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星辉照暗痕 灵犀照本心
笼罩在南天宫上空那层由噬星砂余烬形成的、连晨光都能滤暗的沉郁煞气,仿佛被一股无形的清风吹动,消散的速度陡然加快。
宫内的灵气,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新活泼,连带着巡星殿飞檐下的铜铃都发出了比往日更加清越的声响,恍若为这场隐秘的胜利奏响无声的序曲。
壬玄子缓缓睁开双眼,看着神识感应中已然恢复澄澈流转的天权阵基,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
他收回护法的神念,那十二枚灵犀子在袖中温顺地沉寂下去。
他目光扫过略显疲惫却眼神清亮的李仓圣与玄机子,声音依旧平和,却带着深深的警示:“阵基虽复,隐患未除。
树欲静而风不止,蚀阵之法阴损隐秘,绝非自然形成。
阵外之敌易挡,阵内之心难防。
阁主,玄机真人,往后行事,需更加谨慎。”
李仓圣与玄机子肃然,对着壬玄子深深一揖:“多谢师叔(前辈)指点,晚辈谨记。”
经此一役,两人不仅成功修复了阵眼,更在壬玄子举重若轻的指点下,对阵法本质与灵力精微操控有了全新的领悟,虽心神消耗甚巨,却觉道途之上,又见一重崭新天地。
待送走两位宫阁支柱,壬极堂内重归静谧,只余菖蒲叶上的露水滴落在青石上的细微声响,如同岁月流逝的刻度。
壬玄子刚于青铜天地盘前重新盘膝坐下,意图凝神内观,调息恢复损耗的心神,窗外却传来一阵急促却不失章法的脚步声,伴随着天机阁弟子特有的六壬盘挂饰发出的铜铃轻响,打破了这片宁静。
道童林小婉刚掀开竹帘,连若尘的身影便带着一身晨露的微寒撞了进来。
他青色道袍的下摆还沾着观星台特有的青岚石屑,怀里的六壬盘露出一角,铜质盘面上,代表残余煞气的黑雾比昨日淡了些,却仍在某些区域如同拥有生命般缓缓蠕动,未曾完全消散。
“拜见师父!”
连若尘气息未平,也顾不上完整行礼,指尖急切地点向六壬盘上“天权”星位对应的区域,“方才弟子在观星台借助晨晖推演,试图追踪宫中煞气衰减的轨迹,却发现天权阵眼对应的‘丑’位突然泛起一丝极淡的黑气,其性阴诡,流转方式与寻常噬星砂余烬截然不同!
可就在弟子想要锁定它时,那黑气竟凭空消散,再次探查时,彼处灵气反而比周遭浓郁了三倍不止!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师父,我们是否需要立刻再去阵眼处详查?
是不是……还有什么不寻常的东西潜伏着,未能根除?”
他的语气中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敏锐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他话音刚落,, ,
未等壬玄子回答,便听得西侧小径传来轻盈却迅捷的脚步声。
楚瑶提着她那面古朴的紫微星盘快步而来,月白色的魂维阁道袍上还带着养魂谷特有的、沾染了夜露与安魂香息的潮湿气息,显然是刚结束晨课便匆匆赶来,额角甚至带着细微的汗珠。
“长老!
连师兄你也在呀?”楚瑶语速略快,清秀的脸上带着一丝凝惑,她快步上前,将手中的紫微星盘呈上,只见盘面上代表隐秘邪祟的“天贼星”光点正散发出微弱却异常稳定的光芒!
“弟子用紫微斗数复盘天权阵眼周边气机,星象显示‘艮位藏煞,其性与执法阁金戈之气隐隐相冲’,但具体是何等煞物,星盘光影交织,卦象混沌,一时竟未能显化明晰。”
壬玄子浑浊却深邃的目光在两人带来的法器上一扫,伸出枯瘦的手指,轻轻点在楚瑶的紫微星盘上,一股温润如水的灵波无声荡开,使得星盘上的星光微微一定:“哦?何种异煞,能避过紫微星盘的直接照见?
让老夫看看。”
楚瑶依言,屏息凝神,再次催动魂维阁秘法,紫微星盘上星光流转,诸天星斗虚影明灭不定,试图捕捉那稍纵即逝的异常。
然而,奇怪的是,方才那清晰的“藏煞”之象此刻竟如同被水洗过一般,变得模糊不清,只剩下相对纯净的灵光流转,再无半点异状。
她抬起头,眼中满是困惑与些许不甘:“咦?怎么……怎么没有了?
