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日/内 东宫-偏殿
人物: 太子李业、刑部尚书赵启明(太子党核心)
△ 殿内气氛凝重。李业面色铁青,来回踱步。刑部尚书赵启明垂手肃立,额头见汗。
李业(猛地停下,声音压抑着怒火): 查!给孤彻查!刘御史那些证据,究竟是从何而来?!是慕子轩那个老狐狸,还是……我们中间,出了吃里扒外的东西!
赵启明(躬身): 殿下息怒。臣已派人暗中查探,证据来源极其隐秘,似是直接送至刘御史书房,未曾经过他人之手。至于内部……王公公之事,知晓细节者虽不多,但也并非全无痕迹。
李业(眼神阴鸷): 你的意思是,真有内鬼?(他冷哼一声) 慕子轩被孤软禁,还能将消息传递得如此精准,若无人里应外合,绝无可能!给孤从王瑾身边查起,还有近日与首辅府有过接触的所有人,一个都不许放过!
赵启明: 臣遵旨!只是……如此一来,动静是否太大?恐令朝臣人心惶惶,且登基大典在即……
李业(不耐烦地摆手): 顾不了那么多了!不把这只老鼠揪出来,孤寝食难安!登基之前,必须肃清内部!要快!
---
9-2 日/内 首辅府-密室
人物: 慕辰(慕子轩)、老陈
△ 老陈正向慕辰汇报东宫那边的反应。
老陈: 老爷,果然如您所料,东宫内部开始清查了。王瑾一系的人马人人自危,赵启明的人正在暗中盘问,听说已经有几个低阶管事被带走‘问话’了。
慕辰(轻笑): 李业生性多疑,此举正在意料之中。让他们自己乱一阵子,正好方便我们行事。我们的人,没被波及吧?
老陈: 老爷放心,我们的人埋得深,都是单线联系,他们查不到。只是……如此一来,东宫对府外的监控,似乎更严了。
慕辰(沉吟片刻): 无妨。关键信息我们已经拿到。现在是时候,给江寒那边再加一把火了。
△ 慕辰走到书案前,快速写下一张字条,上面只有四个字:“鸟尽弓藏,古之明训。”
慕辰(将字条递给老陈): 把这个,通过绝对安全的渠道,交给江寒。他知道该怎么做。要让这阵风,吹得更广一些,不仅士林,最好能让市井小民也有所耳闻。
老陈(接过字条): 明白。江御史那边,已经联络了好几位清流同僚,准备联名上书,恳请新帝登基后‘广开言路,善待功臣’。
慕辰(点头): 很好。这把软刀子,有时候比真刀真枪更让人难受。
---
9-3 夜/外 京城某茶楼
人物: 茶客甲、茶客乙、说书先生
△ 茶楼里,人声鼎沸。一位说书先生正在唾沫横飞地讲着前朝故事。
说书先生(醒木一拍): ……话说那功臣,为君王立下汗马功劳,可谓是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可奈何,天下已定,君王便觉其功高震主,一道莫须有的罪名下来,便是……(他拖长音调,摇头叹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啊!
△ 台下茶客议论纷纷。
茶客甲(低声): 唉,听着怎么这么耳熟呢?咱们现在这位……不也是……
茶客乙(赶紧捂住他的嘴): 慎言!慎言!你不要命了!不过……(他压低声音)慕首辅虽说权势大了些,可也确实为咱们齐国办过不少实事,前年漕运堵塞,还是他力排众议疏通的。要是真落得那般下场,也确实令人心寒呐……
△ 类似的议论,在京城不同的角落悄然蔓延。一种同情慕子轩,隐隐担忧“鸟尽弓藏”会再次发生的舆论氛围,在慕辰和江寒的推动下,如同无声的潮水,开始渗透。
△ 镜头切回东宫,李业听着心腹汇报市井流言,气得摔碎了手中的茶杯。
李业(怒不可遏): 反了!都反了!慕子轩!定是他搞的鬼!他想用这悠悠众口来绑架孤?!痴心妄想!
△ 然而,他眼中除了愤怒,也闪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忌惮。这舆论的压力,虽不致命,却让他感到如芒在背。
【第九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