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初露,轻柔的阳光穿透萦绕在乡间的层层薄雾,丝丝缕缕地洒落在蜿蜒的小路上。王有为站在雾气中,双手不停地相互揉搓,试图驱散清晨的寒意,呼出的白气在冷冽的空气中转瞬凝结成微小的水珠,好似晶莹的梦幻泡影。
反观父亲,早已穿戴整齐,笔挺地立于院门口。他的手中稳稳拎着一个陈旧的帆布包,包身久经岁月的打磨,边角已微微泛白。不难猜测,包里装着用于记录和丈量的笔记本与卷尺,想必父亲为了这趟考察之旅做足了准备。
“爸,您起这么早?”王有为瞧见父亲的身影,连忙小跑着迎上前,急切又关切地问道。
父亲鼻子里轻哼了一声,看似嫌弃却透露着一丝期待,说道:“看新鲜玩意儿不得赶早?”随后,他提高音量朝着屋里喊道,“老婆子,中午别等我们吃饭了!”那洪亮的声音在寂静的小院里回荡,彰显着他此刻的决心和急切的心情。
这时,小雨骑着自行车从村委会的方向悠然驶来。她骑行时身姿轻盈,如同灵动的飞燕穿梭在乡间的景致里。车筐里整齐地摆放着几个精致的玻璃瓶和取样袋,阳光映照在玻璃瓶上,折射出五彩的光芒。她今日身着一件鲜艳的红色羽绒服,在这灰蒙蒙、略显单调的冬日乡间,就像一朵绽放的红梅,格外醒目,为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叔叔早!”小雨利落地跳下车,动作干脆又利落,宛如训练有素的运动员。她微笑着向父亲打招呼,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活力与热情,接着说道,“我带了取样工具,待会儿可以取些沼液样本回来检测。”说罢,朝父亲手中的取样工具扬了扬,彰显出十足的专业与自信。
父亲匆匆瞥了一眼那些瓶瓶罐罐,并未言语,但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认可。然后,他迈着大步,步伐坚定而沉稳,犹如出征的勇士般朝着村东头走去。王有为和小雨见状,赶忙加快步伐跟上,三人一同踩着露水未干的田埂,脚下的泥土发出轻微的声响,仿佛是大地奏响的欢迎曲,朝着老李家的方向进发。
远远望去,老李家院子后面矗立着一个圆顶的水泥建筑,宛如一座神秘的城堡,上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稻草保温层,如同给它穿上了一件温暖的棉衣。此时,老李正在猪圈里忙碌着,他的身影在猪圈间穿梭,动作娴熟而稳健。看到他们到来,他立刻停下手中的活计,迅速在围裙上擦了擦手,热情地迎了出来。
“老王!稀客啊!”老李紧紧握住父亲的手,眼神中满是惊喜与欢迎,声音洪亮而爽朗,“听说你要来看我这宝贝疙瘩?”那兴奋的语气,仿佛在介绍自己最珍贵的宝物。
父亲上下打量着那个水泥建筑,眼神中带着一丝好奇和审视,说道:“就这玩意儿?看着跟个大馒头似的。”那幽默的比喻,引得一旁的人不禁发出会心的笑声。
老李哈哈大笑起来,笑声在院子里回荡,充满了感染力。他热情地领着他们绕到沼气池后面,一边走一边说道:“走,带你们看看真家伙。”
老李熟练地揭开保温层的一角,一个直径约两米的圆形池口呈现在众人眼前。他轻轻掀开盖子,一股温热的气息扑面而来,带着淡淡的泥土和发酵的气息。王有为好奇心作祟,轻轻凑近,只见池内黑褐色的液体微微翻涌,仿佛地下涌动的暗流,但却没有一丝异味,这让他感到十分新奇。
“怎么样?”老李得意地拍了拍池壁,语气中充满了自豪,“我这池子用了三年,从来没出过毛病。”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自己杰作的自信与骄傲。
父亲缓缓蹲下身,动作沉稳而缓慢,伸出手轻轻扇了扇池口的气体,然后小心翼翼地嗅了嗅,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还真不臭。”那微微瞪大的眼睛和上扬的眉毛,充分展现出他内心的意外。
“臭?”老李笑着解释道,那笑容灿烂如春日暖阳,“发酵完全的沼液比化肥味道小多了!来,带你们看看沼液怎么用。”说罢,他转身,带领众人朝着菜园子走去。
走进菜园子,呈现出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寒冬腊月,别人家的菜地都一片荒芜,冷冷清清,而老李家的菜园却依旧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菠菜、香菜、小白菜等蔬菜在沼液的滋养下,长得油光发亮,叶片肥厚,就像一群茁壮成长的孩子,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这都是用沼液浇的?”父亲难以置信地问道,一边说着一边弯腰捏起一片菠菜叶,放在指间轻轻搓了搓,感受着叶片的质地和新鲜度,眼神中流露出满满的疑惑与好奇。
老李微笑着点点头,肯定地回答:“不光浇菜,猪圈冲洗也用沼液,杀菌又除味。”他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分享道,“去年县里来检查,说我这猪圈是全镇最干净的。”那略带炫耀的语气中,透露出对自己成果的骄傲与自豪。
