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码头皂事
书名:卤香定九州 作者:无罪之夜 本章字数:3109字 发布时间:2025-10-03

三伏天的辰州码头,像被扔进了蒸笼里。日头刚爬过桅杆顶,石板路就烫得能烙熟饼,来往的商船挤在河面,船工们赤着膊喊着号子,把一筐筐瓷器、布匹往岸上扛。码头拐角那棵老槐树下,王财的肥皂摊子总是最热闹的地界——黑黢黢的肥皂码得像座小山,块块紧实光滑,在日头下泛着温润的光,风一吹,还带着股淡淡的草木香。


王财今年二十出头,穿件洗得发白的粗布褂子,袖口卷到肘弯,露出结实的小臂。他做肥皂的手艺是从前世学的,婶子说这叫“胰子”,用草木灰和废油脂熬煮而成,去污力强,比皂角好用十倍。王财试做了几次,摸清了门道:草木灰得用三年以上的老柴烧的,过筛三遍才够细;废油脂要收榨油坊剩下的菜籽油渣,熬之前得用温水漂三遍,去尽杂质;最关键是火候,柴火要温,熬煮时得不停搅拌,直到油花浮在水面凝成珠,碱水不刺眼,才算熬透。一块肥皂从备料到成型,得耗上大半天功夫,王财却做得仔细,他常说:“脚夫们扛活累,汗衫上的汗碱、裤子上的油污难洗,我这肥皂得对得起他们掏的一文钱。”


可不是嘛,辰州码头的脚夫们,谁不用王财的肥皂?赵大胆是码头最壮实的脚夫,每天扛完十趟货,汗衫能拧出水,他总说:“王兄弟的肥皂,搓两下就出白泡沫,汗碱一冲就掉,比用皂角搓得手疼强多了!”张老六家里有五个娃,衣服总是补丁摞补丁,他买肥皂专挑王财的:“这肥皂耐用,一块能洗半个月,娃们的脏衣服再也不用搓到半夜了。”就连码头边“李家菜馆”的李二,都天天来买两块:“后厨的盘子碗油腻,用王财的肥皂一擦就干净,省了多少碱面钱!”


王财的生意红火,钱袋也慢慢鼓了起来。他把赚来的铜钱用麻线串成串,藏在神像背后破洞里,夜里睡觉前总要摸一摸,心里盘算着:等攒够五十串钱,就开展新的赚钱生意,做衣服。他觉得这肥皂生意,能让他维持生活。


可谁也没料到,刘三的出现,像一盆冷水,浇灭了王财的红火日子。


刘三是辰州镇上出了名的泼皮,三十来岁,瘦得像根麻杆,穿着件油乎乎的短打,头发乱得像鸡窝,整天游手好闲,靠偷鸡摸狗混日子。之前他总在王财的摊子附近转悠,有时蹲在老槐树下,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王财熬肥皂的瓦锅,王财以为他只是看热闹,没放在心上——毕竟熬肥皂的法子,看着简单,可火候、用料的讲究,外人哪能轻易摸清?而且有脚夫帮忙,他也不敢闹事。


那天早上,王财刚把肥皂摆好,就见刘三挑着个破竹筐,晃晃悠悠地走到他旁边,“咚”地把筐子一放,扯出块发黑的粗布铺在地上,然后从筐里掏出几块黑乎乎的疙瘩,往布上一摆。那些疙瘩比王财的肥皂小一圈,表面坑坑洼洼,边缘还沾着草木灰渣,捏在手里软乎乎的,一使劲就能捏出个坑。


刘三清了清嗓子,扯开破锣似的嗓子喊起来:“走过路过别错过!黑肥皂!半文钱一块!比旁边的便宜一半!都是草木灰熬的,洗啥都干净!”


这一喊,原本围在王财摊子前的脚夫们,呼啦一下就涌了过去。赵大胆凑到跟前,拿起一块刘三的肥皂,翻来覆去地看:“刘三,你这肥皂跟王兄弟的一样吗?怎么这么便宜?”


刘三拍着胸脯,脸上堆着假笑:“赵哥,您放心!都是一个法子做的,草木灰加废油脂,我就是手脚快,省了点功夫,所以卖得便宜!您买一块试试,不好使,我刘三倒贴你一文钱!”


赵大胆犹豫了一下——他知道王财的肥皂好,可半文钱一块,确实划算。脚夫们赚的都是血汗钱,扛一趟货才赚两文钱,能省一文是一文。他摸出半文钱,递给刘三:“那给我来一块,要是不好用,我可找你算账!”


有了赵大胆开头,其他脚夫也跟着动了心。“我要两块!”“给我三块,家里娃多!”“刘三,你这肥皂能洗汗衫不?”刘三忙得手忙脚乱,收钱、递肥皂,嘴里还不停吆喝:“都有都有!放心买!洗不干净来找我!”


