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梅八丈一出房间,便被徐万里拦住。
“八爷,你醒了,备了些早点,也不知道合不合胃口。”
“徐兄,我还要赶路,多谢。”
“吃了再走,我有一事相求。”
“好,你我也算是有缘,那恭敬不如从命。”
“请。”
客房内,安定府的一等侍卫徐万里讲述了桩离奇的事。
京城王府当中,数安定府最为气派,这得益于安定王的特殊身份,他是当今天子的叔叔,是曾替天子征伐西域的名将,原本要让其摄政,但安定王文武双全,自知朝堂险恶,边关安定之后,交了兵权,婉拒了天子好意,呆在家中研习琴棋书画,成了无事王。尽管如此,安定王在朝堂上的位置仍然位死百官之首,天子每遇重大事情,也必宣安定王商议,而安定王王府,也是天子所赐。
亲王当中,唯有安定王娶有一妃,膝下育有两男两女,长女夭折,便剩下贤宁郡主,两个儿子在军中担任五品游骑,均已成亲,却常年不在家。
一日,来了位道士,声称讨钱修缮道观,正碰上王妃出门,便给了二十两银子。不料到了夜里,王妃痛苦不堪,声称总看见妖魔,仆人提到道士,安定王便派人寻找,城中却再也找不到这道士。天子闻讯,派御医前来医治,却是越治越病重,安定王只好派人到民间寻找神医。
有一位江湖游医,看过王妃的脉象之后,大为摇头。
“这不是病,这是中了方术,那道士想必是想害王妃,故此下了西域的摄魂术,他前脚一走,王妃便没了魂,自然就会看见妖魔鬼怪,恐怕只有神仙才能化解此劫。”
安定王派人寻访名山,可哪有仙人的踪影。
就在山穷水尽时,贤宁郡主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一位白须仙人,拿出一粒仙丹来,救活了母亲。醒来,贤宁郡主便要去寻那仙人,安定王只当孩子为母治病心切,便派一等侍卫徐万里带两名侍卫陪同寻找仙人。
贤宁郡主听闻母亲中的是西域之术,便一路西行。
修仙学道,本就是崂山之一绝,徐万里也曾是崂山道士,后入伍跟随安定王军队,在战场上立了功,被赐为亲王府一等侍卫。于王妃之症,徐万里不解;于郡主之梦,徐万里更不得以解。随行的两名三等侍卫,均不过三十,军人出身,一名周五,一名夏六,师从亲王府教头李青山。
武状元李青山,本有大好前程,却不要官职,投身亲王府,成为随军教头,其刀法多变,在比武大会上连赢二十一人。然而,安定王回京后,交还了兵权,兵部仍想请李青山做教头,被之婉拒,随后京城再无人见其身影,有传言称其回了老家金州,娶了当地名门之女陈氏。
梅八丈要去北川唐门寻仇,便遇上了安定府贤宁郡主带着三人寻仙,其中一人是崂山剑士,两人是金州李青山之徒,说是巧合,难免有些牵强。
“西域正是战乱,西关两军严阵以待,此时去西关入西域,怕不是时候,听了诸位之言,王妃所中之术,似乎并不完全是西域人所为,更像是千门所为。”走南闯北,梅八丈自然识得那些江湖伎俩。
“千门——”贤宁郡主及仆人异口同声。
梅八丈道:“千门也称邪门,近年来常听江湖朋友所说,在京城一带出没,专挑富贵人家下手,用幻术骗取钱财,千门中人精通易容术,各州也曾有通缉,但捕者甚少,徐兄是崂山剑士,不会不知道千门吧?”
徐万里尴尬道:“说来惭愧,我二十岁下崂山,跟随安定王东征西战,并不知晓江湖之事,遇上八爷,我等便如遇明灯,还请八爷看在柳公的面上,出手相助。”
柳公,便是梅八丈岳父,曾是翰林,与安定王交好。
梅八丈会意道:“既然如此,不如我们一同前往金州,寻访李教头,或许,他能给些线索。”
北川与金州相离不远,并不耽误寻仇。
“好呀,有梅神捕相助,定能解我娘之危,老徐,咱们不去西关了。”贤宁郡主一脸纯真,似乎并不明白梅八丈之意。
徐万里笑道:“郡主说得对,遇上了八爷,就是遇上贵人,正好,去看看李教头。”
周五道:“师父在金州,只是江湖传言而已,未必能见着。”
夏六道:“是啊,再说了,王妃被歹人计算,与师父有何关系?”
