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三星拜师,法名悟空
书名:《西游秘局:佛道争锋》 作者:风之流浪 本章字数:7575字 发布时间:2025-09-30


第四章:三星拜师,法名悟空

 

斜月三星洞的洞道比石猴想象中更幽深,像被时光浸过的墨色长卷,每一步都踏在沉静的光影里。

 

青布道童清风在前引路,手里的竹扫帚还沾着松针的绿屑,竹枝扫过青石地面,发出“沙沙”的轻响。他的脚步轻快得像踩在云絮上,月白道袍的下摆被风掀起小小的弧度,露出里面青色的里衣——那是须菩提特意为童子们裁的,取“青出于蓝”之意。石猴跟在后面,爪子紧张地攥着衣角:布衫是老猴连夜用梧桐树皮纤维纺线缝的,针脚有些歪歪扭扭,领口也稍紧,此刻却被他攥得发皱,绒毛都跟着纠成一团。

 

洞壁凹痕里的油灯燃着,菜籽油的火苗忽明忽暗,像困在石缝里的星子。灯光映得两人的影子在壁上晃荡,石猴的影子带着毛茸茸的轮廓,清风的影子则瘦长挺拔,像两条跟着走的小尾巴,时而交叠,时而分开。空气中飘着松烟与墨香——松烟是丹炉里燃着的陈年松针散的,带着山林的清冽;墨香是榆木桌上未干的竹简透的,混着陈年竹片的淡涩;再细嗅,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竹韵,是洞外竹林飘进来的气息。这味道比花果山的桃香更沉静,却让石猴的心愈发跳得急,像揣了只乱撞的山雀。

 

“师兄,祖师爷……严厉吗?”石猴忍不住开口,声音带着点少年人的怯生生,“我是只石猴,没读过书,也不懂规矩,祖师会不会嫌我粗鄙,不肯收我?”

 

清风闻言,脚步顿了顿,回头笑了笑——他额角还沾着点扫松针时蹭的灰屑,像落了颗小小的星子,眼里满是少年人的活泼:“你放心!师父最是慈悲,从来不以出身论人。前两年有只通人性的白鹤,从长白山飞来拜师,羽毛都被风雨打湿了,师父见它诚心,不仅收了,还亲自给它熬了驱寒的灵芝汤呢!”他说着,拍了拍石猴的肩,“你跨海而来,比那白鹤还不易,师父肯定喜欢你!”

 

这话像颗定心丸,让石猴攥着衣角的爪子松了松,胸口的闷堵也散了些。正说着,洞道忽然拐了个弯,眼前瞬间开阔起来——这便是斜月三星洞的主洞,比水帘洞更显雅致,却少了几分野趣,多了几分仙韵。

 

中央的铜制丹炉燃着松针,青烟顺着炉口盘旋而上,飘向洞顶的透气孔,像条淡青色的绸带,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炉身的八卦纹被烟火熏得有些发黑,却更显古朴,炉口挂着个铜铃,风一吹就发出“叮铃”的轻响,像在应和洞外的松涛。榆木桌摆在丹炉左侧,桌面裂着两道细缝,缝里嵌着点墨渍,显然是常年使用的痕迹;桌上摊开着几卷竹简,最上面的一卷写着“道可道,非常道”,墨迹还带着点湿润,竹片边缘微微卷起,像是刚有人读过,随手放在了这里。

 

最里侧的石壁前,挂着那幅仿制的《老君炼丹图》,画轴是陈年的梨木,带着淡淡的木香。画前立着个身影,正是石猴在东海上隐约“感应”到的须菩提祖师——他背对着他们,月白道袍的袍角垂在青石地上,袍料是用西昆仑的蚕丝织的,虽不华丽,却透着温润的光泽;领口绣着的暗青色太极图,在油灯下泛着若隐若现的光,阴阳鱼的眼点着金粉,像藏着两粒小小的星辰。他手里握着那柄紫竹拂尘,白马尾的穗子轻轻垂着,穗尖扫过地面,带起一点微不可察的风。

