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洞内的气氛,悄然发生着改变,往日里弥漫的绝望和麻木,被一种略显生涩却充满活力的喧嚣所取代。
口令声、脚步声、兵器(尽管大多是木棍代替)的碰撞声,以及偶尔教官(主要是王奎和张铁)粗声粗气的呵斥声,构成了新的主旋律。
林烨晋升屯长后,并没有急于求成,他深知饭要一口一口吃,队伍要一点一点练。
在简易军阵操练纲要的知识支撑下,他将现代军事训练中最基础、最核心的纪律性和团队协作理念,拆解成最朴素易懂的动作和口令,灌输给这支成分复杂的队伍。
第一天的基础队列训练让士兵们叫苦不迭,也觉得新奇,但到了第二天、第三天,当重复的立正稍息、向左向右转、整齐报数成为常态后,一些微妙的变化开始显现。
散漫惯了的溃兵们,开始下意识地注意自己的站姿,注意和同伴保持间隔,听到口令能条件反射般地做出反应。
那种乱哄哄、各自为战的气息渐渐被一种无形的秩序所取代。
连李烽校尉私下里都忍不住感叹,这林烨练兵的法子看似简单,却真有奇效,短短几日,队伍的精气神就提了起来。
然而,林烨并不满足于此。
队列纪律只是骨架,他要给这支队伍注入血肉和灵魂,更要让他们掌握在战场上活下来的本事,这需要更多超越这个时代的现代理念。
这日清晨,操练完基本的队列后,林烨没有让队伍解散,而是将所有人集合起来。
背后的伤势在【基础伤药】和自身顽强恢复下,已好了大半,虽然依旧不能剧烈运动,但站立行走已无大碍。
“从今天起,除了队列,我们还要练些别的。”林烨的目光扫过下面一张张或因操练而红润、或依旧带着些许茫然的脸庞,“练怎么在战场上活得更久,怎么更有效地杀死敌人!”
士兵们安静下来,好奇地看着他。
“第一项,体能!”林烨朗声道,“没有力气,什么都是白搭!从今天起,每日清晨,绕这岩洞外围跑五圈!王奎带队!”
“跑步?”下面顿时一阵窃窃私语,饭都吃不饱,还跑步?这不是瞎折腾吗?
王奎也有些不解,但还是大声应道:“是!”然后带着将信将疑的队伍,开始了第一次集体跑步。
起初队伍稀稀拉拉,喘粗气、掉队者无数,但林烨让王奎严格控制速度,不求快,只求完成。
几天下来,虽然依旧有人抱怨,但士兵们的耐力确实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提升着,脸色也红润了不少。
“第二项,战场急救!”林烨又抛出一个让所有人愣住的概念,在这个时代,伤员大多自生自灭,所谓的军医也手段有限。
林烨将赵德胜和几名稍微机灵点的士兵叫到前面,亲自演示如何用最干净的布条快速包扎不同部位的伤口-压迫止血法,如何制作简易担架,甚至如何用木棍固定断肢,这些知识来自他前世的基础急救培训和系统知识的零星补充。
“记住,在战场上,你身边的弟兄可能就是能救你命的人!学会救人,就是学会自救!”林烨的话简单却震撼人心。
士兵们,尤其是那些经历过战友惨死眼前的老兵,眼神变得格外认真,他们开始两两一组,互相练习包扎,虽然笨拙,却异常专注,一种超越以往的情谊在悄然滋生。
“第三项,小组战术配合!”这才是林烨训练的重点。他根据【操练纲要】和基础刀法的理解,设计了数种极其简单却实用的三人或五人战斗小组模式。
他没有空泛地讲解,而是让王奎、张铁等老弟兄出列,亲自演示。
“看好了!假设前方有敌!刀手顶前,格挡劈砍!长矛手紧随其后,看准空隙,突刺!另一人侧翼掩护,注意身后!三人同进同退,互相照应!”
他让小组不断重复练习前进、后退、转向、应对侧翼袭击等简单指令,直到形成肌肉记忆。
“为什么要这样?”有新兵不解地问,“冲上去砍不就完了?”
“砍?”林烨冷笑一声,“你一个人能砍几个?狄兵比你壮,比你狠!只有抱成团,互相挡刀,互相捅刀子,才能活下来,才能赢!你们不是一个人在打仗,你们是一个整体!你的命,有一半在你身边的弟兄手里!”
这番话,如同重锤敲在许多士兵的心上,尤其是那些经历过溃败、被同伴抛弃过的人,感触尤深,练习时,他们开始真正注意同伴的位置,尝试配合。
这种强调协作、重视生命、注重基础体能和急救的新兵训练模式,对于习惯了凭个人勇武、讲究阵型但对底层士兵配合细节要求不高的古代军队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冲击。
起初,质疑和抱怨声不少。觉得这是浪费时间,是瞎折腾,不如多练练刀法。
但林烨不为所动,强制执行。
他让王奎、张铁和各伍长严格监督,并将每天那一点点掺了【压缩干粮】的稀粥,作为认真完成训练任务的奖励。
慢慢地,抱怨声少了。
因为士兵们确实感觉到,跑完步后气息更足了,学会包扎后心里更有底了,和小组成员配合练习时,那种彼此依靠的感觉让人莫名安心。
更重要的是,他们看到他们那位年轻的林屯长,虽然重伤未愈,却每天都坚持到场,亲自讲解示范,眼神中的认真和期望做不得假,林屯长是真的希望他们能活下来。
现代理念的种子,在这片古老而残酷的土地上,开始悄然生根发芽。
这一日,林烨正在监督小组战术练习,老韩如同幽灵般从洞外返回,径直走到他身边,脸色凝重地低声道:
“屯长,有情况。我们在西南二十里外发现了一个小型的废弃村寨,看样子刚被狄人洗劫过不久,但……里面似乎还有些动静,不像是狄人留守。”
废弃村寨?有动静?
林烨心中一动,他们现在极度缺乏物资,尤其是粮食和药品,一个刚被洗劫过的村寨,或许还能找到一些遗漏的物资,甚至……可能有幸存者?
这是一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机会。
他立刻集中意识,呼出【简易地图】。
地图上,老韩所说的西南方向确实有一个小点的标记,但处于未探索的战争迷雾状态。
“具体什么情况?防卫如何?”林烨沉声问道。
“看样子狄人已经撤走了,村里很破败,但我隐约听到里面有孩子的哭声,还有炊烟……很微弱。不敢靠太近,怕有埋伏。”老韩谨慎地回答。
孩子的哭声?幸存者?
林烨的眉头紧紧皱起。
于情,他无法对可能的幸存者见死不救;于理,幸存者可能提供周边情报,村寨里也可能找到急需的物资,但这也可能是狄人设下的陷阱。
权衡再三,林烨做出了决定。
“王奎!”他喊道。
“到!”王奎立刻跑过来。
“点齐二十个人,要身手好的,带上武器和绳索,准备跟我出去一趟。”
“韩大哥,麻烦你再跑一趟,带两个人,远远地盯着那个村子,有任何异动,立刻发信号回报!”
“是!”王奎和老韩同时领命。
很快,一支二十人的小队集合完毕。这些人大多是经历过几次战斗的老兵,也是近期训练中最认真、进步最快的一批人,眼神中已经有了几分锐气和纪律性。
林烨看着这支初具雏形的队伍,心中稍稍安定。这次行动,既是一次物资搜寻和救援行动,也是一次对近期训练成果的实战检验。
“出发!”林烨一挥手,小队悄无声息地滑出岩洞,向着西南方向的未知风险潜行而去。
新兵训练的成果,即将迎来第一次真正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