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星枢溯源
书名:易道巅峰 作者:连久捷 本章字数:3032字 发布时间:2025-10-08

                                第40章 星枢溯源


高盖山,南天宫,壬极堂。

   

    寒月涧的湿冷气息仍在记忆边缘萦绕,堂内却已充盈着庄严肃穆的道韵,将外界的最后一丝杂念隔绝。壬玄子与三位新晋弟子静坐于蒲团之上,目光尽数汇聚于前方那面宏大的青铜天地盘。

 

当代守印人壬玄子端坐于前,并未多言,只袖袍一拂。盘上灵光流转,昨日那震撼的景象再度显现——千丈天堑「天堂涧」如狰狞伤疤横亘于灵图之中,七道璀璨星辉光柱自涧畔冲天而起,与北方星空遥相呼应,结成那道关乎此界存亡的玄奥封印——「星穹之锁」。

 

“昨日所述,乃七星连环阵之形用。” 


        壬玄子清冽的声音将众人心神拉回,“今日,当溯其本源,明其神魂。阵之骨架在七星,而七星之魂,系于执掌它们的星君。”

 

    他指尖轻划,天地盘上景象骤变,化为一片无垠的浩瀚星空。


    七颗大星煌煌生辉,排列成勺,散发着古老而威严的气息,正是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非仅凡俗所见之指引星辰,更是天律之显化,权柄之象征。其名其职,尔等需谨记于心。” 


壬玄子语声沉凝,如星辉流淌,一字一句烙印在弟子们心间。

       众弟子们,目光紧锁着天地盘中流转的星辉。壬玄子真人方才关于七星本源的阐述,已在他心中掀起惊涛骇浪。那不再是冰冷的星位名称,而是七位拥有不同性格与权柄的星君。


就在这时,性急的连落尘再次开口,问出了所有人心中的更深一层的疑惑:“师尊,您说七星之力源自星君本性,亘古不变。

可弟子曾听闻,世间易学者。常论‘九星飞布’,言其吉凶随年月流转而变化。这……与我们所述的北斗星君,可是一回事?还是相互矛盾?”

壬玄子闻言,非但没有不悦,眼中反而露出一丝“终于问到此处”的欣慰光芒。他袖袍再次拂过天地盘,那煌煌七星之旁,左辅、右弼二星悄然浮现,与七星共同构成一个更为玄妙的整体。


      “问得好。”


      壬玄子声音悠远,“如同人有本性,亦有随境遇而变化的情緒。

北斗九星,便是星辰之‘本性’,亘古不变,是力量之根。而先哲们所言的‘玄空九星’,则是这本性在天地气运、时空流转中的‘投影’与‘显化’,随岁月轮转而吉凶变幻,是力量之用。”


      他指向天枢星:“便以贪狼为例。其性属阳木,本是生机与开端,是驱动大阵的‘阵眼之源’。此为其本性。

然当其气运流转至某一方位,成为飞星中的‘一白贪狼星’时,它便主文昌、桃花。


        你可理解为,在那一刻,那片地域得到了‘开端’与‘生机’的特别眷顾,故而文思泉涌,人缘和合。”


        接着,他的手指滑向天璇——“巨门,其性属阴土,本是秩序与基石,构筑星锁,定义规则。


         此为其永恒之职。但当其化为‘二黑巨门星’飞临时,过度的‘秩序’便显化为僵化与阻碍,成为病符星。这并非星君本意由善变恶,而是其‘定义与禁锢’之力,在特定时空下,若无人正确引导调和,便会显化出负面之象。”

他的解释如同拨云见日,让复杂的理论瞬间有了鲜活的生命。


         “再看禄存,”壬玄子指向天玑,“其本性调和灵炁,平衡福缘。但作为‘三碧禄存星’时,其震卦属性中的雷霆之怒便被放大,易引口舌是非。

故而阵法中调度此星力时,需格外谨慎,避免福未至而祸先临。”

他一一阐述,将星君本性与其在风水流转中的“角色扮演”巧妙勾连:
“文曲洞察,化为四绿则智慧流转;廉贞刑罚,化为五黄则煞气滔天,需以厚德载物之力化解;武曲刚猛,化为六白则权威鼎盛;破军毁灭,化为七赤则破旧立新,亦需防范其锐气反伤。”

最后,他的目光落在新出现的左辅、右弼二星上。
“而这两颗隐星,左辅仁厚,化为八白则根基稳固,福泽绵长;右弼隐曜,化为九紫则光明普照,名誉速发。它们与七星同源,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北斗九星星君体系。”

 

为了让弟子们彻底理解,壬玄子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想象这‘星穹之锁’大阵是一个巨人。