 

没等石猴开口,须菩提已慢悠悠地转过身来。石猴这才看清祖师的模样:面容清癯,肤色是玉石般的温润,没有半点皱纹,下颌留着三缕长髯,竟是淡青色的,像初春刚抽芽的柳丝,随着呼吸轻轻颤动;眼睛是深褐色的,眼尾微微上挑,像画里的仙师,瞳孔深处藏着整片星空,看向石猴时,带着点探究的意味,却又透着温和,像山涧的流水,能抚平人心的躁动;头戴的水晶星冠虽用灵气遮了光,却在油灯下泛着细碎的光,七颗星子状的晶石嵌在冠上,正好对应北斗七星的位置,衬得他整个人像从《老君炼丹图》里走出来的真仙,自带一股出尘的气韵。

 

石猴心头一震,连忙跪伏在地,脑袋重重磕在青石上,声音带着点激动的颤音,却字字清晰:“弟子石猴,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人士,因见同类受生死轮回之苦,心有不忍,特渡东海、跨大洋,来西牛贺洲求仙学道。愿拜祖师为师,求长生不死之术,他日学成,必返花果山,教同类避生死、脱苦厄!望祖师慈悲,收留弟子!”说完,又重重磕了三个头,额头都沾了点青石上的灰,却浑然不觉。

 

须菩提握着拂尘的手微微一顿,目光落在石猴额角的金痂上——那金痂黄豆大小,颜色已淡了些,却隐隐有银雾萦绕,正是当年从补天神石“紫微垣”星纹里飘出的那缕。这银雾带着灵山的气息,在他眼里无所遁形。须菩提心里清楚,眼前这只石猴,便是雷音寺水镜里那枚“关键子”,是“取经”大局里,注定要搅动三界风云的主角。

 

面上却不动声色,只是缓缓开口,声音清玄如松涛穿林,又似涧水击石,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你既自东胜神洲跨海而来,历风雨、忍饥寒,足见诚心。只是‘石猴’二字太过粗鄙,不配我门中弟子的身份。我且为你取个法名,你可愿意?”

 

石猴闻言,大喜过望,连忙抬起头,琥珀色的眼睛里满是光亮,像燃着两簇小火苗,连耳朵尖都跟着颤:“谢祖师!弟子无父无母,无名无姓,祖师赐名,弟子定当终身铭记!”

 

须菩提捻着淡青色的长髯,沉吟片刻,目光扫过桌上的竹简,缓缓说道:“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乃‘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你来得巧,排到你这一辈,正好是‘悟’字辈。”他抬眼看向石猴,嘴角勾起一抹淡笑,那笑容像春风拂过湖面,漾起温和的涟漪,“‘悟’者,明心见性;‘空’者,洞明世事,不滞于物。便叫你‘孙悟空’吧——愿你能悟透‘空’字真意,不被表象所困,不被执念所缚。”

 

“孙悟空!”石猴反复念了两遍,只觉得这名字像颗被清水洗过的明珠,既响亮又通透,比“美猴王”三个字更让他心头敞亮。他再次伏下身,对着须菩提重重磕了三个头,声音比刚才更坚定:“弟子孙悟空,谢祖师赐名!从今往后,弟子定当遵师命、守规矩,每日勤修苦练,绝不偷懒懈怠,若有违背,甘受祖师责罚!”

 

须菩提微微颔首,手中拂尘轻轻一挥,一股柔和的灵气便托着孙悟空站了起来——那灵气像棉花般柔软,既不费力,又让他稳稳落地,没有半点颠簸。“你初来乍到,尚不熟悉洞中方寸。”须菩提的声音依旧温和,“先跟着清风熟悉环境,每日寅时起身,洒扫庭院、劈柴挑水,做些杂役;午后跟着众弟子在桃树下读经,晚间再到主洞听我讲道。至于你心心念念的长生之术,需待你心性打磨成熟、根基扎稳,我再传与你。”

 

这话正合孙悟空的意——灰老生前常说“真仙传道,先修心后修术,心不静则术不精”,他虽急着学长生,却也懂这个道理。当下连忙躬身应道:“弟子记下了!定当好好打磨心性,绝不急于求成!”

