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划时代的事
“此案定是钦案,我们能做的只是提供证据,至于如何查办、怎么定罪,全由负责查案的官员决定。”
“不过当下谁查此案都无关紧要,因为不管是谁查,结果都不会有太大差异。”张老头和徐阶作出一样的判断后说道。
“短时间内,朝廷不会大肆杀人,而是会选择息事宁人。”
“哦?”李铭一时没想明白,“为何会这样?”
“道理很简单,朝廷要维护体面、保证秩序,所以堂堂巡抚可以病死、意外身亡或者下狱而死,但绝不能是被谋杀致死。否则社会秩序混乱,国家纲纪崩塌,国家就会灭亡。”张老头严肃地回答。
“嗯。”李铭明白了,的确,封疆大吏的安全若无法保障,那国家对地方的统治就会彻底瓦解。
古今任何一个政权都不会允许这种恶劣事件发生。
如果发生了,也只能设法让大家相信此事没有发生过。
“但按照同样的道理,不管需要花费多少时间,投入多少精力,都必须让凶手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不然的话,怎么能防止他人效仿呢?”张老头神情严肃,声音低沉地说道。
“很明显,钦差所拥有的权力和其任期是不相匹配的,所以,由继任巡抚来负责办理此案,才是最为合适的选择。”张老头微微撇嘴,露出一丝揶揄的笑容,接着说道,“这么简单的道理,徐阁老心里不可能不清楚,想必他早就已经开始行动了,想要安排一个对徐家有利的人来担任应天巡抚。”
“哼,他别想得逞!”李铭冷哼一声,语气坚定地说道。
“任命巡抚这一级别的官员,有着特定的程序,首先要由吏部提出若干人选,然后再经过廷推,确定出两到三人,其中排在首位的是正选,次之的是陪选,再次的是末选,最后,将这些人选呈送给皇上,由皇上进行点选。”
“不过,通常情况下,皇上是没有其他选择的,只能点选正选人员,要是对正选不满意,皇上宁可下旨重新推选,也不会点选次选或者末选。为什么呢?因为如果点选了次选或者末选,那被选中的官员也不敢接旨,一旦接旨,就会被同僚排挤、针对,还会被认为是没有骨气的佞臣。”
张老头缓缓端起茶盏,轻抿一口,神情淡定地说道:“所谓‘爵人于朝、与众共之’,意思就是大臣要是不得众望,那就别想得到官位。”
李铭听了这话,脸色顿时一变,赶忙说道:“孙儿现在的官衔,好像就是特简得来的。”
张老头刚喝进去的一口茶差点喷出来,他没好气地瞪了李铭一眼,说道:“老子说的是三品以上的高官,跟你这八品的小官有什么关系?”
李铭小声地纠正道:“爷爷,我现在是从七品,比芝麻绿豆官稍微大点儿。”
张老头撇了撇嘴,白了他一眼道:“那就是红豆,哎呀,你看看,老子都被你打乱思路了,刚才说到哪了来着……”
李铭赶紧小声提醒道:“爷爷,说到廷推是先由吏部初选若干人,然后再由公卿共同推选正选人员。”
张老头点点头,接着说道:“没错,所以说这里面有两个关键关口,要想让你中意的人选进入吏部的名单,这倒不难,老夫就有办法帮你办到。”
李铭笑着摆摆手说:“爷爷,不用您费心了,杨天官还等着我去给他修正太铁路,。而且啊,那位就算没有我帮忙,肯定也能入围的。”
张老头一听,愣了一下,问道:“你说的是谁?”
“除妖降魔,全凭天神剑。”李铭神色一正。
“海刚峰啊。”张老头露出恍然之色,“要是他能去应天当巡抚,那自然再好不过,听说今年朝廷推举督抚侍郎等七八个职位,每次他都在候选名单里,可每次都是陪跑,就是当不上正选,你晓得这是为啥不?”
“估计是他名声太吓人了吧。”李铭无奈地笑了笑。
“可不是嘛。”张老头笑道,“海阎王一到,那些官员日子就不好过,士绅们也都怕得要命,吏部每次把他列入一地巡抚的人选,当地的士绅官员就立马凑到一块儿,想办法阻止他正式上任,江南那些有权势的家族,哪能干等着倒霉呢?”
“要的就是这种效果。”李铭冷冷说道,“他们太过嚣张跋扈了,要是不好好整治整治,啥事儿都办不成!”
李铭停了停,话锋又一转,“不过我打算先到南京走一趟,当面问问他的想法。”
“嗯,应该的。”张老头觉得很在理,“那我这个老头子也跟你一块儿到南京去,到了那儿才好折腾出点事儿来。”
“稍等两天,我还有些事要处理。”李铭略显局促地挠了挠头,解释道,“之前一气之下,差点忘了还有个办法,或许能帮到林中丞。”
张老头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笑意,他知道孙子又在心里琢磨着什么新点子。
“行,那你忙你的,我明天先去给你探探路。”他没有多问,转身离开,留下李铭独自沉浸在思绪中。
夜幕降临,万籁俱寂,只有船舱内的灯光在微微摇曳。
李铭坐在桌前,手中握着笔,眉头紧锁,仿佛在与案情较劲,他将自己白天了解到的所有细节,一字一句地写进密信里,每一个字都经过深思熟虑,生怕有所遗漏,写完后,他小心翼翼地将郑元韶的供状折叠好,一同放进牛皮纸信封中,封口处严丝合缝。
张安然站在一旁,熟练地点燃蓝色火漆,待其熔化成稠状后,迅速滴在信封的封口处。她拿起信封,轻轻吹了吹,让火漆在凝固前保持平整。
“夫君,用印吧。”她柔声说道,将信封递给李铭。
李铭从袖中掏出那枚银章,稳稳地按在火漆上,留下清晰的印记张安然见状,接过信封,小心翼翼地放入匣中,然后交给护卫,嘱咐他们尽快送走。
“夫君,夜深了,该歇息了。”张安然回到舱室,轻声劝道。
李铭却摇了摇头,伸了个懒腰,拿起桌上的一个黄铜圆盒,他打开盖子,看了看里面的表,时针和分针恰好重合在十二点的位置。
“今晚就不睡了。”
是的,这是一块钟表。
确切地说,是有时针、分针的怀表。
这并不稀奇,一百年前泰西就已存在怀表。
李铭这块怀表是张老头送他的,皆为其家库房存货,颇具年头。
相较李铭印象里那些小巧精致的物件,此怀表无玻璃表盖,且大出不止三圈。
挂脖子上觉沉,揣胸口又鼓鼓囊囊,总令李公子忆起于谦儿的表。
所以他不随身携带,只放桌上用以看时间。
放下大怀表,李铭喝口浓茶,提神道:“拿绘图工具来,本公子要连夜设计个小玩意儿。”
张鉴到了。
“公子,发生何事?”张鉴昨晚接小福通知,称李铭有急事需他们速回。
他四更天便离西山岛,紧赶慢赶,此刻方赶到。
一见张鉴,李铭困意顿消,让紫菱给张鉴盛饭,边吃边聊道:
“林中丞被烈火所伤,一直处于昏迷状态,至今仍未苏醒,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为林中丞做点什么。”
“公子,可我并不会治病啊。”张鉴轻声说道,同时喝了一口鲜香的虾粥。
“如今医学的发展已然遇到了瓶颈,若想要再有新的突破,就不得不依靠科学的力量了。”李铭态度坚决地摇了摇头,接着说道:“今天,我们要尝试去做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情。”
“是什么事呢?”张鉴一听,顿时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制造氧气。”李铭神色凝重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