方才明明清晰指向‘艮位’与执法阁……”
壬玄子收回手指,眼底深处闪过一丝了然,面上却不动声色,反而露出一抹温和的浅笑,他缓缓站起身,拂了拂衣袖上并不存在的灰尘:“无妨。
既然星象暂隐,天机不显,光坐在此处空想也是无益。今日天气尚好,老夫便陪你们出去走走吧,顺便……看看这雨后初霁的南天宫,是否真如表面这般清净。”
三人遂起身,走出清幽的壬极堂,沿着被晨露彻底打湿的青石小径,看似随意地向着七星连环阵核心区域的方向漫步而去。
路上不时遇到一队队巡逻的执法阁弟子。他们身着制式玄铁重甲,步伐整齐划一,肩甲上阴刻的“执法”二字在渐亮的晨光中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见到壬玄子与连若尘、楚瑶,纷纷驻足,抱拳行礼,眼神恭敬中却带着一丝难以完全掩饰的紧张与审视——昨日鹰嘴崖那场惨烈厮杀的血腥气似乎还未彻底从空气中散去,修罗的嘶吼与同袍陨落的画面依旧萦绕心头,无人敢在此时有丝毫松懈。
连若尘敏锐地注意到,这些弟子周身萦绕的肃杀之气,似乎比平日更重几分,与他们铁甲上残留的、极淡的修罗煞气混合在一起,与宫中正在快速净化的大环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他们刚刚行至百草堂附近的岔路口,迎面便见一道娴静身影款步而来。
正是苏清月。她发间只束着一支简单的青玉簪,流光温润,与她沉静的气质相得益彰。
腰间悬着一枚刻有古体“魂”字的羊脂玉佩,随着她的步履轻轻晃动,散发出稳定心神的柔和波动。
她身着魂维阁特有的月白道袍,袍角绣着淡淡的云纹,面容清丽,眼神温和而通透,因常年修习魂术,与生灵意念打交道,周身自然而然地萦绕着一股令人心安的宁静气息。
她比连若尘年长五岁,行事更为沉稳周全,此刻手中却托着一个白玉药盏,盏内盛着小半盏清澈见底的药液,然而液面上竟隐隐有数条极细微的黑色丝线,如同拥有生命的活物般缓缓扭动、缠绕,与她周身散发的清净平和的魂道灵气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对比。
“长老,连师兄,楚师妹。”
苏清月声音温婉,却带着医者特有的严谨与洞察,她向壬玄子行了一礼,目光扫过连若尘和楚瑶,微微颔首示意,
“弟子今晨循例查验宫中各处灵气净化进度,发现自天权阵眼修复后,大部分区域煞气皆在快速消散,唯獨……靠近执法阁校场西侧的几处灵泉回路,净化的速度异常缓慢,几乎陷入停滞。
弟子心疑,便取了些许水样,以此‘净灵盏’细细探查,发现其中蕴含的煞气极为顽固,非但不曾被净化,反而……带有一丝若有若无的金属锐气,不似噬星砂那般纯粹的阴秽死寂,倒像是……被某种极强的金戈煞力侵染、异化过一般。”
苏清月带来的消息,与她净灵盏中那诡谲扭动的黑丝,如同最后一块拼图,与连若尘观测到的瞬间异状、楚瑶推演出的执法阁关联,隐隐然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条模糊却令人深感不安的线索。
几个年轻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投向了始终沉默不语的壬玄子,空气中弥漫开一种山雨欲来的凝重。
壬玄子停下脚步,目光掠过苏清月玉盏中那挣扎扭动的黑丝,又扫过远处执法阁方向那森严耸立的建筑轮廓,最后落在眼前三张年轻而充满探知欲与责任感的脸上。
他沉默片刻,眼中深邃似万年寒潭,无人能窥其底细。
“看来,这雨后初霁的晴朗之下,暗流比老夫预想的更为复杂、也更为接近。”
他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定鼎人心的力量,瞬间驱散了年轻人心中因未知而升起的一丝迷茫,“巡查到此为止。
先回壬极堂。”
回到那被青竹与菖蒲环绕的清静堂内,香炉中重新燃起的宁神香气息愈发悠长沉静。
壬玄子示意三人坐下,他自己则再次坐于那承载了无数岁月与卜算的青铜天地盘前,身影在袅袅青烟中显得有些朦胧。
“你们今日所察,所疑,皆非空穴来风,亦非杯弓蛇影。”
壬玄子平静地说道,指尖无意识地拂过袖中沉寂的灵犀子,仿佛在安抚,又仿佛在沟通,“天权阵眼虽复,但其被侵蚀的根源,以及宫中煞气难以尽除的缘由,恐怕已非单一阵眼之事,而是牵涉到整个七星连环阵的运转枢机,乃至……人心向背。”
他的目光依次扫过连若尘的六壬盘、楚瑶的紫微星盘和苏清月的净灵盏,眼神中带着审视,更带着一种托付:“欲明此中关窍,辨清暗处潜流,知其然,更需知其所以然。
你们需得先真正理解,你们所要守护的,以及那潜藏之敌处心积虑所要破坏的,究竟是何等存在。”
壬玄子的语气变得庄重而肃穆,如同在宣告一个重要的传承开端:
“从明日始,若尘、楚瑶、清月,你三人每日辰时,必来此壬极堂。老夫将为你等,详解这‘七星北斗连环阵’之真正奥义。”
堂外,天色已彻底放亮,璀璨的阳光毫无保留地洒落,将整个南天宫照耀得一片辉煌壮丽,宛若仙家盛世。
然而,在这片看似纯粹的光明之下,壬玄子沉稳而坚定的话语,却如同一声悠长的钟鸣,预示着一场关乎道统传承与阴谋毁灭,在明暗交织处展开的较量,才刚刚拉开沉重的序幕。
而年轻一代的肩膀,已然需要扛起这份沉甸甸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