 

旁边的清风早就按捺不住,见祖师说完,立刻拽着孙悟空的胳膊就往外走,竹扫帚都扔在了地上:“悟空师弟,我带你去住的地方!咱们洞后有片竹屋,都是用后山的湘妃竹搭的,冬暖夏凉!你就住我隔壁,以后劈柴挑水我帮你,读经有不懂的地方,你也尽管问我,我保管给你讲明白!”

 

孙悟空跟着清风往外走,路过榆木桌时,忍不住停下脚步,瞥了眼摊开的竹简——上面的篆字他认得大半,正是灰老生前常念叨的《道德经》开篇。指尖轻轻碰了碰竹片,还带着点墨汁的温度,他心里更热了,像揣了个暖炉,觉得自己离“长生术”又近了一步。

 

两人刚走出主洞,就见洞外的歪脖子桃树下,站着几个穿青布道袍的童子——他们都是须菩提用幻术凝聚的“假身”,却个个鲜活,有血有肉,连呼吸都带着山野的气息。最左边的童子叫明月,手里捧着卷《南华经》,戴着顶圆圆的青布小帽,帽檐压得略低,遮住了一点额头,像个认真的小书生,看见孙悟空,连忙把书卷抱在怀里,露出腼腆的笑;旁边的童子叫玄真,背着把桃木剑,剑穗是红色的丝线,腰间系着个绣着松鹤的香囊,走路时香囊轻轻晃动,看着英气勃勃,他性格最外向,没等孙悟空走近,就挥着剑穗喊:“你就是新来的师弟吧?我叫玄真,以后咱们一起练剑!”

 

还有两个童子,一个叫青玄,手里拿着个药锄,裤脚沾着点泥土,显然刚从后山采药回来;一个叫玉衡,抱着个算盘,正低头拨弄着珠子,似乎在算什么账。他们见孙悟空出来,都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问——“师弟,花果山的桃是不是比咱们洞前的甜?”“渡海的时候有没有遇到大鲸鱼?”“你会爬树吗?咱们桃树上的桃熟了,我带你去摘!”

 

孙悟空被围在中间,琥珀色的眼睛笑成了月牙,原本的紧张早就没了踪影。他一一回答着师兄弟们的问题,讲花果山的桃有多甜,讲东海的浪有多高,讲遇到白鹤引路的奇遇,引得众童子阵阵惊呼,歪脖子桃树下的笑声,混着松涛与桃香,飘出老远。

 

接下来的日子,孙悟空过得比在花果山更充实,像颗被雨水滋润的种子,在道韵的土壤里悄悄扎根。

 

每日寅时,天还没亮,东方刚泛起一点鱼肚白,孙悟空就跟着清风、明月起床了。三人拿着竹扫帚,去扫洞前的小路——小路铺满了松针,踩上去软软的,扫起来“沙沙”作响,像在唱一首晨曲。孙悟空学得认真,扫帚握得稳稳的,从路的这头扫到那头,连一片松针都不肯落下;清风总爱偷懒,扫到一半就去逗路边的小松鼠,最后还是孙悟空帮他扫完剩下的;明月则最仔细,连石缝里的碎针都要用手指抠出来,三人配合着,总能在辰时前把小路扫得干干净净。

 

辰时正是劈柴的时辰。玄真会提前把后山砍来的梧桐木搬到柴房,教孙悟空用巧劲——“劈柴不用蛮力,要找木头的纹理,顺着纹砍,一斧就能劈开!”玄真说着,举起斧头,对准木头的裂缝,轻轻一劈,“咔嚓”一声,木头就分成了两半。孙悟空学得快,没过三日,就能自己找纹理,一斧下去,木头应声而裂,木屑飞溅,像撒了把金粉。他力气大,没过半个时辰,就能劈完一天用的柴,还能帮青玄劈些用来烧药的细柴,青玄总夸他:“悟空师弟,你这力气,比后山的黑熊还大!”

