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淬锋~~千般磨砺,终
书名:势子论 作者:汐玥 本章字数:2715字 发布时间:2025-10-04

第六十九章 淬锋~~千般磨砺,终成一锋


棋道如铸剑,千锤百炼之后,终需一试锋芒。


自那场无声的“弈心”之后,赵昭明的生活,仿佛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每日的劈柴、挑水、码放,不再是单纯的体力消耗,也不再仅仅是磨砺心性的功课。它们变成了一场场无声的演练,一次次对心中那杆无形“秤”的反复校准与试炼。


他劈柴时,斧刃落下的角度、力道的大小、手腕瞬间的爆发与收回,都带上了明确的“目的性”。他不再追求一斧破开,而是刻意去感受不同纹理、不同硬度木柴所带来的细微抗力差异,在心中默默“称量”着每一次发力所需的“轻重”。他开始能“听”懂木柴的“语言”,能从那细微的劈裂声中,判断出自己这一斧是“过”了还是“欠”了,是“顺”了还是“逆”了。

这一切动作,都带上了验证与校准的明确目的性,与他初来时麻木挥斧或后来刻意感悟时的心境,已截然不同。”

他挑水时,扁担的颤动、水桶的晃荡、脚步的节奏,都成了他感知“平衡”的媒介。他尝试在行走中微调呼吸,让气息的吞吐与扁担的上下起伏达成某种内在的和谐。他甚至在换肩的瞬间,刻意寻找那种力道流转最顺畅、重心转换最平稳的“临界点”,体会那种“举重若轻”的微妙境界。肩上的茧愈发厚实,但那沉重的负担,在他感知中却似乎变得越来越“轻”,越来越“听话”。


他观察老人刻木时,目光也更加锐利。他能看出老人下刀前那片刻沉吟,是在“称量”木料的脾性;能看出那刀尖看似随意的游走,实则是在不断进行着微小的“权衡”与“抉择”——何处该深入,何处该浅出,何处该顺应,何处该引导。那沙沙的刻刀声,在他耳中,已化为一种关于“分寸”与“火候”的无言教诲。


他的心境,在这种日复一日的“淬炼”中,变得愈发沉静通透。外界的喧嚣与污名,似乎被那杆日益精准的“心秤”过滤、沉淀,再也无法轻易掀起惊涛骇浪。他不再急于证明什么,也不再惶恐于未来的迷茫。他只是专注地、一丝不苟地,打磨着自己,打磨着心中那杆秤。


老人将他的变化尽收眼底,依旧沉默如山。只是在某个清晨,赵昭明发现自己的斧柄被细心地缠上了一段防滑的旧布;又在某个挑水归来口干舌燥的午后,发现檐下小凳上,不知何时多了一碗晾凉的清水。这些无声的照拂,如同春风化雨,默默浸润着修行之路。


这天傍晚,残阳如血,将小院染得一片暖金。老人没有如往常般收拾工具,而是洗净了手,缓步走到院中那方石凳前。石凳上,放着那张老旧棋盘,以及两盒沉甸甸的棋子。


老人没有说话,只是用目光示意了一下棋盘对面,随即又低头,将棋盘边角一枚微有翘起的木刺,用指腹轻轻压平。


赵昭明的心猛地一跳,血液似乎瞬间加速流淌。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悸动,步履沉稳地走过去,在老人对面坐下。


这一次,不是指尖空点,不是意念推演。


是要落子。


真正的棋子,真正的棋盘。


老人执黑,先行。枯瘦的手指拈起一枚乌木“卒”,向前推进一步。动作缓慢而稳定,棋子落在木质棋盘上,发出“嗒”的一声轻响,沉稳有力。


声音不大,却像战鼓槌响,敲在赵昭明的心上。


他没有立刻回应,而是微微垂下眼睑,将全部心神沉入棋盘。脑海中,那杆无形的“心秤”悄然浮现。秤盘之上,不再是模糊的能量与脉络,而是具象化为这第一步棋所带来的、微乎其微却真实不虚的“势”的变化。他“称量”着这步进卒的意图——是试探?是固守?还是某种更深远的布局开端?他“权衡”着各种应对的“轻重”——直接架炮攻击?跳马守护?亦或也进卒,以静制动?他“揣摩”着不同选择可能引发的、后续“势场”流转的种种可能……


