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香楼灯火通明,食客满堂,那些惦记着苏桂香的富家公子们,醉酒后在大堂舞台上洋相百出,或脱了外服,或丢了鞋子,或躺在木板上耍赖。
突然,空气一下宁静了。
来了一位温文尔雅的客人,夔州第一公子徐锦文,徐公长子。徐公四十才得子,夫人病逝后纳妾,生了一子一女,但对长子疼爱有加,自幼便请名师辅导,是个文武双修的俊才,考了功名,也在京城做官,三十岁生了一场大病,便辞官携妻儿回了夔州。
表面上,徐锦文性情温顺,不抛头露面,实际上是思州帮的掌舵人,江湖传闻帮主顺爷是其随从。
徐家大公子径直来到二楼七号包厢,在那里等着的,是徐江河之妻兰氏。
随从打开门,徐锦文进门,朝堂嫂行礼,随从便关了门,守在门外。
楼下早已议论纷纷。
“徐大少来这个地方,可是稀客。”
“你还不知道吧,徐评事之妻,也在楼上。”
“好吃不过饺子,好玩不过嫂子,这二人难道——”
“别瞎说,听徐府的人说,这徐评事要自立门户,犯了门规,说不定,是这兰氏向徐大少求情,才找了这么个地方。”
“徐评事这些年够猖狂了,就差一点评皇帝老儿,要不是徐公这个靠山,恐怕早没命了,如今翅膀硬了,想要单飞,没了徐公,他出门就得丧命。”
“是啊,在夔州,谁还能斗得过思州帮。”
“你们听说了吗,那杨梅山的案子,和徐评事有关,徐公专门从京城请了个高人来查案。”
“什么高人,不就是桂香的相好,一个江湖浪子罢了。”
“嫉妒了吧,这事我知道,来查案的可是名震天下的待召御捕梅八丈,江湖人称八爷,此人可神了,八丈内便能闻得线索,八日内便能抓到凶手。”
“是有点神,来夔州第三天,就把这宫庭第一画师张巧巧给弄到手了,都说鱼和熊掌不能皆得,瞧瞧人家,左边是苏桂香,右边是张巧巧,这日子过得,羡煞旁人呐。”
“你们说,真要是徐评事犯的案,徐公会不会大公无私,处置亲侄儿,我可听说,徐公之前,可是靠着其兄谋的官职。”
“有这一说,如今这徐大爷过世,留下独子徐江河,徐公不可能忘恩负义。”
“要不然,徐大少怎么会来找兰氏,肯定是谈判,你们想,徐公面子多大,徐评事要自立门户,肯定得挽留,徐评事要在夔州再弄个什么帮派,对徐家不利。”
“唉,已经有一个思州帮在胡作非为了,再弄个帮派,恐怕就要鸡犬升天,咱们老百姓的日子,是越来越难熬了。”
“快看,徐大少走了,这么快,半个时辰不到。”
“又不是偷情,时间越短,事越大,瞧着吧,徐家要乱了。”
“乱了好,还夔州一个太平。”
三楼的走廊上,梅八丈正注视着徐锦文的背影,他在京城与此人相交,虽说谈不上是好友,却也有过几次酒局,自其离京后,再也没相逢。那日到徐府,徐锦文前来相迎,说了些客气话,像换了个人。
夔州是徐家的天下,梅八丈的行踪,徐家自然了若指掌,如今箭头指向徐江河,徐府自然是要有所动作。
三日前,徐锦文已收到密报,徐江河杀人之证据,落入梅八丈之手,徐锦文十分担忧,以梅八丈之性情,定然会查个水落石出,此事关乎徐家在夔州名声,他不得不去评事堂。
表面上,思州帮由徐家掌控,暗中,派中早已分裂,徐江河拉拢李忠义及六煞,企图脱离徐锦文,将帮派势力扩大至夔州以外千里。
兄弟二人,已有几年没坐在一起喝茶。
一个少言,一个多语,一个内敛,一个奔放。
徐江河明白,老爷子不死,帮众都还会站在徐锦文这一边,但他已经立于众人之上,只需等待——可让徐江河意外的是,突然杀出个梅八丈来。
徐锦文要小十岁,对徐江河自然是尊敬,行礼后坐下,端杯再敬。
“大哥,父亲让我来问几句话。”
“叔父有什么话要问,你说吧,不必拘谨。”
“好,那我就问了。”
“问吧。”
“外籍夫妇之事,你可曾动手?”
