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干扰行动实施
书名:末世开挂,基建称王 作者:爱吃故城熏肉的 本章字数:2604字 发布时间:2025-10-01

淡蓝色的防护光晕在基地穹顶缓缓流转,像一层凝固的水波。指挥室内的空气被冷却系统压得低沉而稳定,唯有主控台前那块悬浮界面边缘泛着微微的涟漪——干扰装置的倒计时正无声跳动:00:04:12。


秦烈站在操作台中央,背脊笔直,目光锁定在频率同步曲线图上。他没有说话,但手指已在虚拟键盘上方悬停数秒,仿佛等待某个不可见的节拍降临。张峰蹲在原型机旁,双手戴着绝缘手套,正将最后一片银灰色电磁屏蔽膜缠绕至基座接缝处。那材料表面布满细密裂纹,随着电流预载轻微震颤,偶尔从缝隙中透出一丝极短促的蓝光,如同呼吸。


“阻尼系数调到0.87。”秦烈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让整个房间的节奏为之一紧。


“已经在做了。”张峰咬牙拧紧最后一个卡扣,“这玩意儿像是活的一样,每次通电都往地下送信号。”


他们都知道问题所在:不是能不能发,而是怎么发才能不成为对方的开关。


就在三分钟前,最后一次冷启动测试中,设备基座再次出现0.3Hz垂直震动,持续时间0.9秒,与敌方冷却系统的波动完全吻合。这不是巧合,是共振链已形成物理连接。若按原计划发射完整反馈信号,很可能直接唤醒下一周期的警戒模式。


秦烈闭了闭眼,脑海中闪过空间系统界面上那行转瞬即逝的字符:“S-0……协议唤醒中……”

他不再犹豫。


“改逻辑。”他指尖划过界面,调出反制算法核心层,“首波信号改为衰减式静默反馈,模拟自然衰弱过程,持续时间延长至3.5秒,振幅递减曲线设为指数型。”


张峰抬头:“你是想让它以为自己‘失声’?”


“对。”秦烈轻点确认键,“人类听到回音消失会怀疑耳朵,机器也一样。我们要制造一种错觉——它的信号发出去了,但世界没回应。”


屏幕上的代码迅速重组,新指令嵌入底层协议。与此同时,屏蔽膜最后一圈缠绕完成,整台装置外形已看不出科技痕迹,只像一段锈蚀严重的管道残件,静静卧在防震平台上。


00:01:03。


通讯频道传来林雪的声音,冷静而清晰:“东侧布控组就位,三号涵洞隐蔽状态良好,热源弹待命。”


“收到。”秦烈回应,“按B方案准备,延迟投放。”


他知道外面的情况不容乐观。红外监测显示,两台巡逻机器人偏离了既定路径,呈扇形向布控区逼近。这不是程序故障,而是地下震动改变了它们的巡逻辑——他们的每一次调试,都在无形中影响着敌方系统的运行节律。


不能再等。


00:00:07。


张峰深吸一口气,按下最终授权按钮。


嗡——


一声低频鸣响自装置内部扩散,淡蓝色波纹如涟漪般沿着屏蔽外壳缓缓漾开,随即被多层吸波材料吸收殆尽。主屏幕上,伪造信号成功注入目标频段,持续时间3.1秒,误差仅0.08秒。


几乎同一瞬间,监控画面剧烈抖动。


神经元培养皿中的膜状物骤然收缩,所有突触集体回缩,在玻璃壁内侧形成一个短暂的真空环带。电波频率从4.7Hz暴跌至3.2Hz,维持了整整四秒后才开始缓慢回升。


秦烈盯着数据流,瞳孔微缩。


“压制了一轮。”李薇低声说,语气里带着一丝松动,“天线停止转动,冷却系统回落至基准值。”


“但它没彻底停。”秦烈没有放松,“这只是被动休眠,不是系统崩溃。”


话音未落,陈浩猛然坐直身体,手指飞快放大接收端波形图:“不对!我们收到了回传信号!”