 

午时挑水是孙悟空最爱的活儿。他挑着两只木桶,沿着青石路往山涧走——山涧的水真清啊,能看见水底的卵石和游动的小鱼,水味清甜,比花果山的涧水更润喉。他把木桶放进水里,“哗啦”一声,水就满了,挑着往回走时,桶里的水晃出涟漪,映着天上的云,像把花果山的云也带了过来。有时他会在涧边多待一会儿,摸两条小鱼,回去给师兄弟们炖汤,鲜美的鱼汤总能让众童子吃得眉开眼笑。

 

午后的读经是最让孙悟空着迷的时刻。众弟子围坐在歪脖子桃树下,须菩提坐在石碾旁的竹椅上,手里拿着竹简,声音清玄地诵读《道德经》《南华经》。阳光透过桃叶的缝隙洒下来,在竹简上映出斑驳的光点,桃香混着墨香,飘进每个人的鼻子里。孙悟空坐在最前排,听得入迷——祖师的声音像山涧的流水,缓缓淌进他心里,那些“道法自然”“万物齐一”的句子,虽有大半不懂,却让他觉得心里敞亮,像拨开了蒙在眼前的雾。

 

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就高高举起手,声音响亮:“师父,弟子有惑!”须菩提从不嫌他烦,总是放下竹简,耐心解答。比如讲到“空”字,须菩提就指着桃树上的青桃:“你看这桃,今日是青的,明日晒了太阳就熟了,后日被摘了就没了——它有形态,却无定形;有存在,却无恒在,此为‘空’。万物皆有定数,却也皆可变化,悟透了‘变’,才能懂‘空’。”孙悟空听得连连点头,爪子在地上画着“空”字,觉得比灰老讲的花果山趣事更有味道。

 

晚间的讲道更妙,像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门。须菩提会在主洞点燃十二盏油灯,照亮壁上的星象图,给弟子们讲“阴阳八卦”“五行生克”——他拿出青铜罗盘,指针在盘上转动,对应着壁上的星辰,“这是北斗七星,此为天枢,此为天璇,掌管人间祸福;这是紫微垣,乃天帝所居,对应着世间的帝王星……”孙悟空听得眼睛都直了,忍不住问:“师父,紫微垣的星纹,是不是和我出生的补天神石上的一样?”须菩提笑了笑,点头道:“万物同源,星象与石纹,本就是一体两面。”

 

讲到“变化之术”时,孙悟空更是激动得攥紧了爪子。须菩提说“万物皆可化,心之所向,形之所变”,还演示了一变——他抬手对着桌上的茶杯一点,茶杯瞬间变成了一只白鹤,扑棱棱地飞起来,绕着丹炉转了一圈,又变回了茶杯。孙悟空看得眼睛都直了,心里想着“要是能变成长白山的仙鹤,就能飞回花果山看看毛球、赤力他们”,忍不住喊出声:“师父,我也想学变仙鹤!”引得众弟子哈哈大笑,须菩提也笑了,揉了揉他的头:“悟空,莫急,待你修到火候,别说仙鹤,就是蛟龙猛虎,也能变来!”

 

日子一天天过,像洞前的流水,悄无声息却从未停歇。孙悟空额角的金痂渐渐淡了,变成了淡淡的印记,不仔细看几乎看不见;身上的灰褐色绒毛也更顺滑,泛着健康的光泽,原本带着的山野气,慢慢染上了道韵,连走路的姿势都沉稳了些,不再像以前那样蹦蹦跳跳。

 

他劈柴的力气更大了,一斧下去能劈裂碗口粗的木头;挑水的脚步更稳了,挑着满满两桶水,走在青石路上也不晃;读经时能背下大半《道德经》,还能和明月讨论“上善若水”的意思;讲道时能跟上须菩提的思路,甚至能答出祖师提出的“五行相生”的问题。清风总凑在他耳边说:“悟空师弟,我昨天路过师父的石室,听见师父跟明月夸你呢,说你‘悟性极高,是块学道的好料子’!”

