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三月,江河解冻。
在那草木萌发的时节,一支万人规模的庸巴联军朝着蜀国都城的方位缓缓推进。
兵贵速,不贵久。然而,庸人、巴人想快却快不了,制约这支远征军行军速度的,乃秦巴山区之上涨河流、连绵峡谷之险峻曲折、沿途森林之毒虫猛兽……
另外,制约这支远征军的,还有粮草供应与后勤补给。皆因,蜀都远在千里之外,战线越延长,补给越困难,且补给线越容易被敌人切断;一万人规模之伐蜀远征军,已是庸巴两国的后勤极限。
哔啪、哔啪、哔啪、哔啪、哔啪……
无雨的天时给了远征军焚林开路之便利,大火吞噬了林木,也驱散了原始密林中的毒虫猛兽,并杜绝了蜀人利用丛林伏击征服者的机会。但是,熊熊山火与黑色浓烟给虚弱的蜀国送去了巴人大举入侵的情报,同时透露出了远征军统帅阑疾之有恃无恐——
老子现在就是明摆着来打你们蜀人,你们蜀国已被大瘟疫摧残,能咋样?
……
当然,有好天气自然会有坏天气。当慢慢西进的远征军碰上春雨绵绵之天时,焚林开路变得不可能,庸人、巴人唯有用手中的青铜斧砍伐藤蔓开道,一步一步向前。在此过程中,巴人对百濮势力范围之多年渗透,发挥出了显著作用:
沿途的、一盘散沙的、臣服于巴王的部分濮人部落,一方面保护了庸巴远征军之后勤补给线,另一方面也给远征军起了向导作用,庞大的远征军化整为零、沿着无数条“濮人部落小径”不断西进;至于没有臣服巴王的其他濮人部落,大部分怯于庸人、巴人的强大军威,纷纷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之观望态度,只有极少数与蜀王交好的濮人部落首领派出密使通风报信。
而且,每到达一个臣服巴王的濮人部落,伐蜀远征军副元帅、“巴国之狐”坤廓,都会发布一番鼓动侵略的煽动性演讲:
“濮人兄弟们,我是来自巴国的坤廓!
我深知你们心中的苦楚——你们衣衫褴褛,食不果腹,世代辛勤却难逃饥寒交迫。但今天,命运给了我们一个转折点:前方的蜀国沃土千里、黄金遍地、粮仓满溢,大瘟疫后人口锐减,正是我们改变命运的天赐良机! 回想我们的困顿,再联想蜀国贵族们的奢靡无度与珍宝堆积如山,我们为何要甘于贫贱?伐蜀并非滥杀,而是强者从弱者手中夺取属于强者的东西!我们是强者!蜀人是弱者!只要跟随我们远征军伐蜀,你们的每一次冲锋、每一场战斗,都将为你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回报——金、铜、盐、蜀缎、粮米……它们足以让你们衣锦还乡,光宗耀祖。
我坤廓承诺:只要你们跟随远征军伐蜀,每一位勇士都将按功行赏,最小的士卒也能满载而归。想想吧,踏入蜀国的那一刻,你们手中的刀剑不再是杀戮工具,而是开启宝库的钥匙!勇气,是贫者的唯一资本!让我们巴人、庸人、濮人团结向前!让蜀人在我们的怒吼中颤抖!你们濮人甘愿永世贫苦吗?不!现在拿起你们的武器,随我军西进,用战场上的拼搏换取你们下半辈子的安宁与富裕。 前进!为了财富!为了荣耀!为了彻底摆脱这该死的贫困!”
……
在那一个春天,伐蜀远征军的西进虽缓慢,但有序不乱;而且,远征军离蜀国国都越近,加入远征军的濮人数量越来越多。趁火打劫乃人类劣根性。
留给蜀人的时间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