时间仿佛被拉长。油灯的火苗微微摇曳,将两人的影子投在棋盘上,仿佛另一场无声的对弈。


几个呼吸后,他睁开眼,目光清亮如泉。他拈起一枚红“炮”,没有选择常见的直接架中炮,而是轻轻地、落在了屏风马的位置上。一步看似稳健,实则隐含弹性、预留了无数变化的“称量”之着。


“嗒。”落子声清脆。


老人浑浊的眼中没有任何波澜,几乎在红棋落子的瞬间,便拈起了另一枚棋子,应了一步。棋局,就在这夕阳余晖中,不疾不徐地展开。


没有言语,只有棋子交替落盘的“嗒、嗒”声,规律而清晰,如同两位高手在以另一种方式对话。灯花偶尔爆开一丝轻微的噼啪声,更衬得小院寂静。


赵昭明全身心沉浸其中。他不再疯狂计算,而是不断地“感受”。感受对方每一落子所蕴含的“力”与“意”,感受整个棋盘“势场”的呼吸与脉搏。他心中的那杆“秤”高速运转着,权衡、比较、抉择…


时而,他落子轻灵,如扁担微颤,化解掉对方看似凌厉的攻势。


时而,他落子沉凝,如斧破硬疖,直击对方阵型中某个隐蔽的弱点。


时而,他主动弃子,如刻刀舍料,以微小的代价换取“势场”的关键性倾斜。


时而,他固守一角,如静水映物,任对方如何挑衅,自岿然不动。


他的棋,不再是过去那种追求宏大叙事的“势”,也不再是林雪晴那种冰冷精准的“算”,而是变成了一种…基于全局感知的、充满弹性的“引导”与“调控”!他在尝试着,下出一盘“活”的棋,一盘有“呼吸”、有“节奏”、有“生命”的棋!一盘用“心秤”称出来的棋!


老人依旧从容,他的棋路老辣依旧,总能在看似平稳的局面下,悄然布下杀机,迫使赵昭明不断调动全部心神,将心中那杆“秤”运用到了极致。


夕阳缓缓沉入西山,最后一道金光掠过棋盘,将那些沉甸甸的木棋子照得温润发亮,仿佛有了生命。棋局并未结束,依旧焦灼。但老人却在赵昭明落下一步极其精妙的、以退为进的“飞相”之后,缓缓地停下了准备落子的手。


他抬起眼,目光第一次真正地、长时间地落在赵昭明脸上。那目光中不再是最初的平淡无波,也不再是之前的审视与探究,而是带上了一种极其复杂的意味——有一丝惊讶,有一丝欣慰,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感慨。


他就这样看了赵昭明许久许久。远处传来几声模糊的更梆声,夜已深了。


然后,他缓缓地、极其缓慢地,将手中那枚捏得温热的棋子,轻轻放回了棋盒里。发出一声轻微的“嗒”。


他什么也没说,只是静静地看了赵昭明最后一眼,那眼神仿佛在说:“可以了。”随即,老人站起身,佝偻着背,步履平稳地走向屋内,留下了一盘未竟的棋局,和一个在灯影中怔怔出神的赵昭明。他明白,老人停下并非因为棋局已定,而是因为他要验证的东西,已然显现。这盘未终的棋,恰是他修行步入新境的最好证明。

赵昭明没有去看那未下完的棋,也没有去思索胜负。他只是低头,看着自己在棋盘上留下的那些棋子的轨迹。它们或许还不够完美,或许还有瑕疵。但他知道,有些东西,已经彻底不同了。


他心中那杆秤,经历了日常劳作的淬火,经历了无声弈心的锤炼,终于在这真实的落子声中,完成了最后一次关键的…淬锋。


寒光内敛,锋芒已具。


他缓缓握紧手掌,指尖抵着掌心粗糙的茧。


夕阳落尽,暮色四合。


小院重归寂静。


但他的心中,却有一盏灯,被彻底点亮。


千般磨砺,终成一锋。此心已安,可纳山河。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势子论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