 

孙悟空听了,心里既欢喜又期待——欢喜自己的进步被师父认可,期待着早日学到长生之术。他却不知道,这一切都是须菩提布下的“局”:扫松针是磨他的浮躁心性,让他从山野猴儿变得沉稳;劈柴挑水是练他的筋骨与耐力,为日后学术打下根基;读经讲道是塑他的道心,引他入“道”的门径——只有把他打磨成“可塑之材”,才能传他那套“七十二变”“筋斗云”的神通,让他拥有搅动三界的力量,成为“取经”局里,不可或缺的关键一子。

 

这日晚间讲道结束,十二盏油灯的火苗已弱了些,壁上的星象图在昏暗中更显神秘。众弟子收拾好竹简,三三两两地往外走——玄真拽着青玄去看他新练的剑招,明月抱着《南华经》准备回去批注,玉衡还在拨弄算盘,算着明日的柴米用量。孙悟空刚拿起自己的竹扫帚,准备去打扫桃树下的落叶,就听见须菩提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悟空,你随我来。”

孙悟空心里“咯噔”一下,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撞,既紧张又期待。他连忙放下扫帚,转过身对着须菩提躬身行礼:“弟子在!”

须菩提微微颔首,转身朝着主洞最深处走去,月白道袍的袍角扫过青石地面,留下一道淡淡的影子。孙悟空连忙跟上,脚步放得又轻又稳,心里的鼓“咚咚”地敲——他隐约觉得,期待已久的时刻,或许要来了。

主洞最深处的石室,平时极少有人来,门口挂着幅墨竹图,是须菩提亲手画的,竹枝苍劲,竹叶带着点水墨的晕染。须菩提抬手拂过画轴,墨竹图轻轻向两侧分开,露出里面的石室——石室不大,却布置得极为雅致,中央摆着一张白玉床,玉质温润,泛着淡淡的光泽,床脚刻着缠枝莲纹,是西昆仑的玉匠雕琢的;四面墙壁上,刻满了密密麻麻的星象图,最中央的正是“紫微垣”星纹,与花果山补天神石上的图案一模一样,只是更繁复、更精细,星点之间用银线连接,在油灯下泛着细光,像把整片星空都刻在了壁上。

须菩提走到白玉床边坐下,袍角垂落在玉床上,没有半点褶皱。他抬手示意孙悟空也坐下,声音比往常更沉,带着点郑重:“你入我门下已有半载,每日洒扫劈柴、读经听道,心性比初来时沉稳了许多,道基也扎得还算牢固。”

孙悟空坐在玉床边缘,只敢沾一点边,耳朵竖得老高,眼睛紧紧盯着须菩提,生怕漏了一个字。他能感觉到石室里的灵气比外面更浓郁,像温水似的裹着他,额角的金痂似乎也轻轻发烫,像是在呼应壁上的星象图。

“你所求的,是长生之术。”须菩提捻着淡青色的长髯,目光落在他脸上,带着点探究,又带着点了然,“此术非寻常道法,需先修‘内炁’,再练‘外功’,最后悟‘真意’,三者缺一不可。今日,我便传你长生之术的根基——‘大品天仙诀’。此诀乃我门中至宝,能聚先天之气,补后天之不足,练到深处,可脱胎换骨,与天地同寿。”

“弟子谢师父传法!”孙悟空“腾”地站起来,对着须菩提重重磕了三个头,额头碰到玉床的边缘,发出轻轻的响声,他却浑然不觉,心里的激动像要溢出来——灰老的话、渡海的苦、半年的等待,终于有了回响。