“这种事,何劳我动手。”
“你要自立门户之事,父亲同意了,自今日起,你便可脱离家族,帮中事务与你无干。”
“好,当了这么些年的傀儡,也算是自由了。”
“提防着梅八丈,此人可不是泛泛之辈。”
“叔父请来的,自然不敢小看,不过,仅他一人,又能掀起什么风浪来。”
“好自为之吧。”
徐锦文是代父授意的,徐公话已经说明了,思州帮再与徐江河无干系,而徐江河的事与徐家也再无干系,作为一族之长,有权利将之逐出家门。这也意味着,没有了思州帮的庇护,没有了徐公这个靠山,徐江河要靠自己才能在夔州立足。前面说过,徐江河尽管拉拢了一部分思州帮的人,但徐公未死,帮众自然不会反水,让徐江河想不到的是,徐公会以杨梅山一案为由将自己提早出局。
弃一卒保徐氏清誉,保思州帮万全。
显然,徐公并未老眼昏花,也不会对思州帮内裂而冷眼相对,相反他十分冷静,利用官府追查杨梅山一案,请来江湖神捕梅八丈,不但在官府有了声望,也清除了异己,为儿子顺利继承家业而做好铺垫。
大街小巷,思州帮的店铺都关了门,帮中有令,顺爷要主理帮中大会。
顺爷是徐锦文的仆人,是徐家的忠仆,这次大会,自是徐公之意,既然要清理门户,就要彻底一些。这一招落井下石,让评事堂措手不及。
那些曾与评事堂称兄道弟的名门子弟闭门不出。
徐府内,梅八丈将一张白纸摆放在桌上,令徐公暗自钦佩。
有即是无,无即是有,不愧是天子待召的神捕,不到八日便将杨梅山一案查明。
“你的祖父与我交好,但下一辈中却无交往,反倒是我与你成了忘年之交,京城时就闻得你生有一双慧眼,一腔的正义,乃罪恶的克星,你这样的人不在公门,是国家之不幸,既然杨梅山一案已然明了,尽可如实告知剌史,若与徐门有关,我不姑息,京城早谣传思州帮受我指使,老了也得不了安宁,正好你来了,当个见证人,日后在江湖中行走,还请帮我正名。”
“徐公,这是晚辈应该做的。”
“你是个聪明人,很有分寸,日后行走江湖,少不了花销,府上还有些家产,赠你些盘缠,早日离开夔州。”
“多谢。”
拿了酬金,梅八丈带着张巧巧离开了夔州,苏桂香送至城门外,虽有不舍,却万不得已。往日两个女人之间的恩怨,被离别所化解,似乎成了无话不说的姐妹,马车前,二人深情告别。
“这次八爷能破案,多亏姐姐相助。”
“比起你来,我那算什么,一支神笔,便能画出案情前后,你是上天派来相助于他的,可这江湖路何日是个头,千山万水,不知何日才能再见。”
“姐姐放心,日后我定带信来,姐姐是他牵挂之人,定会回来的。”
“不来最好,妹妹,路上凶险,你可要小心些,他好酒贪杯,易被人设局,你要防着些。”
“嗯,近日我已研制出一种解酒香囊,已挂于他腰带上,一般的毒药奈何不得。”
“还是妹妹用心良苦,有你陪伴他左右,我也放心了。”
“……”
梅小一拉着马车缓慢而行,他不知道要去何方,但他知道家主要去找一位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