父亲若有所思地绕着菜地缓缓转了一圈,脚步沉稳而缓慢,仿佛在用心丈量这片土地的神奇。突然,他停下脚步,眼神中闪烁着探究的光芒,问道:“建这个花了多少钱?”显然,成本问题是他最为关心的。
“材料费加人工不到四万。”老李认真地掰着手指算起来,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计算着一笔重要的财富,“政府补贴了两万,我自己掏了两万。光省下的化肥钱,两年就回本了。”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成就感,仿佛在讲述一个成功的投资故事。
王有为敏锐地注意到父亲的眼睛亮了一下,那一瞬间的光芒,透露出父亲内心的一丝动摇和对这个项目的初步认可。小雨见状,趁机取出玻璃瓶,笑容满面地说道:“李叔,能取点样品吗?我想测测沼液的有效成分。”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研究的执着。
“随便取!”老李豪爽地挥手,语气慷慨而大方,然后转头对父亲说道,“老王啊,你这儿子有出息,知道往长远看。我家那小子就知道打游戏...”他一边说着,一边无奈地摇了摇头,眼神中带着一丝对自家孩子的失望和对王有为的赞赏。
父亲听到这番话,嘴角微微上扬,难得地露出了笑容,说道:“他啊,也是瞎折腾。”虽然嘴上这么说,但语气却明显软化,透露出对儿子的认可和鼓励。
小雨熟练地蹲在出料口,动作轻盈而敏捷,就像一位专业的研究员。她小心翼翼地接了一瓶沼液,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细致,仿佛在完成一件珍贵的艺术品。王有为在一旁默契地帮她撑着取样袋,两人配合得天衣无缝,犹如亲密无间的合作伙伴。
父亲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暗自满意。他轻轻咳嗽一声,故意清了清嗓子,问道:“这沼渣怎么处理?”那严肃的表情下,隐藏着对这个项目细节的深入关注。
老李一听,立刻来了精神,兴致勃勃地介绍道:“沼渣可是好东西!晒干了当有机肥,比市场上卖的强多了。”他一边说着,一边手指着墙角堆放的黑色颗粒,热情地邀请众人过去参观,“你看,我专门做了个晾晒台。”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沼渣利用的智慧和骄傲。
父亲闻言,缓缓走到墙角,弯下腰,伸出手抓起一把沼渣,放在手中轻轻捻了捻,感受着沼渣的质地和细腻度。然后,他凑近闻了闻,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说道:“确实没臭味。”这一场景,充分展现出父亲对沼渣质量的认可。
“叔叔,”小雨走到父亲身边,微笑着解释道,眼神中充满了专业和自信,“沼渣的氮磷钾含量都很高,而且含有大量有机质和微量元素,对改良土壤特别好。”她的讲解清晰而专业,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农业专家。
父亲默默点了点头,虽然没有言语,但那微微点头的动作,已经表明他对小雨的解释和沼渣优势的认同。
参观完沼气池后,老李热情地邀请他们进屋喝茶。坐在温暖的屋里,众人一边品茶,一边交流。茶过三巡,父亲的问题越来越多,他就像一位严谨的学者,对沼气池的各个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究。
“冬天产气量会不会下降?”父亲皱着眉头,关心地问道,眼神中透露出对沼气池冬季使用性能的担忧。
“管道会不会堵塞?”他继续抛出问题,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希望得到准确的答案。
“安全方面有什么要注意的?”每一个问题都切中要害,展现出父亲对这个项目安全性的高度重视。
老李耐心地一一解答,他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知识渊博且讲解细致,还特意拿出账本给父亲看,说道:“喏,这是今年的收支。光卖有机蔬菜就比去年多赚了八千。”那自豪的语气和账本上清晰的数据,充分证明了沼气池带来的经济效益。
父亲仔细地翻看账本,眼神专注而认真,眉头渐渐舒展。那舒展的眉头,仿佛绽放的花朵,透露出他内心的喜悦和对这个项目前景的乐观态度。王有为和小雨交换了一个眼神,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满满的希望和信心。
临走时,老李热情地塞给父亲一包晒干的沼渣,真诚地说道:“拿回去试试,种盆葱蒜什么的特别好使。”他的脸上洋溢着友好和热情,希望父亲能够亲自体验沼渣的神奇功效。
回程路上,父亲走在前头,脚步明显轻快了许多,如同卸下了沉重的包袱。路过自家玉米地时,他突然停下脚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思考和期待。他缓缓蹲下身子,伸出手抓起一把土,放在手中轻轻搓了搓,感受着土壤的质地和肥力。
“咱们家的地,比老李家的板结多了。”父亲自言自语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遗憾和对改变现状的渴望。他的眼神中满是忧虑,似乎在为土地的未来担忧。
