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玉珏终谜
风城老街的尽头,藏着一家不起眼的古籍书店。门楣上悬着一块乌木旧匾,上书“听雨斋”三字,墨色古拙。雨后初霁,湿润的青石板路反射着天光。
赵昭明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店内光线偏暗,高大的书架顶天立地。周正豪——那位曾在公园石桌旁为王再越传承据理力争的老者——早已等候在深处一张宽大的老榆木茶台旁。
见到赵昭明,周正豪神色凝重地站起身,目光在他脸上停留片刻,最终化为一声悠长的叹息。"你来了。"
"周老。"赵昭明微微颔首。台上空无一物,唯有一炉檀香正吐出袅袅青烟。
周正豪示意他坐下,自己却转身,从身后书架一处隐蔽的暗格中,捧出一个一尺见方的紫檀木匣。木匣色泽暗沉,包浆厚润,显然历经无数岁月的洗礼。
他郑重地将木匣置于茶台正中,枯瘦的手指轻轻抚过匣盖。
"赵先生,"周正豪抬眼,目光灼灼,"公园一会,老夫便有所感。你身上那股'势',绝非寻常。"他顿了顿,声音愈发低沉,"我周家祖上,乃王再越公麾下一书童,蒙公青眼,受托守护其部分心血,代代相传,直至……真正的主人出现。"
话音未落,他缓缓掀开了紫檀木匣的盖子。
匣内衬着明黄绸缎,已然褪色,其上静静躺着一本线装古籍。书页泛黄脆硬,封面题签处,四个墨迹遒劲的字迹依稀可辨——《梅花谱》。
并非后世流传的刊印本,而是墨迹淋漓、间或有朱笔批注修正的手稿真本残卷!
"此乃王公亲笔所书《梅花谱》中枢三卷,"周正豪声音带着激动与敬畏,"其中变化,远非后世刊本所能及,更蕴含公之棋道精思。"
他双手捧起残卷,走到赵昭明面前,深深一躬:"物归原主。周家十七代守护之责,今日……终得完成。"
赵昭明起身,肃然回了一礼。当他终于伸出双手,指尖触及那粗糙纸页的刹那——
嗡!
怀中那对鱼形玉珏骤然发热,清光大盛,自主悬浮而起,升至半空,相互环绕旋转,投下柔和却明亮的光辉。
光影交错间,清辉于半空之中,缓缓勾勒出一道模糊却气势磅礴的虚影!
那人影身着明代文士袍,面容清癯,目光锐利如电,周身弥漫着一股舍我其谁的孤高气韵。周正豪热泪盈眶,喃喃道:"王公……"
虚影——王再越的目光,落在赵昭明身上。一道清晰的意念直接贯入赵昭明的心神深处:
"余一生求索,创梅花谱,欲穷棋道之变,然天不假年,终留憾恨。感玄嗔道友点化,留此残局以待后人。汝承吾'求变'之志,契合玄嗔'重轻'之境,心性通达,堪为吾道隔代传人。此谱予汝,望汝能踏吾未尽之路,窥棋道之极!"
意念浩荡磅礴,充满了不甘的豪情与殷切的期盼。
与此同时,赵昭明怀中,另一股温和却更深邃的意念也随之泛起,那是属于玄嗔的残留印记,与王再越的意念轻轻交融。
历史棋局——玄嗔与王再越,这两位不同时代、道路迥异却皆站在棋道巅峰的巨人,竟以这种方式,布下了一场跨越数百年的传承大局!
光芒渐敛,王再越的虚影缓缓消散,最终化作点点流光,没入那部《梅花谱》残卷之中。双珏清光内敛,变得温润平和,轻轻落入赵昭明掌心。
周遭那因时空扰动而产生的无形涟漪也彻底平息下去。"听雨斋"内,只剩下檀香依旧袅袅。
周正豪老泪纵横,对着虚影消散之处和赵昭明深深拜下。他的使命,已然终结。
赵昭明手握双珏与棋谱,独立于书香与光影之中。
跨越数百年的风烟与筹谋,无数人的守护与等待,棋道传承的宏大篇章,于此一刻,尘埃落定,圆满具足。
传承之重,不在占有,而在延续;棋道之极,非唯胜负,更在超越。
前方的路,已然不同。
欲知后事如何,倾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