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间,万千墨影汇成的洪流,挟带着足以撕裂钢铁的怨念与死寂,扑向钟楼之顶。
它们的目标并非是这古老的建筑,而是那个高举着骨笔,即将燃尽自己的身影。
李砚盘膝而坐,身躯剧震,生命力如同决堤的江河,疯狂涌入手中那支通体赤金的“诗骸笔”。
笔身上的裂痕已密如蛛网,不再是简单的缝隙,而是化作了一条条流淌着星辰的微缩银河。
他感觉自己的灵魂正在被这支笔抽干、碾碎,然后重塑。
就在意识即将沉入永恒黑暗的瞬间,一道清脆的系统提示音在他脑海中炸响,如同混沌初开的第一声惊雷:
【检测到诗魂境界突破——初悟→渐入】
【解锁核心能力:史海钩沉】
【能力描述:你的精神可触碰附着于万物之上的历史印记,追溯其核心细节记忆。
所见真伪,取决于你的诗魂强度。】
轰!
一股磅礴浩瀚、仿佛来自时间长河源头的力量倒灌而回,瞬间填满了李砚枯竭的身心。
他猛地睁开双眼,瞳孔深处,竟有一抹灿烂的金色一闪而过。
原本扑至眼前的墨影洪流,在这道金光扫过的刹那,竟如冰雪遇骄阳,发出一阵阵无声的凄厉尖啸,纷纷汽化消散。
他抬起头,望向晨曦初露的远方天际。
恍惚之间,那道熟悉的白衣身影再次踏着月色而来,衣袂飘飘,宛若谪仙。
这一次,李白没有吟诗,没有提问,只是静静地看着他,眼中带着一丝欣慰的笑意。
他缓缓抬手,递来一支无形之笔,那支笔仿佛由月光与风声构成,轻盈地融入了李砚的眉心。
“去吧。”
一个温润而遥远的声音在李砚心底响起,随后,李白的虚影便化作万千光点,彻底消散于晨光之中。
李砚知道,这不是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一只晶莹剔T的墨蝶轻轻落在他肩头,那是小蝶最后的身影。
她凝望着李砚,眼中是纯粹的喜悦与释然:“你已不必寻诗,因为你本身,就是诗。”
话音落下,她的身影如一滴浓墨滴入清水,优雅地晕染开来,化作无数更细小的墨蝶,盘旋一圈后,翩然飞向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融入了那第一缕温暖的晨曦。
同一时刻,图书馆三楼。
老周那只布满老年斑、因激动而剧烈颤抖的手,终于触碰到了墙上那三个自己刻下的字——“放它走”。
指尖与冰冷的墙壁接触的瞬间,一股暖流从他干涸多年的喉咙里涌出。
他喉结滚动,发出了一阵“咯咯”的、仿佛锈住多年的门轴被强行推开的声响。
“我……我说话了?”
一个沙哑、破碎,却又无比清晰的音节从他口中挤出。
他难以置信地捂住自己的喉咙,浑浊的老泪瞬间决堤,顺着深刻的皱纹滚滚而下。
他猛地跪倒在地,双手捶打着地面,压抑了数十年的悔恨与痛苦在此刻轰然爆发。
“哥……对不起!是我……是我把诗……关得太久了!”
苏绾默默蹲下身,轻轻拍着他的后背,声音温柔而坚定:“现在,它们回来了。”
仿佛是为了印证她的话,窗外,一阵朗朗的诵读声毫无征兆地响起,初时如涓涓细流,转瞬便汇成滔天巨浪。
教学楼、操场、礼堂、宿舍……校园里每一个角落的广播系统,在没有任何人操作的情况下,同时被激活。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数学生被这股宏大的声浪惊醒,他们冲到窗边、跑出教室,迷茫地望向声音的来源。
但很快,那镌刻在血脉深处的韵律便唤醒了他们沉睡的灵魂。
不知是谁第一个开始,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跟着广播自发地齐声诵读。
那声音汇聚成一股涤荡灵魂的洪流,冲刷着校园里每一寸被功利与麻木所蒙蔽的尘埃。
操场中央,大壮拄着拐杖,昂首挺立。
他的身后,是全体篮球队员和文艺社的成员,他们像是最忠诚的卫士,围成一个圈,保护着圈中最核心的那个人。
大壮举起一个从体育器材室找来的喇叭,用尽全力吼道:“下面,请传灯社成员小满,为我们朗诵他的第一首诗!”