小雨立刻接过话茬,自信满满地说道:“叔叔,长期使用化肥就会这样。沼液沼渣能增加土壤团粒结构,改善板结。”她的语气肯定而专业,充满了对农业知识的自信和对改善土壤的决心。
父亲点了点头,“嗯”了一声,继续往前走。但王有为分明看见,他背在身后的手轻轻搓着那包沼渣,嘴角微微上扬,那上扬的嘴角,仿佛是胜利的微笑,透露出他内心的期待和对未来的憧憬。
回到家后,父亲破天荒地主动提出要看他们的计划书。三人围坐在堂屋的八仙桌旁,柔和的灯光洒在桌面上,形成一片温暖的光晕。父亲戴上老花镜,眼神专注而认真,一页页仔细翻看,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仿佛在阅读一本珍贵的宝典。
“这个预算...”父亲指着某处,提出疑问,眼神中透露出对成本控制的严格要求,“水泥标号是不是用太高了?农村建房用325号足够了。”他就像一位精明的会计师,对每一项开支都精打细算。
小雨赶紧解释道,语气诚恳而专业,眼神中充满了对知识的尊重,“叔叔,沼气池对气密性要求高,425号水泥更保险。”她边解释边指着计划书中的相关内容,认真地向父亲说明其中的缘由。
父亲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继续翻到技术参数那页,再次提出问题:“这个储气罐压力...”他就像一位严谨的工程师,对技术参数的精确性要求极高。
就这样,父亲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地询问,小雨和王有为轮流解答。他们就像并肩作战的战友,互相配合,共同应对父亲的考验。不知不觉中,天色渐渐黑了下来,黑暗如一块巨大的幕布笼罩了整个村庄。王母来催了几次吃饭,父亲才意犹未尽地合上计划书,那合上计划书的动作,仿佛是一场知识盛宴的结束,但又预示着新的开始。
“明天我去趟镇上。”父亲突然说,语气坚定而果断,眼神中透露出对这个项目的决心和行动力,“找老张头问问建材价格。”他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官,开始部署下一步的计划。
王有为心头一热,激动地说道:“爸,您同意了?”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仿佛等待审判的犯人,渴望得到父亲的认可。
父亲瞪了他一眼,但那眼神中却没有了往日的严厉,而是带着一丝和蔼,说道:“先别高兴太早!我得亲自核算成本。”顿了顿,又补充道,“不过...老李家那个确实不错。”那肯定的话语,就像一把温暖的火,点燃了王有为心中的希望。
晚饭时,父亲罕见地给小雨夹了块鱼,他的动作轻柔而自然,说道:“多吃点,明天还得帮我改改计划书。”那温和的语气和关切的眼神,透露出对小雨的信任和期待。
小雨惊喜地点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说道:“没问题叔叔!我今晚就把农业局的要求整理出来。”她的声音清脆而坚定,仿佛吹响了战斗的号角。
王母看着这一幕,悄悄抹了抹眼角,那湿润的眼角,透露着她内心的感动和欣慰。王有为一边扒着饭,一边感觉胸口有一股暖流涌动,仿佛有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他偷偷看了眼窗外,月光下的田野仿佛镀了层银边,显得格外辽阔,那辽阔的田野,就像一个巨大的舞台,等待着他们去书写新的篇章。
饭后,父亲竟然主动提出送小雨回村委会。走在田埂上,月光洒在他们身上,为他们披上了一层银色的光辉。父亲突然开口问道:“丫头,你爸妈...支持你在农村搞这些?”他的语气平和而关切,充满了对小雨家庭情况的好奇。
小雨笑了笑,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自信,说道:“他们一开始也反对,后来看我做得有模有样,就转为技术支持了。”她的回答简洁明了,展现出对自己选择的坚持和家人理解后的喜悦。
父亲“唔”了一声,没再说话。但王有为知道,这是父亲开始真正接纳小雨的信号,那轻轻的“唔”声,仿佛是一个温暖的拥抱,传递着父亲的认可和祝福。
回到房间,王有为翻开小雨给的书,发现里面夹着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你爸比想象中开明多了,咱们一定能成功!”字迹娟秀却有力,就像小雨本人一样,充满了活力和自信。那小小的纸条,就像一颗璀璨的星星,照亮了王有为前行的道路。
窗外传来父亲和母亲的低声交谈,那轻柔的声音,仿佛夜空中舒缓的音乐。王有为竖起耳朵,隐约听见父亲说:“...是条出路...年轻人有想法...”那简短的话语,却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年轻人的鼓励。
他轻轻合上书,感觉全身充满了力量,仿佛有无尽的动力在体内涌动。他坚信,周三的考察一定会顺利,这片祖祖辈辈耕作的土地,终于要迎来新的生机,宛如沉睡已久的巨龙即将苏醒,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