须菩提抬手按住他的肩,一股柔和的力量让他重新坐下:“莫急,此诀玄奥,需用心记,不可有半分差错。”他顿了顿,闭上眼睛,嘴唇开始轻轻开合,玄奥的口诀便从他口中吐出——

“概因万物之灵,皆有元神;元神不散,则性命不亡。此诀分三层,初层曰‘聚炁’,引天地灵气入丹田,化为元炁;中层曰‘炼炁’,以元炁养元神,使元神凝实;高层曰‘化炁’,元炁与元神合一,神游太虚,与道同存……”

口诀的每个字都像一颗珍珠,裹着淡淡的灵气,落进孙悟空的耳朵里,钻进他的心里。他不敢分心,连忙闭上眼睛,集中全部精神去记——师父的声音像山巅的清泉,顺着他的经脉流淌,每个字都刻在他的元神里,连标点都不曾遗漏。他能感觉到丹田处微微发热,像有颗小火苗被点燃,那是天地灵气在口诀的引导下,开始缓缓汇聚。

须菩提念得不快,每念完一段,就停下来问:“记下了?”孙悟空连忙点头,睁开眼睛,复述一遍刚才的口诀,字字清晰,没有半点错漏。须菩提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继续往下念。

石室里的油灯燃着,火苗轻轻跳动,映着师徒二人的身影——须菩提端坐玉床,面色沉静,拂尘垂在膝上,一动不动;孙悟空盘腿而坐,眉头微蹙,嘴唇轻轻动着,在默默复述口诀,身上的绒毛被灵气拂起,微微颤动。壁上的星象图也似有感应,“紫微垣”的星纹轻轻闪烁,银线的光芒与孙悟空额角的金痂相互呼应,像在编织一张无形的网,将他的命运与“道”、与“取经”之局,紧紧绑在了一起。

不知过了多久,须菩提终于念完了最后一句口诀:“……此乃‘大品天仙诀’全诀,你需每日寅时起身,在桃树下练炁,午时挑水后炼炁,晚间讲道后化炁,如此循环,三年后方能小成。”

孙悟空睁开眼睛,琥珀色的眼睛里满是光亮,像藏着两颗星辰。他再次对着须菩提磕首:“弟子记下了!定当每日勤练,绝不辜负师父的教诲!”他能清晰地感觉到丹田处的元炁在缓缓转动,像颗小小的星辰,温暖而有力——这便是长生的希望,是他渡海而来的目的,是灰老临终前的期盼。

须菩提微微颔首,站起身,拂尘轻挥,石室门口的墨竹图便重新合上:“你且回去吧,明日起,便按口诀练炁。若有不懂之处,可随时来问我。”

孙悟空应了声“是”,恋恋不舍地看了眼壁上的星象图,转身跟着师父走出石室。主洞的油灯已灭了大半,只剩下两盏还燃着,映着长长的洞道。他走在后面,看着师父的背影,心里满是感激与坚定——他不知道,这“大品天仙诀”不仅是长生的根基,更是“取经”局里,为他量身定做的“钥匙”,只有用这把钥匙,才能打开“七十二变”“筋斗云”的大门,让他成为那个能搅动三界、护送唐僧西行的“齐天大圣”。

回到洞后的竹屋,清风已经睡了,发出轻轻的鼾声。孙悟空坐在竹床上,没有丝毫睡意,他闭上眼睛,默默复述“大品天仙诀”的口诀,丹田处的元炁便跟着转动,温暖的感觉传遍全身。他想起花果山的毛球、赤力,想起灰老的白胡须,想起渡海时的风浪,嘴角忍不住勾起一抹笑——他离长生越来越近了,离回去教同类避生死的目标,也越来越近了。

窗外的月光透过竹缝洒进来,落在他的身上,像披了层银纱。歪脖子桃树上的桃熟了,发出淡淡的甜香,混着松涛声,飘进竹屋。孙悟空知道,从明日寅时开始,他的学道之路,才算真正踏上了“正途”;而“取经”之局,也随着这“大品天仙诀”的传授,悄然转动了下一个关键的齿轮。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