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长溪·个人番外
标题:《红缨未冠》
副标题:女将军成长史——从“谢家小矮子”到“一枪定山河”
---
序章·矮子的觉醒
> “丫头片子,拿得动枪?”
“拿得动,也打得破你的狗头。”
那年我八岁,身高四尺,站在演武场,跟十三岁的堂兄对峙。
三招后,堂兄的门牙飞出去,我的木枪也断了。
爹(谢清晏)摇着折扇:“赔钱。”
我:“先欠着,等我赢遍京城,再统一结账。”
---
第一章·打基础=被打
1. 晨跑:鸡鸣前绕府十圈,爹骑马跟后面念诗——
“矮子跑得快,敌人追不上。”
我边跑边骂:文化人毒舌起来真省刀。
2. 扎马:沙袋压膝,一炷香起步。
娘(传说中“江南第一女镖头”)蹲旁边嗑瓜子:“蹲低是为了以后跳得高,闺女,再矮两寸。”
我:“……”
3. 红缨枪:师父一杆枪,比我高两倍。
第一式——“百鸟朝凤”,我练了三百遍,手腕肿成馒头。
夜里师父偷偷给我上药:“疼吗?”
我咬牙:“疼也长,骨头会长,我也会长。”
---
第二章·第一次见血
十二岁,边境流寇扰民,爹带我去“见世面”。
流寇劫村,我冲最前,枪头没对准,扎偏了——
血溅一脸,温的,腥的。
我吐得昏天黑地,爹却拍背:“记住,保命是本能,保家是责任。”
那天后,我再没晕过血,只晕“自己不够强”。
---
第三章·身高暴击
十四岁,京城贵女圈流行“比高”。
我被群嘲“谢家小矮子”。
回家量身高——五尺二,比上个月高一指宽。
我郁闷蹲门口,萧随叔叔(退休皇帝)路过:“矮怎么了?你婧姨咳半辈子,照样把天下打平。”
说完塞给我一本《江南枪法十八式》,“练,练成自己的高度。”
我连夜抄完,第二天绑沙袋加练。
半年后,枪比人高,人比天高——至少在我心里。
---
第四章·武举状元
十六岁,朝廷开“女科武举”。
一路笔试+擂台,我枪挑三十八人,终场对上将门长子。
对方190cm,我164cm(鞋跟+发髻+战意=两米八)。
十招后,他剑脱手,我枪尖停他咽喉。
考官高呼:“状元——谢长溪!”
我转身,对着看台伸出两根手指:
“爹,两颗门牙钱,还清了!”
---
第五章·北境三年
1. 小兵→百夫长:靠“铁梨花机关”+夜袭战术,一月三捷。
2. 风雪夜:-30℃,我守城,睫毛结冰。
写信给听雪(当时还是太子):
“如果我回不去,记得把红包给我侄子。”
回信只有八个字:“活着回来,红包翻倍。”
我乐了,把信贴身揣进战甲——胸口那坨,瞬间不冷。
3. 断骨:一次伏击,左肩被锤裂,躺半月。
军医:“姑娘,以后别使重枪。”
我:“那把枪认主,不使不行。”
伤没好全,我右手单练,枪风照样扫落叶。
---
第六章·封将那一刻
十九岁,金銮殿。
女皇亲自给我戴盔,声音不大,却满朝皆闻:
“从今天起,谢长溪是我大燕第一位女镇北将军。”
我抬眼,看见太子听雪在文官堆里冲我笑,比口型:
“恭喜,小矮子。”
我挑眉回他:“等我长到两米八,一脚踩你心尖上。”
---
第七章·少女心事
凯旋第一晚,我翻墙进东宫。
听雪正画舆图,墨都没干,就被我按墙上。
“我打赢了,给个赏?”
他脸红到脖子:“赏、赏什么?”
我凑近:“赏我亲一口。”
他:“……”
半天,他主动低头——
行,枪没白练,一击命中。
---
第八章·红缨定山河
> 从八岁木枪,到十九岁铁枪;
从四尺小矮子,到千军统帅;
从“赔钱货”到“封疆将”;
别人比高,我比枪尖的高度;
别人比嫁,我比山河的安稳。
最后,把师父的话送给所有小个子女孩:
“身高是天给的,高度是自己长的。
枪一横,心一纵,世界就为你让路。”
【彩蛋】
师父后来给我量身高:“嘿,五尺四,没长多少。”
我:“没事,枪长七尺,加起来两米八,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