温柔。
拍完集体照,他们又去了人工湖、香樟大道、曾经一起自习的图书馆角落,拍了很多属于他们的照片。顾行砚拿着相机,给沈知棠拍了一张她站在梧桐树下的照片,风拂起她的学士服裙摆,阳光落在她的发梢,像极了四年前他们第一次在江大相遇的那个清晨。
“以后每年的今天,我们都来江大拍一张照片吧,”沈知棠看着照片,轻声说,“就像我们每年喝橘子汽水的约定一样。”
“好啊,”顾行砚点点头,把她拥入怀中,“不仅要拍照片,还要一起回来看梧桐絮,一起去吃食堂的糖醋排骨,一起……把我们的故事,一年一年地写下去。”
毕业典礼那天,校长在台上致辞,说着“青春不散场,梦想永续航”。沈知棠坐在顾行砚身边,手里拿着毕业证书,心里却在想他们的未来——顾行砚已经拿到了本校物理研究所的保研资格,她则收到了一家知名摄影工作室的offer,他们都选择留在江城,留在这个承载了他们四年青春的城市。
典礼结束后,他们一起回到了宿舍。沈知棠收拾着行李,把那本手工相册放进随身的背包里,又把顾行砚送她的相机项链小心翼翼地收起来。顾行砚则在一旁帮她整理书籍,突然从书里掉出一张纸条——是高中时他给她讲题的草稿纸,上面还画着一个小小的橘子。
“你还留着这个啊?”顾行砚惊讶地问。
“当然,”沈知棠捡起纸条,笑着说,“这是我们故事的开始,要好好保存。”
他们拎着行李走出宿舍楼时,夕阳正好落在教学楼的屋顶,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和高中那个橘子汽水的午后一模一样。顾行砚停下脚步,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盒子,递给沈知棠。“这是给你的毕业礼物,”他轻声说,“也是我对你的承诺。”
沈知棠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枚银色的戒指,戒指上刻着两个小小的橘子图案,还有一行字:“从校服到婚纱,不止橘子汽水。”
她的眼泪瞬间掉了下来,抬头看着顾行砚,他的眼睛里满是认真:“知棠,毕业不是结束,是我们未来的开始。我想和你一起租一间小房子,一起做饭,一起看电影,一起等明年的梧桐絮飘满校园,一起把我们的故事,从青春写到白头。你愿意吗?”
沈知棠用力点头,声音哽咽:“我愿意!顾行砚,我愿意和你一起,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过成橘子汽水的味道。”
顾行砚轻轻为她戴上戒指,然后紧紧地把她拥入怀中。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两条紧紧相连的生命线,延伸向充满希望的未来。
他们的青春,在江城的阳光里落下了帷幕;但他们的故事,却在彼此的眼中,刚刚翻开最温柔的序章。那些藏在时光里的约定,那些说不尽的温柔,都会像橘子汽水的甜,永远留在他们的心底,陪着他们一起,走向属于他们的漫长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