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晨/外 皇宫-天坛广场
△ 旭日东升,金光万道。盛大的登基大典如期举行。旌旗蔽日,仪仗森严。文武百官按品级肃立于广场之上,身着隆重的朝服。空气中弥漫着庄严肃穆的气息,却也隐藏着无形的紧张。
△ 慕辰站在百官最前列,身着紫色一品官服,神色平静,垂眸敛目,仿佛周遭的一切喧嚣与他无关。只有他自己知道,宽大袖袍下的手,正微微攥紧。
慕辰(OS): 终于到了这一天。历史的车轮,就看今天能不能把它撬离原有的轨道了。
△ 高台之上,太子李业身着十二章纹衮服,头戴十二旒冕冠,在礼官的唱喏声中,一步步走向那至高无上的龙椅。他的脸上带着帝王的威仪,目光扫过台下,在慕辰身上略有停顿,冰冷而决绝。
---
11-2 日/外 皇宫-天坛广场(典礼进行中)
△ 繁复的祭天、告祖仪式一项项进行。钟鼓齐鸣,雅乐悠扬。整个过程庄重而顺利。
△ 慕辰看似恭顺地参与着每一个环节,但眼角余光始终留意着皇极殿两侧的偏殿入口,以及站在龙椅侧后方的太监总管王瑾(虽被停职,但如此大典,他作为内宫总管仍需在场操持细节)。王瑾手持拂尘,眼神低垂,但紧绷的下颌线暴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 典礼进行到最关键环节——新帝接受百官朝贺,确立君臣名分。
赞礼官(高亢悠长地): 百官——跪拜——!山呼——!
△ 文武百官齐齐跪倒,广场上响起震耳欲聋的呼声。
百官: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声浪如潮,象征着权力的交接与巩固。李业端坐龙椅,接受朝拜,脸上终于露出一丝志得意满的真实笑容。
△ 然而,就在这山呼海啸的朝贺声渐落,百官尚未起身之际,异变陡生!
---
11-3 日/外 皇宫-天坛广场(突变)
人物: 太子李业(新帝)、慕辰(慕子轩)、赵启明、王瑾、百官
△ 李业脸上的笑容骤然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冰寒。他并未按惯例说“众卿平身”,而是目光如利箭般射向依旧跪伏在地的慕辰。
李业(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寂静下来的广场): 慕子轩。
△ 所有官员心中皆是一凛,意识到风暴将至。慕辰缓缓抬起头,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茫然”与“恭顺”。
慕辰: 臣在。
李业(从龙椅旁的案几上拿起一份密封的文书,猛地掷于阶前!): 你可知罪?!
△ 这一声厉喝,如同惊雷炸响。百官骇然,纷纷偷眼观瞧。
赵启明(立刻出列配合,义正言辞): 陛下!臣已查明,首辅慕子轩,勾结北燕,意图在我新朝登基之日,里应外合,颠覆我大齐江山!此乃其与北燕往来密信,铁证如山!
△ “轰!” 广场上顿时一片哗然!勾结外邦,颠覆江山!这是十恶不赦、诛灭九族的大罪!
慕辰(瞳孔微缩,OS): 果然还是这招!历史上构陷原主的罪名!他们竟然真敢在登基大典上,当着百官和天地祖宗的面抛出来!够狠!
△ 王瑾适时上前,尖声道:“侍卫何在?!”
△ 瞬间,广场四周警戒的侍卫刀剑出鞘一半,寒光闪闪,气氛瞬间剑拔弩张!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慕辰身上。
慕辰(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并未惊慌失措,反而缓缓地、极其标准地行了一个大礼,声音沉稳得可怕): 陛下,臣,冤枉。
△ 他抬起头,目光平静地迎上李业森冷的视线。
慕辰: 不知此‘铁证’从何而来?臣,愿与这写信之人,当面对质。也请陛下,容臣一观此信,臣纵死,亦要死个明白!
△ 他的冷静和要求,出乎了李业和赵启明的预料。按照他们的设想,慕辰此刻应该要么瘫软在地,要么惊慌辩解。
李业(眼神微眯,杀机毕露): 好!朕就让你死个明白!王瑾,将信给他!
△ 王瑾上前,捡起地上的“密信”,快步走到慕辰面前,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恶意,将信递了过去。
△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慕辰深吸一口气,接过了那封决定他生死存亡的“铁证”。
【第十一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