王财站在自己的摊子前,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像被针扎了一样。他凑过去,拿起一块刘三的肥皂,指尖一碰,就沾了层灰渣,凑近闻了闻,一股刺鼻的碱味冲得他鼻子发酸——这哪是熬透的肥皂?分明是草木灰和废油脂胡乱熬了两滚,连油碱都没融合,这样的肥皂,洗东西不仅不干净,还会伤衣服、伤手。


“刘三,你这肥皂没熬透,不能卖!”王财忍不住开口。

刘三斜了他一眼,嘴角撇出一抹嘲讽:“王财,你管得着吗?我卖我的肥皂,你卖你的,凭啥说我不能卖?人家愿意买,你眼红也没用!”


周围的脚夫们也帮着刘三说话:“王兄弟,刘三的肥皂便宜,咱就图个省钱,好用不好用,试过才知道。”“是啊,你那肥皂一文一块,刘三的半文,差着一半呢!”


王财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可看着脚夫们黝黑的脸上满是期待,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知道,脚夫们不容易,风吹日晒扛活,赚的每一文钱都带着汗,他们宁愿买便宜的肥皂,赌一把好用,也不愿多花一文钱买稳妥的。


那天,王财的摊子一块肥皂都没卖出去。夕阳西下,码头的人渐渐散去,刘三挑着空筐子,哼着小调走了,走之前还冲王财扬了扬手里的钱袋:“王财,服了吧?想赚钱,得懂变通!”


王财蹲在老槐树下,看着自己码得整整齐齐的肥皂,心里又急又气。他摸出一块自己的肥皂,捏在手里,紧实光滑,再看看刘三剩下的一小块肥皂渣,一捏就碎,掉了一地灰。他知道,刘三肯定是偷偷看了他熬肥皂的过程,可那泼皮只学了皮毛,连最基本的火候都没掌握,就能凭着“半文钱一块”抢走他的生意。


接下来的日子,王财的生意一落千丈。每天早上,他早早摆好摊子,可脚夫们都绕着他的摊子走,直奔刘三那里。偶尔有老主顾过来,也只是站在旁边叹气,比如赵大胆,手里拿着刘三的肥皂,脸上满是无奈:“王兄弟,不是哥不买你的,刘三的便宜一半,咱脚夫赚点钱不容易,得省着花。你看这肥皂,虽然小了点,碎了点,可洗的时候多搓两下,总能洗干净点。”


王财接过赵大胆手里的肥皂,指尖一捏,肥皂就掉了渣,碎末里还掺着没化开的草木灰颗粒。他心里像堵了块石头,闷得慌:“赵哥,这肥皂没熬透,碱味重,洗多了伤手,也伤衣服。”


赵大胆叹了口气,把肥皂揣进怀里:“我知道,可没办法啊,半文钱,能省就省。家里老婆子还等着我赚钱买米呢。”


王财看着赵大胆的背影,心里酸酸的。他知道,脚夫们不是不爱用他的好肥皂,是生活逼得他们不得不选便宜的。他也想降价,可一算账,就犯了难:一块肥皂的成本,光草木灰和废油脂就差不多要半文钱,再加上柴火、时间,卖一文钱才能赚点薄利,要是降到半文,根本就是亏本买卖。


更让王财揪心的是,刘三的肥皂质量越来越差。有天早上,张老六气冲冲地跑到王财的摊子前,手里拿着一块碎成两半的肥皂,还有一件洗得发黄的汗衫:“王兄弟,你看刘三那破肥皂!我昨天用它洗汗衫,搓了半天,汗碱没洗掉,肥皂倒碎成渣了,渣子粘在汗衫上,越洗越黄,最后还是用皂角搓干净的!”


旁边的脚夫们也纷纷附和:“是啊,我买的肥皂,洗袜子洗得袜子更硬了!”“我用它洗裤子,油污没洗掉,反而粘了一层灰!”“刘三那泼皮,就是骗人的!”


可抱怨归抱怨,第二天,脚夫们还是会去买刘三的肥皂——毕竟,半文钱一块,就算不好用,也比一文钱一块的“贵肥皂”划算。王财看着这一切,心里越来越凉:他的肥皂再好,也抵不过“半文钱”这三个字。


那天晚上,王财回到自己的小破屋,屋里黑漆漆的,只有一盏小油灯亮着。他把剩下的肥皂堆在桌子上,看着那些紧实光滑的肥皂,想起自己熬肥皂时的辛苦:天不亮就去榨油坊收废油脂,回来要漂三遍;草木灰要筛了又筛,生怕有杂质;熬煮时要守在瓦锅边,不停搅拌,胳膊都酸了;凉透了还要一块一块取出来,码得整整齐齐。可现在,这些用心做的肥皂,却没人要了。


王财摸了摸神像背后,里面的铜钱还是上个月的数量,没多一分。他想起远在天边的老婆孩子,本来想一步一步赚钱先活下去,再找到回去的方法,突然这些愿望,好像一下子变得遥远了。他越想越急,越想越气,最后趴在桌子上,忍不住哭了——不是哭刘三,是哭自己没用,守着个没门槛的生意,被人一模仿,就没了活路。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卤香定九州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