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梁天与梁老关的儿子梁堂保有“女友”之争。
据梁天自己说,是梁堂保抢了他的女友。梁天与梁堂保兄弟俩同时喜欢一个叫陈土妹的女孩,两人同时对陈土妹展开追求,后面被梁天追到了。梁堂保主动退出,不再追求陈土妹。
年前的时候,梁天带女友陈土妹来家里见父母,陈土妹表现得很勤快,像个已经入门的媳妇一样,在梁天家里忙里忙外的。梁老实夫妻二人对这位准儿媳妇很满意,催促梁天与陈土妹抓紧时间结婚。
可没想到的是,表现优异的陈土妹回家后却与梁天说了分手,转眼就与梁堂保好上了。陈土妹给的理由是梁天家里太穷了,房子都没有装修。而梁堂保家都贴了地板砖。这在农村算是有钱有见识的。
这也是梁老实一家子翻年来没有出去务工而选择在家装修房子的原因。既然家里的条件影响到儿子找媳妇了,梁老实认为有必要把家里装修一下。人活着不也就为了那口气嘛。
对于这样的离谱的问题原因,易之也是第一次遇到。还真是应了那句话,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梁天显然酒劲上头,说话声音很响亮,也很激动。事是梁堂保惹的,气是易之替他挨的。
其实主动往后退把视觉扩大,就可以看出陈土妹实则并没有选择到富裕的对象。梁天与梁堂保都是东丘村的农村家庭,仅靠有没有装修房子来判断,实属不当。
也弄不清楚陈土妹是否说的就是真话。但现实大多数例子证明,嘴会哄人的男人,更容易得到女人的青睐。故而有这样一句话,男人的嘴,骗人的鬼。
易之遇到过这样一个男的,他家徒四壁,甚至都没有床,带女友回家时,也是用木板临时在上二楼的楼梯下搭一张简易的床睡觉。即使这样,女人还是深爱着男人,没有一丝嫌弃之意。
所以,梁天的理由可听可不听。心里的堵点找到了,那就意味着问题快要被解决了。
现在的易之,只能听梁天如发了疯的狗一样狂吠,任由梁天宣泄心中的不满情绪。
有些情绪不管对与否,总归是要泄出来的。对于梁天的遭遇,如果是真的,易之略微有些同情,仅仅只是略微。
从接触的印象来看,梁天属于那种“混日子”的人,给人一种不靠谱的印象。这种人,答应得很爽快,但到关键的时候就会掉链子,成不了事。
现场就只有梁天的侃侃而谈之声,他以外的人均是陪衬。
酒,就有这种魅力,它能让一个胆小的人变得胆大,沉默寡言的人变得擅长言谈,能让人擅长于“吸引”注意力。
易之时不时接话肯定梁天的观点想法,为其提供情绪价值,“哄”他开心。这也是一种技能。总是与人争吵,强把自己的道理说给别人听,并不一定能解决问题,有时反而激化矛盾,自己给自己“添堵”。
梁天的问题,易之自然是解决不了的。也不可能去帮他把前女友喊回来。现在唯一能做的,只能是等他把压抑在心里的情绪释放出来,并且在他释放的这个过程中,凸显出自己的特别作用。
让他在自我脆弱的时候,能够找到一个值得信赖的倾诉对象,进而拉进彼此之间的距离,以便事后得到“办事特殊许可”。
“兄弟,你的事,我很感同身受,但过去的就让过去了。就像这碗酒,喝进肚里,明天拉出来事也就过了,没必要再去多想。因为再怎么心有不甘,她终究是回不来。何况那种随随便便就能上别人床的女人,不要也罢!”
易之抬起白色的酒碗,将碗里的酒一饮而尽,示意陈福再倒。
陈福会意,将烟叼在嘴上,一只手提酒壶,一只手拿碗,给易之及其他人挨个倒酒。
今晚大家都喝醉了,包括梁老实。农民们自己用玉米酿的酒,度数没有商店里那种瓶子酒度数高,但也会醉人,而且是慢慢地起劲。
在喝的时候可能没什么感觉,醉得没那么快,一旦后劲起来后,会清醒得很慢。本来不会吐的,但风一吹,便醉倒,也称之“吹风倒”。
第二天临近中午醒来,对昨晚的事,唯一记得的是梁天说的那句“没事,土地拿给他们用,如果还需要,书记你只管开口”。
易之下楼时,脚轻飘飘的,脑子晕晕的,还很胀痛。陈福今早上没有来上班,估计是醉过头了。
黄甜甜几人向易之行“注目礼”,林芝打来好几个未接来电,易之没有接到。
“你们昨晚到底是搞了多少酒哦?我看你昨晚是被人抬下来的。”王轩陵玩着游戏,问出来大家都疑惑的问题。
“不记得了。”
易之确实是不记得了,都断片了怎么会记得!
易之回了林芝的电话,汇报了昨晚的情况,林芝表示理解并叮嘱下次少喝点。
易之答应了,每次都说不喝了,但为了某些工作,总是会醉得不省人事。这或许就是农村工作的特点。不喝酒,有些事工作真的会很难推进。
农村工作不同于机关单位工作。在机关单位,遇到这种工程需要用地的情况,按属地原则直接发文给属地乡镇,让乡镇去协调解决。
在村里就只能自己硬着头皮去解决。遇到一些不符合村里实际情况的工作时,推行起来就会很困难。
易之这顿酒没有白喝,梁老实家同意给另外两家用自己家土地修建污水处理设施,回填土后,他还在表层种了蔬菜,长势喜人。
在解决梁老实与梁老关、莫云泽之间的矛盾后,东丘村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施得很顺利,基本上没有再遇到什么困难。村民们一开始不理解,后来在看到自己家的环境确实变好后便想通了。
以至于在开群众会时,会有人称赞工作队和村“两委”,尤其是夸易之能力强,是一心为大家办实事的,也能办成事。
这天易之召集大家开工作例会时,回顾来驻村的这段时间里做的事,虽然没有闲着,但都是处理一些突发事件,在产业发展上也就是现有的早辣椒、早熟菜产业和拿钱去入股挣分红,那蔬菜和辣椒去年还差点烂在地里。
去年已经找到并固定了大部分销路后,易之便把这事交给陈福全权负责。陈福只需要盯紧大家种,到点了自然会有人来收购。
易之也曾想过放弃这个产业,但想着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最终还是留了下来。总的来说,今年的量比去年少了很多。
会上,易之向大家分析了村里的资源条件以及群众的意愿,总结出东丘村只能走多个产业共同发展的道路,不能一窝蜂全都往一个产业上扑。最终的目的是群众口袋有钱进,这也是唯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