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里,大地上应该有高山、流水、田野,还有炊烟袅袅的村庄。最关键的部分应该是大地本身,在松软的泥土上,有厚厚的青草、茂盛的树木,还有流动的河水、坚硬的石头,而最灿烂的是那大片温暖的阳光。在我的印象里,大地一直给我一种宽厚的形象,它宽容的接纳着所有生命,在大地上自由地成长,让我们都成为大地的一部分。
记得童年时期,我们总是在田野的草地上,站成一排,然后一个个张开手臂,倒向那厚厚的青草地,每次贴近土地的时候,都能闻到泥土的气息、青草的气息,还有阳光的气息,这常常让我感觉到一种快乐与幸福,所以我们的笑声也总是在大地上响亮的回荡。在那些快乐的日子里,我们总是以各种方式,跟大地表达着我们的热爱,以各种情感跟大地亲热着。我们会快乐地抱住一块石头或者树木,感叹大地的神奇;也会赤着脚在泥塘或者草地上蹦跳,让大地带给我们一些惊奇。那种自由而快乐的场面,现在时时出现在我的记忆中,让一切已经逝去的记忆温暖着自己的心灵。
在前面我用了亲热这个词汇,只是觉得这个词在描绘大地与人的关系时,显得自然而亲切。现在想来我们这些孩子,在表达自己与大地的亲热时,可能方式过于直接,或者有些夸张。而成年人表现的却是另一种方式,他们会抓起一把泥土,放在手心里搓揉,或者将泥土贴近自己的脸,闻一闻泥土的芳香。要不就是劳累时,随意地躺倒在田间地头,直接让大地承接他们的梦想与未来。现在想来,这种与大地亲热的方式更为直接,因为思想的原因,成年人也许更深刻地感受到大地的力量,内心深处也许更贴近大地,因为他们知道大地是所有生命的根。
其实与大地亲热,不管用什么方法与形式都是快乐的,都是值得回味的。那个时候,就算在田埂上奔跑,摔上一跤,也只不过是脸上沾上了泥土,引得同伴们快乐地大笑,自己也跟着一起笑,然后再到河水里洗去那些泥土,让它们回归大地。所以,在我的记忆中,大地总是温和的,不会给人类带来伤害,而制造的快乐却是永远的。
自从进了城市后,这种感觉变了,那一栋栋高楼与水泥道路,遮掩了我对大地的感觉,也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在城市里生活这么多年,我记忆中的大地消失了,剩下的只有拥挤与嘈杂,那些高大的建筑,辉煌的灯火,似乎吞噬了我心目中的大地。所以,在这些日子里,我忘记了大地原来的样子,只知道在拥挤的人群,坚硬的道路上挣扎。自己想想连河里的一条鱼都不如,根本没有伸头换气的机会。只知道不停的生活,其实生活与大地,那一个才是我们的根呢?
现在我能完全想起我心目中的大地,再次感受大地带给我的快乐与思想。完全是因为几次在城里偶然与土地的亲热。当我像童年时期一样,倒向土地的时候,收获的却不是快乐,而是伤痕累累,总要在医院待上一些日子。相对于城里的有些人来说,我是幸运的,因为有人因为这个简单的动作,而失去了自己的生命,所以我感觉到城市的坚硬与冷酷。在这些日子里,我总是怀疑城市里是否还有宽厚的大地,那些坚硬的水泥地是否代表了大地的思想与精神?
大地真的消失了吗?我相信没有,不然我们的生活就失去了意义,我所说的大地消失,只是指城市的这块土地,在那遥远的乡村、山林,还有我梦中的大地,温暖着我的心灵。
我爱那片真正的大地,如同爱着我所有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