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劈柴与流水
天光微熹,透过老屋唯一的纸糊窗棂,在室内投下朦胧的清灰色。
笃…笃…笃…
一阵极有规律的、沉稳有力的劈砍声,将赵昭明唤醒。不是刺耳的噪音,而是一种带着奇特韵律的闷响。一下,又一下,间隔均匀,力道扎实,仿佛敲击的不是木柴,而是这片寂静清晨的脉搏本身。
他睁开眼,有片刻的恍惚。身下的板床坚硬,薄被粗糙,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柴火和湿木的清香。没有噩梦,没有惊醒,一夜无梦的沉睡仿佛将他从溺毙的边缘短暂拉回。虽然疲惫未消,但那股蚀骨的冰冷和绝望似乎被隔绝在了昨夜那场冷雨里。
他坐起身。
老人已在院中。
说是院子,不过是屋后辟出的一小片泥地。老人赤着膊,古铜色的脊背绷紧,肌肉线条并非虬结贲张,而是如老藤般坚韧流畅。他手中握着一柄看似陈旧却刃口雪亮的斧子,面前立着一截粗壮的树墩。
他并未用蛮力猛劈,而是微侧着身,目光沉静地落在木柴的纹理上。片刻后,手腕微抖,斧刃划出一道短促而精准的弧线——
“笃。”
一声闷响,不偏不倚楔入木纹之间的一块天然裂隙。随即手腕一拧一送。
“咔嚓。”
那看似坚实的木柴便顺从地裂成两半,断面光滑。
举重若轻。不见汗流浃背,更没有气喘吁吁。只有一种近乎艺术的效率和稳定。笃…笃…笃…声音持续着,仿佛永无止境,却又带着一种让人心安的节奏。
赵昭明看了一会儿,默默起身,将自己睡过的薄被叠好——尽管叠得歪歪扭扭。他走到屋角的水缸边,用木瓢舀了冷水,胡乱洗了把脸。冰冷的水刺得他一个激灵,最后一点昏沉也被驱散。
老人没有回头。
笃…咔嚓…又一根木柴应声而裂。
“缸里没水了。”
老人的声音平稳,混在劈柴声里,丝毫不显突兀。没有称呼,没有客套。
赵昭明愣了一下,点头。目光在屋内搜寻,落在门后——一对深口的木桶,一根被磨得光滑无比的扁担。
他走过去,挑起扁担,挂上木桶。动作生疏笨拙。扁担压在从未承过重量的肩头,带来一阵酸涩的疼。他咬着牙,没有吭声,挑起空桶向外走。
路并不远,却漫长。扁担吱呀,空桶晃荡。他的脚步虚浮,肩上的压力让他不得不微微佝偻起背。偶尔有早起的街坊路过,投来一瞥。他低着头,加快脚步。
井边无人。他将木桶挂上井绳,费力地摇动辘轳。木桶坠下,撞击水面发出闷响。再摇上来时,沉重异常。
他费力地将第一桶水提上来,倒入另一只空桶,试图平衡。
然后挑起。
重量猛地压下。扁担深深嵌入肩窝,疼得他倒抽冷气,膝盖一软,险些跪倒。水桶剧烈摇晃,溅出冰冷的井水,打湿裤腿和布鞋。
他稳住身形,脸涨得通红。试着迈步,脚步蹒跚。扁担呻吟,水桶左摇右晃。没走几步,肩膀火辣辣地疼,呼吸粗重。
他走几步,停一下,换肩,调整。水不断溅出,身后留下断断续续的湿痕。肩上的疼痛加剧,仿佛扁担要碾碎骨头。
他再一次停下,龇牙咧嘴。
一个身影无声地出现在身旁。老人,手里拎着几根新劈的柴,像是刚好路过。
没看他狼狈的样子,没看晃荡的水桶。老人的目光落在他死死攥着扁担、指节发白的手上,落在他绷得僵直的后背上。
“力,”老人开口,“使死了。”
赵昭明喘着气,茫然。
“扁担是活的。你把它按死了,它就得跟你较劲。肩是轴,腿是根,腰带着走。让它颤,借它的劲,不是死扛着它的沉。”
说完,老人不再多言,拎着柴,步履平稳地先走了。
赵昭明愣在原地。
力,使死了…
扁担是活的…让它颤…借它的劲…
他再次挑起担子。不再试图用蛮力死死压制晃动,而是微微放松了紧绷的肩膀和腰背,尝试去感受那上下颤动的节奏。
起初更加别扭,水晃得厉害。但他咬着牙坚持,努力去顺应那种律动,而不是对抗。
渐渐地,一种奇妙的感觉产生了。
当他的步伐节奏,开始隐约与扁担自身的颤动频率契合时,那死死压在肩上的、僵硬的沉重感,开始转化…变成了一种有弹性的、上下起伏的力。肩膀的疼痛依旧,却不再那么难以忍受。水桶的晃动也逐渐收敛,变得平稳。
他依然走得很慢,很吃力,汗水从额角滑落。
但这一次,他不再觉得自己是在纯粹地背负重量,而是在…驾驭一种流动的力。
水的重量,扁担的弹性,自己身体的协调…三者之间,似乎需要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点。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
他踉跄着将水挑回小院,倒入水缸。两只水桶里的水已只剩下大半。肩膀红肿,浑身酸痛,呼吸急促。
老人正在灶前生火,准备熬粥,瞥了一眼水缸,没说什么。
赵昭明放下扁担,靠在墙边喘气。看着那微微荡漾的水面,又低头看了看自己发红的手掌和肩膀。
劈柴声不知何时又响了起来。笃…笃…笃…
他抬起头,望向院中。
老人的动作依旧。精准,高效,举重若轻。斧刃总能找到木柴最脆弱的纹理,用最省力的方式,爆发出最大的效果。
力,有轻重。
路,有曲直。
劈柴如是,挑水如是。
那…棋呢?
一个模糊的、尚未成形的念头,如同破开坚冰的第一缕春水,悄无声息地,在他死寂的心湖深处,渗出了一丝极微弱的湿意。
他依旧疲惫,依旧痛苦,前路依旧迷茫。
但在这个清晨,在肩膀火辣辣的疼痛和那单调的劈柴声中,某些东西,已经开始发生极其缓慢、却不可逆转的…松动。
棋是乐趣,不是生活,但也是生活的一部分,难道棋理还能来自生活?
欲知后事如何?倾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