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大王子月氏青龙率五万大军,朝黑羊镇边关进发,战火一触即发。
真如苏不为布局,困住了梅八丈,张巧巧到边关求援,守军出关,西域军队则趁机而入,如此连环之计,真的得逞?
不然,张巧巧虽说有天子令牌,但想要调动边关守军,还得要兵部的文书,又或是说有虎符,就算是天子亲临,也未必调动得了军队。这也是朝廷为了控制皇亲贵族及兵部大员随意调兵的一种现象,兵部调令也并非兵部就下,这也是要请旨的,而虎符各将领只有一半,另一半由天子保管,调动任何一方兵马,都得由天子给予兵符。也就是说,天下兵马,实则是则天子掌控。
而钦差例外。
真是钦差,是可调兵遣将的,特别是出使他国的钦差,更有权力调动边关守军。
梅八丈真是朝廷派到西域的钦差吗?当然不是。天子有没有密文暂且不说,朝廷任命钦差,一是有官方文书,二是有钦差令牌,二者缺一不可,就算执天子令牌,顶多算是奉天子办事之人,而不是钦差,更何况这天子令牌,还是张巧巧的。
为什么张巧巧会有天子令牌?
当今圣上,不止有一块天子令,而是有二十四块,按照二十四节气所分,立春的份量最轻,而大寒则最重,按照心情或信任度,分别赐给当朝官员或是亲信,张巧巧是宫廷第一画师,为了出入方便,于是就获赐一块谷雨令牌。这也是为什么梅八丈会到夔州找张巧巧的原因之一,他想当侠捕,背后得有靠山,而天下最大的靠山就是天子。
天子令牌能做什么?这作用就太大了,不但能随意出入皇宫,还可以使唤各地官员,见令如见天子,甚至调动一小部分军队都行,但边关守军是朝廷真管,如执令调动,看镇守边关的将领给不给面子。梅八丈查贪官污史,靠的也是这块令牌,要不然怎么可能与地方官员势力相斗。
作为宫廷第一画师,张巧巧并非愚昧之徒,风暴之后,梅八丈与叶兰不见,甲二率众而来,一商量,决定请逍遥门剑仙出手。这就是为什么梅八丈被剌杀的原因,甲二识破金蛇堡与苏不为勾结的计谋,故而请剑仙假剌梅八丈,让金蛇校尉怀疑,进而保护梅八丈。
当然,张巧巧已书信边城守将,言明厉害,交待不要出关。
一边是西域军队的挑衅,一边是奸细的谣言,如无张巧巧的密信,边城守军定会倾巢而出,但月氏青龙驻扎边关五十里,三天也不见军报。
边关来犯,中原真不管不问?
错。为守边关,朝廷设置了十里烽火台,每台守军五千人以上,但凡有风吹草动,以烽火为号,方圆百里守军会及时救援,各处边关至少有守军十万,而像西域这种重要防范之地,守军往往会番倍。所以,当西域军队有行踪时,烽火台已经点燃,各处要卡进入戒备,只等一声令下,便万乘可出。
那么,逍遥门剑仙,又如何会伸出援手?
这要从玄宗门的门人常青山说起。中原武林分布天南地北,其中西部数逍遥门最厉害,剑术绝冠天下,但这个门派极少在江湖上走多,多数弟子以经商为主,甚至产业遍布西域各地。玄宗门本属北部,但常青山好斗,找到逍遥门比剑术,与逍遥门门主剑宗打了三天三夜,最终输了半招,于是想拜在门下学剑,被剑宗拒绝,留在逍遥门作客三月,相互传授剑术,所以这乾坤剑也有逍遥剑的韵味。常青山与剑宗成为好友,两大门派自然交好,后玄宗门干脆西进,在剑宗相助之下才有立足之地。
逍遥门有三大剑客,剑宗、剑仙和剑圣,门主为剑宗,剑仙是师妹,常以道姑打扮,而剑圣则好游名山,已是三十年不见身影。逍遥门本就低调,极少以门派之名行走,剑宗死后,门中由剑仙代管。玄宗门进入神都,同样得剑仙庇护,十万火急之下,甲二不得不请剑仙出手。
这也是金蛇堡第一次被人如此戏弄,破金蛇阵法,在众多高手眼皮底下进行剌杀,如若无人之境。
梅八丈的剑伤很玄妙,入腹而不伤内脏,不知是幸运还是故意而为。
疑心的金蛇校尉亲自为梅八丈处理伤口,想从中找到线索,但伤口令他百思不得其解,这并不像是有剑剌入,却又是剑伤。梅八丈却如实描述。
“那人飞身进屋,离我足有一丈远,一剑剌来,剑还未到,就感觉腹部一阵剌痛,想必这就是所谓的剑气,这道姑之剑术,已入仙境,非人而及,就算我功力还在,也无法抵挡其剑术,金堡主,西域还有这样的能人,是何方神圣?”
“西域没有这样的高手,看着像是中原人,真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世间能破我玄关的人也就几人,此人不但破了玄关,还能从上百高手中来去自如,她如用全力,恐怕我也接不了百招,你怎么得罪了这种人?”
“像我这样的捕快,抓了上百人,哪知道此人为何人报仇。”
“还好,没伤着致命之处,伤口不打紧,抹些药膏就行。”
侍女走上前来,捧着瓷盘,里面阵着药瓶和湿毛巾。
金梦担忧道:“爹,让我来吧,都伤成这样了还没事,那剌客如若再来,将如何应对?”
金蛇校尉道:“她不会再来了,此番只是个警告。”
“警告——”
梅八丈与金梦异口同声。
金蛇校尉道:“以此人功力,真要杀人,早没了性命,闯我金蛇堡,剌杀我的客人,这就是警告。”
此时门人来报,地法王前来,金蛇校尉急忙离开。
月氏青龙率兵犯西关,西域国自是有人支持,亦有人反对,十二法王齐聚,终是要与中原和平相处,下令大王子带兵返回,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国王病危,十二法王下不了王令,便由地法王来找金蛇校尉。
如无金蛇堡支持,大王子必会失势,自然不会攻打西关。
仗还没打,西域朝堂已生变数。
大厅内,地法王向金蛇校尉言明厉害,让其劝大王子收兵。
“今日,二王子和三王子面见国王,得王后密令,调集兵马驻守王都,足有五万,大王子带兵征伐中原,不足二十万人马,边关打下来了则罢,打不下来,这死伤士兵,必成败笔,恐怕此后无法再回王都,昨夜我观天象,君主恐怕就在这几日离开,倘若此时大王子不在王都,恐有变数,不如撤兵回来,等国王遗嘱事毕,再进军中原也不迟。”
“我已多年不问朝堂之事,法王为何又将我拖入浑水,王子之间争权,外人来搅和,多有不妥。”
“大王子是你的爱徒,没有金蛇堡的支持,哪来他的立足之地,校尉,明人不说暗话,几位王子之中,唯有大王子手握兵权,如今明说是保护王都,暗中却将大王子一党囚禁,这后院失火,即便打进西关,后续粮草跟不上,岂不是坏了大事。”
“法王言之有理,我这就书信一封,请大王子回来。”
“校尉此乃救国之举,功德无量。”
“过奖,过奖。”
十二法王畏惧金蛇校尉重返朝堂,但为了平衡权力,又不得不请其劝说大王子,一旦大王子继承王位,金蛇校尉必会掌权,十二法王将会失势,这一点,这十二人未必不知,但王子们分权而治,并非治国之策,难道这十二人真想放弃权势?
不然,一场阴谋,借神都之乱,悄然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