所有人视线齐刷刷转向主屏。


一段加密脉冲正在重复播放,波形结构竟与秦烈刚刚输入的反制代码高度相似——不是简单复制,而是经过重构优化后的版本,振幅更稳,衰减曲线更接近真实环境噪声。


张峰脸色发白:“它……在学习我们的语言?”


“不止。”秦烈迅速调出对比模型,“它把我们的干扰逻辑反向解析了,还加入了抗噪补偿机制。”


这意味着,下一次干扰若再用相同方式,不仅无效,反而可能被用来校准其感知系统。


“切断所有外部接口。”秦烈立即下令,“关闭非必要通信链路,暂停空间系统联网功能。”


命令下达的同时,他眼角余光扫过装置基座——那片刚缠好的屏蔽膜边缘,一道细微裂痕正泛起幽蓝微光,一闪即逝。


而在基地东侧废墟,林雪伏身贴地,耳麦中传来秦烈的指令:“热源投放推迟至第二波次,执行B方案。”


她抬手示意两名队员撤回涵洞深处。三人动作极轻,几乎与碎石摩擦声融为一体。背包中的六枚蒸汽热源弹处于待激活状态,只要接入废弃供暖管网,就能在预定时间制造出连续的人形热源假象。


可眼下,巡逻机器人的路径已经彻底紊乱。


一台原本应沿直线巡弋的机型突然转向,履带碾过碎砖堆,径直朝涵洞入口方向驶来;另一台则停在十米外的断墙阴影下,红外探头缓缓旋转,扫描角度明显扩大。


“它们在搜索什么?”一名队员低声问。


“不是搜索。”林雪盯着热成像仪,“是在验证某种假设——比如,有没有外来震动干扰。”


她忽然意识到,刚才那次干扰信号发射,不只是影响了地下观测哨,连这些外围防御单位也受到了间接扰动。它们的行为模式正在自我修正。


“取消接驳。”她果断下令,“全员退回排水管第三节,关闭呼吸灯。”


三人迅速后撤。就在最后一名队员钻入狭窄管道时,肩部背包擦过岩壁,一枚热源弹外壳脱落,滚入碎石堆中,半掩于灰烬之下。


无人察觉。


指挥室内,气氛凝重如铁。


“第一阶段结束。”秦烈沉声道,“干扰成功触发短暂紊乱,但也暴露了我们的技术特征。”


“它现在知道有人在模仿它。”陈浩补充,“而且手法足够接近,值得它认真对待。”


李薇看着培养皿监控画面,眉头紧锁:“膜状物活性正在恢复,但突触放电频率出现了新的规律性间隔——每六秒一次,像是在尝试建立新的同步基准。”


“它在重新校准。”秦烈缓缓道,“就像生物体遭遇外界干扰后启动免疫反应。”


他转身走向独立终端,准备调取空间数据库中的早期病毒样本分析记录。就在此刻,主屏右下角弹出一条异常提示:


【检测到未知信号残留片段,来源:屏蔽膜裂痕区域】


他立即放大局部图像。那是一段极短的波形编码,不属于任何已知协议库,却与昨日系统自主生成的闪现波形存在78%匹配度。


“这个频率……”陈浩凑近查看,“和陈浩脑电图里的θ波残余震荡几乎一致。”


秦烈眼神一凛。


难道系统不仅记录了外部信号,还在无意识中吸收了人体神经活动特征?甚至……开始融合?


他没有时间深思。警报声再度响起。


地下观测哨方向,冷却系统震动频率再次提升——这一次,不是+0.3Hz,而是+0.6Hz,增幅翻倍。


天线阵列缓缓抬起,角度调整至19.1度,精确对准基地能源塔与通讯中枢之间的连接节点。


“它不是在回应我们。”秦烈低声说,“它是在反向定位。”


张峰猛地站起身:“如果我们现在发射第二波干扰,会不会刚好撞进它的陷阱?”


秦烈没有回答。他的手指悬停在重启按钮上方,指尖微微发紧。


远处,涵洞入口的碎石堆中,那枚遗落的热源弹外壳,在月光斜照下反射出一道微弱的金属光泽。


巡逻机器人履带碾过地面,距离只剩七米。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