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秧子逆袭手册·第一回:回京那天,我把全家都演懵了》
我叫元婧,户部尚书家的“嫡”姑娘——打引号那种。
五岁那年,咳得跟破风箱似的,大夫说“江南水土养人”,我就被打包快递到外婆家。
一养十一年,咳没好,心眼倒养出三百个。
十六岁生辰刚过,京里来人了。
我爹亲笔信,龙飞凤舞八个大字:
“京中局势有变,速归。”
翻译成人话——家里缺背锅侠,免费的那种。
路上走了半个月,我把剧本写了七遍:
一、装鹌鹑;二、扮财神;三、谁惹我,我就哭到他家祖坟冒青烟。
马车停稳,继母柳氏领着庶妹元婉在门口等我。
柳氏一把抱住我,哭腔拿捏得比戏子还准:
“我可怜的婧姐儿,瘦得跟纸人似的!”
我当场咳得比她哭声还大,帕子一抖,血点斑斑。
——外婆教的小技巧:公鸡血晒干碾粉,入口一咬,特效拉满。
围观群众瞬间倒戈:
“哟,后娘就是后娘,人都咳血了才接回来!”
第一局,KO。
第二回:请安
第二天给老太太请安。
我特意穿件月白衫子,风一吹就晃,病美人的氛围感拿捏死。
祖母握着拐杖,上下打量:“听说你在江南天天吃药,可会识字?”
我眨眨眼,把提前背好的《千字文》倒着背了一遍。
满屋寂静。
背完我补一句:“让祖母见笑,外祖母说多背书省药钱。”
老太太笑得露出三颗牙:“好,往后跟在我身边学管家。”
继母脸色当场绿成黄瓜。
第二局,KO+1。
第三回:夜宴
回京第七天,宫里办赏花宴,名义上赏花,实际上大型相亲修罗场。
庶妹给我送来一套绯红绣金裙,说是“特意赶制”。
我摸了一下,掉粉——真. 掉粉,沾水就褪色。
宫里头灯火一烤,我若出汗,当场社死。
我转头换上外婆给的青布裙,素得能直接哭丧。
贵妃问:“元家大姑娘怎穿得如此寒酸?”
我俯身一拜:“回贵妃,久病之人恐折福,不敢夺春色。”
皇帝老儿在楼上听见了,点头:“此女有孝心,赏!”
我跪地谢恩,余光瞥见庶妹把裙子攥得稀巴烂。
第三局,KO+2。
第四回:捡人
夜里回程,马车被个血人拦住。
小厮吓得要跑,我掀开帘子——少年半张脸糊血,腰牌却闪得晃眼:
“肃”字。
肃王府的小世子,未来的京城第一煞神。
我摸了摸自己弱不禁风的小心脏,决定赌把大的。
“抬上来,送我院子。”
继母怕我死在半路,给我拨的偏僻小破院,正适合藏人。
治了他三天,人醒了,第一句话:“想要什么?”
我笑眯眯:“要个靠山,先欠着。”
他甩给我一块玉佩:“肃王府欠你一次。”
我收好,转头吩咐丫鬟:“把药渣倒庶妹窗根,药味飘过去,她今晚别想睡。”
第四局,KO+3。
第五回:算账
月底查账,祖母让我跟着学。
继母克扣我月例,账上只写“药费支出二百两”。
我把外祖母教的“流水账口诀”背出来:
“进二出三,虚挂五分,漏洞像筛子。”
当场戳穿三个管事中饱私囊。
祖母震怒,把继母叫去骂了半个时辰。
我低头装鹌鹑,心里的小人蹦迪:
“拔钱犹如杀人父母,柳氏你且等着。”
第五局,KO+4。
小剧场·彩蛋
夜里,我蹲廊下煎药,肃王府那小子翻窗进来。
“喂,病秧子,你救我,就为了让我看你煎药?”
我打了个哈欠:“别急,等我先把元家这盘棋下完,再借你王府的刀。”
他挑眉:“不怕我翻脸?”
我把药碗推给他:“尝一口,苦得你翻不了。”
——第一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