梅八丈道:“难道二位不愿意同行?”
周五和夏六急忙摇头。
徐万里道:“在八爷面前,不得放肆,不都说了吗,西关战事正酣,再说了,八爷推测,此事未必是西域人所为,是千门所为。”
梅八丈道:“这只是推测,尚无证据。”
周五道:“既然是推测,怎会认为师父与此事有关?”
梅八丈笑道:“李青山曾名满京城,而在他进京前,就与千门之首百变郎君交过手,这事你们不知道吗?”
“啊——”
周五和夏六均有些震惊。
徐万里道:“都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军中忌谈私事,周五和夏六不知道也不足为奇,那时我跟随安定王已有十二年,在东关驻守,外使进贡,我朝官员在驿站相迎,我正好前去护卫,从官员口中得知李青山中了武状元之事,后来李青山投靠王爷,一次喝酒醉后,他提到大战百变郎君,险事丧命此人之手。
梅八丈道:“以徐兄之武功,相比这李青山如何?”
徐万里道:“如论剑法,我自侥幸胜之一筹,但如若论内功,我差李教头。”
周五道:“徐侍长谦虚了,家师武功岂能与徐侍长相比,你乃王府第一高手,钦命的一等侍卫,可与其他王府的一等侍卫不同。”
皇室的侍卫,并非说封就封,大抵是分为两种,一种就是御封,由天子钦点,这种侍卫有四等,一等为正三品,二等为正四品,三等为正五品,四等为正六品。而安定王与其他王爷又不同,他是两朝元老,又是朝中大将,故而府中允许有十二名侍卫,除徐万里外,其余人均由安定王自行选定,品级要低一级,徐万里因跟随安定王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本要赐封将军,但他执意于安定王,于是就封为一等侍卫。而皇室封赐的侍卫,也不过六七百人。
李青山曾为安定王军中教头,授几十万军技艺,虽说有名,但品级很低,因此周五才有此一说。事实上,安定王的手下,至今也称徐万里为徐将军。
郡主出行,由徐万里这样的一等侍卫护送,自然无妨。
早饭后,一行人出了房间,来到客栈大堂,正要离开朝西南而行,却见一人出现在门口。
“九叔——”
梅八丈兴奋不已。
来人正是八卦门掌门沈行师弟童如九。
童如九,江湖人称刀九,使九把飞刀,出神如化,因其活泼的个性,结识了不少江湖好汉,八卦门衰败之后,童如九便游历江湖,已有多年不见其踪影。
“老八,你可是要找唐门的人寻仇,使不得,莫中了别人的奸计,来,坐下说话,我还没吃东西,赶紧让伙计上一斤牛肉一斤酒,酒别掺水。”说完,便走到一张桌前坐下。
贤宁郡主好奇道:“这古怪的老头是谁,是梅捕头的亲戚吗?”
徐万里朝着童如九行礼道:“早闻九爷大名,此生得以一见,实属荣幸,崂山徐万里,见过九爷。”
童如九不屑道:“崂山剑士,嗯,倒是有些名堂,老八,方才我的话没听清楚吗?”
梅八丈上前道:“九叔的话,我怎敢不听,本是出西关寻九叔踪影,不料遇上苏不为作怪,困了我些时日,后面的事,想必九叔也明了。”
童如九道:“你啊,就是爱管闲事,早就不在公门,却非做朝廷的走狗,我一路尾随你,你却没发现,武功定是荒废了,这人一旦被仇恨冲昏了头脑,就会迷失,坐下吧,你我多年未见,好好喝几杯,这个崂山的剑士倒是值得交,其余人就赶走吧,我生平最恨朝廷的人,特别是王公贵族。”
“你——你这老头,怎这般说话,我又没惹你。”贤宁郡主上前几步,有些生气。
徐万里慌忙又行一礼:“前辈,郡主救母心切,寻得梅捕头帮忙,她从未离开过京城,不知江湖规矩,还忘恕罪。”
童如九挥手道:“小娃娃不懂事,不值得生气,我就说嘛,这王公贵族,瞧不上咱们这些江湖人士,老八,你怎么尽跟宫里的人来往,这贵妃刚死,又来个郡主,你啊你,真叫人不省心。”
梅八丈惊愕道:“九叔何出此言,什么王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