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日/内 首辅府-秘密工坊
△ 首辅府后院一间僻静的库房被临时改造成了工坊。慕辰挽着袖子,面前摊开着几张画满奇特图形的宣纸(简易的滑轮组、杠杆受力分析图),旁边堆放着一些绳索、铁棍和木料。
△ 他眉头紧锁,试图用这个时代能找到的材料,还原一些基础的物理机关。
慕辰(用力拉扯一个粗糙的滑轮组,OS): 靠!物理课本上看着简单,真动手才知道这么难!这绳子摩擦力也太大了!想做个简易的防身机关或者信号传递装置都这么费劲……
△ 他丢下绳子,有些烦躁地揉了揉头发。现代知识固然强大,但受限于古代的生产力水平,很多想法难以快速实现。
△ 这时,他的心腹老仆引着一位穿着军伍便服、面容沧桑、眼神锐利的中年汉子走了进来。汉子虽衣着普通,但步履沉稳,腰间佩刀,透着一股行伍气息。
老仆(低声): 老爷,张统领到了。
△ 慕辰眼睛一亮,立刻收敛了之前的烦躁,恢复了首辅的沉稳气度。来人正是他通过特殊渠道秘密召见的城外旧部——原京营骑兵副统领,张猛。此人因性格刚直、只认军令不认人,曾被原主慕子轩嫌其“不懂变通”而边缘化,但对“慕子轩”这个统帅本身的命令,却有着军人天生的服从。
张猛(单膝跪地,抱拳,声音洪亮却压抑): 末将张猛,参见大帅!不知大帅秘密召见,有何吩咐?
△ “大帅”这个旧称,让慕辰心中一动,感受到了对方依旧认可的隶属关系。
---
4-2 日/内 秘密工坊
人物: 慕辰(慕子轩)、张猛
△ 慕辰没有立刻扶起张猛,而是走到他面前,目光如炬地盯着他。
慕辰(语气低沉而严肃): 张猛,本帅若说,三日后皇极殿前,有人欲设刀斧手取我性命,你待如何?
△ 张猛猛地抬头,虎目中射出难以置信的寒光,手下意识地按住了刀柄。
张猛(声音因愤怒而沙哑): 谁敢?!大帅为我齐国立下赫赫战功!末将这条命是大帅从尸山血海里捡回来的!谁想动大帅,先从我张猛和麾下儿郎的尸体上踏过去!
△ 慕辰心中稍安,他要的就是这种近乎愚忠的绝对执行力。他弯腰扶起张猛。
慕辰: 好!本帅没有看错你。但此事非同小可,对手……位高权重。(他压低声音)我要你做的,不是明刀明枪的对抗。
张猛(疑惑): 请大帅明示!
△ 慕辰指着地上那些失败的机关模型,又指了指张猛腰间的佩刀。
慕辰: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我需要你在登基大典当日,不在城内。
张猛(急道): 那如何保护大帅?!
慕辰(露出一丝狡黠的笑): 你要做的,是带一队绝对信得过的老兄弟,扮作流民或商队,在登基日清晨,于城西三十里的落马坡,制造一场……恰到好处的“匪患”骚动。
△ 张猛先是茫然,随即眼中精光一闪,似乎明白了什么。
慕辰(继续解释): 动静要大,要引得京城守军不得不分兵前去弹压调查。但切记,不可真与官兵冲突,一击即走,拖延时间即可。你可能做到?
张猛(恍然大悟,抱拳): 末将明白!大帅是要调虎离山,分散京城内的兵马?末将定不辱命!只是……大帅您在宫中的安危……
慕辰: 宫中我自有安排。你的任务,就是让王瑾(太监总管)能调动的城外兵马,至少在登基大典最关键的两个时辰内,无法顺利进城!这是军令!
张猛(肃然): 末将遵令!
---
4-3 夜/内 首辅府书房
△ 张猛已领命悄悄离去。慕辰独自站在窗前,望着夜空中的残月。
慕辰(OS): 张猛这步暗棋算是布下了。他能牵制一部分城外兵力,但宫内的刀斧手和太子身边的贴身侍卫,才是真正的致命威胁。硬碰硬是死路一条……还得从“势”上下功夫。
△ 他回到书案前,再次提笔。这次,他写的不是奏折,而是一封看似普通的家书,收信人是一位远在江南、德高望重但已致仕多年的帝师(大纲中未明确,可加入的隐藏人脉)。信中用语隐晦,多以问候和探讨古籍为名,但夹杂着一些关于“鸟尽弓藏”历史典故的“请教”,字里行间透着一丝不安与求助。
慕辰(一边写,OS): 这封信未必能搬来救兵,但只要能在清流老臣中引起一丝波澜,形成一点舆论压力,让李业多少有点顾忌,不敢在明面上做得太绝,就是成功。舆论战,也是现代思维的一部分。
△ 写完信,他用火漆密封好,再次唤来心腹老仆。
慕辰: 这封信,用最快的渠道,秘密送往江南林老先生府上。记住,万不可经官驿。
老仆: 是,老爷。
△ 老仆退下后,慕辰长长舒了口气。两天时间,他布下了言官(江寒)这颗舆论的棋子,军队(张猛)这颗武力的棋子,现在又尝试连接远方的潜在奥援。
慕辰(看着窗外渐亮的天色,揉了揉疲惫的眉心): 明天,就是登基前最后一天了。李欣欢,李业……你们的杀局准备好了吗?我的破局之招,才刚刚开始呢!
△ 镜头定格在他虽然疲惫却充满斗志的脸上。
【第四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