       七星是其与生俱来的七种天赋本能——力量、速度、感知、防御等等。而这天地间的九宫飞星气运,就如同巨人呼吸的空气、沐浴的阳光、承受的风雨。


        好的气运(如得令吉星飞临),就如同让巨人在风和日丽中战斗,精力充沛,招式顺畅;而凶煞的气运(如失令凶星飞临),则如同让巨人在暴风雨中泥足深陷,不仅行动受阻,甚至可能引得自身力量紊乱,反伤己身。”


         “因此,”壬玄子总结道,目光扫过众人,最终深深落在若有所悟的众弟子身上,“真正的守阵人,不仅要通晓星辰之本源,能以自身之力引动七星;更要洞察时空气运之变迁,知悉九星飞布之轨迹。


         如此,方能‘借天之力’,在最恰当的时机,于最有利的方位,将阵法的威力发挥至极致,甚至达到‘九曜同辉’,重现太古星尊规整乾坤的刹那威能。”


        连落尘缓缓闭上双眼,识海中,《星穹六壬局》的经文与今日所闻彻底交融。那夜空中的星辰,在他心中不再是静止的符号,而是一个个有生命、有性格、并与这片天地呼吸与共的古老存在。


         连落尘,他仿佛能“听”到天堂涧那道星锁,正随着无形的时间洪流与空间韵律,发出低沉而宏大的搏动。前路依旧艰险,但一幅更为宏大、精妙的画卷,已在他面前展开。

 

紧接着壬玄子,的语气变得愈发悠远,带着无比的敬仰,仿佛在诉说一个开天辟地之初的秘密:“尔等需知,此北斗九星,连同那统御万星的勾陈上宫天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皆乃**斗姆元尊**之子。”

 

      星空景象随之演化,一尊尊贵难言、周身环绕无尽星轨、仿佛自身便是宇宙中枢的女神虚影,显现于苍穹之间,慈悲而威严地俯瞰众生。

 

“古老传说有载,” 壬玄子的声音似能溯回时光源头,将众人带入那太初之境,“于混沌初判,天地未分教派之际,有一**先天灵尊**自虚无中化生。她身披七彩星纱,左手托**琉璃净瓶**,内蕴慈悲净化之力,涤荡寰宇;右手持**青铜法轮**,执掌威严时空法则,定鼎乾坤。”

 

“彼时,三界虽立,星辰未序,万象紊乱,灾劫横生。灵尊心生悲悯,愿以无上神力规整星轨,为三界订立纲常。


          她于紫霄云端静坐七七四十九日,最终周身道韵化为两道贯通万古的流光:一道融入后世所称之‘道’境,显化为执掌周天星垣、孕育北斗九星的**斗姆元尊**;另一道则汇入‘佛’土,显化为操控时空、驱散黑暗的**摩利攴天**。

二相虽异,本源为一,共维天地平衡,星辰轮转。”

 

“是故,” 壬玄子总结道,目光扫过心驰神往的弟子们,“我等引动北斗星力,布设星锁大阵,实则是在沟通斗姆元尊这位星辰道母所化生的宇宙秩序权能。她,乃漫天星斗最古老之根源,亦是吾等道法传承的终极仰望之一。”

 

他的目光最终深深落在凝神静听的连落尘等众弟子身上,意味悠长:“而这位与星辰同古的先天灵尊,与尔等所知之祖师——**菩提道人**,渊源亦深。

       有秘典所述,菩提祖师游历诸天万界时,曾于斗姆座下听闻星辰生灭之道,亦曾与西方圣尊**准提王菩萨** 辩法论道。故而,菩提之道,融星穹秩序、佛法智慧、先天慈悲于一体,博大精深。


这七星连环阵中,不仅流转着北斗星力,更深蕴此份源自太初的宏大道韵。”

 

“我等布设此阵,虽以显耀七星为基,然若能参透左辅、右弼之隐力,达至‘七显二隐,九曜同辉’之境,其威能方可臻至化境,真正触及星辰本源,重现太古神威。此,亦是尔等未来修行之方向,守护此界之关键。”

 

一番宏论,如醍醐灌顶,又如开启了一扇通往宇宙玄奥深处的门户。


此刻,在连落尘等弟子眼中,那夜空中常见的北斗,不再是冰冷遥远的星体,而是九位执掌天地权柄的星君,是一个恢弘神系的起点,其背后更牵连着太初灵尊与菩提祖师的浩瀚道脉,沉重而辉煌。

 

连落尘深吸一气,只觉识海内《星印》的自行流转,与今日所闻相互印证,生出无数新的感悟。他对星辰、对传承、对自身使命的认知,于此变得前所未有的明晰与沉重。星穹弈局,天涧星锁,乃至他自身的命运,似乎都被一根无形无始、源自太初的道线紧密串联,指引着他,也鞭策着他,走向那既定的路途。

 




上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易道巅峰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