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素娥连想都没想,脱口而出:“你父亲的愿望还能是什么?不就是想多生几个儿子?他向来重男轻女,你又不是不知?可惜你父亲命中只有一个儿子。”
二娘如此理解倒也正常,父亲一直不重视家中的女儿们在整个郁家已不是秘密。
郁楚瑶回应道:“父亲的确重男轻女,因此陋习我和几位姐姐都没怎么体会过父爱。可父亲正在改变,楚瑶相信,总有一日他不会再重男轻女,会对我和姐姐们像对待哥哥那般好。所以,二娘给出的答案并不对。”
“我是老爷的枕边人,难不成不如你了解他?”
“二娘觉得自己对父亲又了解多少?”
这句反问将萧素娥给问住,仔细想来,老爷的心总像被什么封住一般,令她看不透。每次老爷来到她的屋里像例行公事一般,她甚至觉得老爷将与她同房之事也看作办理公务。
唯一的美好回忆还是她与老爷第一晚,那时他多少表现出兴致,后来渐渐变了。萧素娥一直认为是老爷对她没有了新鲜感而已,男人和女人久了都这样。
直到那个叫裴玉蘅的女人出现,老爷那双眼里释放出她从未见过的热情和爱意,萧素娥才明白,她并不是老爷心尖上的人,大夫人与其他妹妹也都不是老爷心尖上的人。
渐渐地萧素娥不再计较,关键是裴玉蘅上山当了尼姑,否则她若待在老爷身边,恐怕老爷都有休妻和遣散妾室的想法。
郁婉欣一直坐在一旁听二人说话,她见娘听了六妹的话像是陷入回忆一般沉默着,轻声提醒道:“娘,您在想什么?”
“哦,没什么。”萧素娥回过神来,目光移到六丫头身上,“人与人之间又岂会真正了解?就像六丫头你。二娘以前觉得你是个胆小怯懦之人,可你现在都当上管家人,真不知哪一个才是真正的你。”
二娘企图将话题扯远,郁楚瑶才不会让她如愿:“二娘说得对,人与人之间的确无法真正了解,就连长期生活在一起的家人,也无法明白对方心里真正的想法。故而,没必要将时间浪费在细枝末节处,只需了解最重要的即可。只有了解父亲的愿望,二娘才能真正懂得父亲,不知二娘可知父亲的愿望是什么?”
萧素娥刚才没回答到六丫头的心上,便不想再作答。六丫头再次发问,又岂会难倒她?
“你总追问同一个问题,说明你心中已有答案。既有答案,又何必问我?不如说出来,还显得你是真诚之人。否则会被人认为你不懂礼数,拿长辈寻开心。”
郁楚瑶并不在意答案由谁说出,只要能将谈话引回正处即可。
“楚瑶自然不敢拿长辈寻开心,为了避免误会,便由我说出答案。二娘可知父亲的院子为何名为‘和煦’二字?”
萧素娥岂会不知?这件事也只有她知道,她再次陷入回忆。
裴玉蘅上尼山削发为尼时,郁明轩追到尼姑庵。
萧素娥一直悄悄尾随,那是一座破败的尼姑庵,根本没有香火,里面只住着一个老尼,故而萧素娥进去时根本没有人阻拦。
她悄悄躲在剃度的殿外,透过窗户朝里瞧。
老爷跪在地上痛哭流涕,乞求裴玉蘅跟她走,还说他可以放弃所有,包括丞相的职位,愿带着她去往天涯海角。
裴玉蘅像铁了心一般跪在佛像前,任由老尼用剃刀削去她的秀发。
看着落在地上的秀发,郁明轩心如刀割。
萧素娥却很开心,心中不断祈祷裴玉蘅千万不要被老爷的眼泪感动,否则郁府这一大家子该怎么办?
裴玉蘅还真如她所愿,剃度完成后,擦掉泪水,冷冷地说:“佛门清净,还请丞相大人尽快下山。”
郁明轩跪在地上痛哭着不愿离开。
裴玉蘅向老尼要了纸笔,写下“和煦”两个字,待墨迹干透,拿到郁明轩面前:“若哪一日郁府的后宅变得和煦安宁,我再考虑要不要为了你而下山。”
没等郁明轩接过那张纸,裴玉蘅将手一松,跟着老尼出了大殿,在殿外看到萧素娥却像没看见一般。
“呸!长得就那样儿,没比我强到哪里去,也不知老爷喜欢你什么?”萧素娥埋怨完,走进大殿。
郁明轩跪在地上,看着落在他面前的那张纸上的两个字,自语道:“玉蘅,你等着,我一定要让郁府的后宅变得和煦安宁,到那时再来尼山接你。”
萧素娥迅速上前捡起纸张:“老爷千万不能被她蛊惑,我看我还是将它撕了。”说着就要撕碎。
郁明轩大声呵斥道:“你敢!”
萧素娥被吓住,赶快折好:“老爷别生气,我给您折好了,揣在怀里好带回去。”
萧素娥折好后,扶起郁明轩,他还真将那纸张揣入怀里,看得萧素娥甚是心酸。
更令她心酸的是,陪老爷下山后回到城里,他竟找了一家做匾额的店铺,将这两个字做成匾额。
过了两日匾额做好,老爷便将原来的匾额取下,将那两个字挂上去,从此老爷的院子被大家称之为“和煦院”。
回到郁府后,萧素娥并未将此事与大夫人和其他妹妹提起,并非关心他人,而是不想让自己再从他人口中听到老爷的院子新挂上的两个字是那个不要脸的女人所写。看到那两个字已经够闹心,又何必告诉他人再被他人议论?
每次她去老爷的院子都有意不去看那两个字,刚开始有意为之,后来习惯成自然,时间一长,那两个字带来的不适也渐渐淡了。
今日六丫头问起,她不由回忆起往事。这往事她连大夫人和几位妹妹都没说,又岂会告知后辈?
“有些事,你还是不知道为好。”
二娘答非所问,郁楚瑶认为是她无法理解父亲心中所想才会如此说,于是主动解释道:“父亲的院子名为‘和煦’,说明他希望郁府能变得和煦安宁,这便是他的心愿。”
再次听到“和煦安宁”四个字,萧素娥方才明白为何老爷会选六丫头管家,她的说法与那不要脸的女人如出一辙,她在内心轻轻“哼”了一声,并未回应。
郁楚瑶继续说道:“我之所以不计较买凶杀人放了乔妈妈,便是想到‘和煦’二字,若郁府的后宅充满怨气,又何来‘和煦’?若二娘和三姐不再针对我,楚瑶愿与你们冰释前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