全场瞬间寂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人群中央那个瘦弱的少年身上。
小满双手紧紧攥着衣角,脸色紧张得发白。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起初微弱得像蚊子哼:“灯……灯不亮……”
他的声音在颤抖,但当他抬起头,望向远处那座沐浴在晨光中的钟楼时,眼中却燃起了前所未有的光亮。
“灯不亮……但我看见了!”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力量,“我看见李白在喝酒,看见杜甫在写信,看见王维在弹琴……我也看见你们,看见你们所有的人,在为我点灯!”
人群中一阵骚动,许多人的眼眶瞬间红了。
他们想起了不久前,自己是如何在论坛上为这个少年加油,如何用一个个ID为他点亮前行的路。
小满的声音愈发激昂,他环视着一张张被感动的面孔,念出了最后一句:“我想做一粒火,哪怕……只暖一个人!”
话音落下的瞬间,雷鸣般的掌声轰然炸响,经久不息。
有人在高喊他的名字,有人在悄悄抹去眼角的泪水。
旧琴房内,阿灯小心翼翼地将那盏古朴的诗灯,轻轻放回了“松风”古琴的琴腹之中。
灯火入鞘,最后一丝光亮也随之隐去。
然而,就在琴房重归黑暗的刹那,阿灯的眉头猛地一动。
他的世界依旧是一片漆黑,但……似乎又有什么不一样了。
一丝微光,凭空在他的“视野”中闪过。
他“看”到了!
不是颜色,不是形状,而是一种奇妙的感知。
他能“看”到桌上那本乐谱,上面每一个音符都散发着温润的“光”;他能“看”到墙上那幅书法,每一个字的笔锋都带着凌厉的“芒”。
他甚至能“看”到空气中飘浮的尘埃,都带着文字的形状、诗句的温度。
他缓缓伸出手,似乎想要抓住这缕奇异的光。
“原来……诗是有光的。”他轻声感叹,嘴角勾起一抹宁静的微笑。
窗外,一只墨蝶悄然掠过,在玻璃上留下一个转瞬即逝的影子,似曾相识。
阿灯侧过头,仿佛真的看到了它。
他知道,那是小蝶的告别。
教学楼顶层天台,李砚与苏绾并肩而立,清晨的微风吹拂着他们的发梢。
他们俯瞰着整个校园,看着那些自发聚集、高声诵读的人群,看着这片土地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恢复生机。
“接下来呢?”苏绾低声问道,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李砚笑了笑,那笑容里有释然,更有锋芒。
“他们以为诗是用来考试的,是用来拿分的工具。但今天之后,他们会知道——诗,是用来活着的。”
他拿出手机,点开了一个沉寂已久的应用程序。
屏幕上,“江城青年诗词大赛”的报名页面赫然在目,血红色的倒计时显示着:距离报名截止,还剩三天。
他的眼神逐渐变得锐利如刀:“是时候,该让某些人听听,什么叫‘天生我材必有用’了。”
深夜,校长办公室。
月光透过百叶窗,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一只修长的手,将一份厚厚的牛皮纸袋从门下的缝隙中悄无声息地塞了进去。
纸袋上,一行清秀而有力的字迹写着标题:《关于高三(1)班张昊组织作弊、操控历史评分的证据汇编》。
在落款处,没有署名,只有一个简笔画的图案——一盏在黑暗中摇曳着微光的诗灯。
做完这一切,那道身影便迅速消失在走廊的阴影中。
而在城市的另一端,高楼的缝隙之间,一轮皎洁的明月高悬。
一道若有若无的白衣身影立于月光之下,他望着江城大学的方向,嘴角噙着一抹淡然的微笑,微微颔首,仿佛在对自己最得意的弟子说:
好徒儿,继续写吧。
这场席卷校园的风暴似乎已经平息,但所有人都明白,这只是序曲。
黎明前的喧嚣过后,真正的暗战,才刚刚拉开帷幕。
那些潜藏在更深阴影中的东西,正因这突如其来的光芒而感到不安,并开始蠢蠢欲动。
夜色渐深,喧嚣散尽,整座城市都陷入了沉睡。
然而,风暴的中心,却远未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