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16年6月24日,bonus time第30天。
怀表裂纹+1,正向倒计时:30→31,像给余生上的发条。
第一场婚礼,定在A市近郊白色小教堂——
曾是老校长退休前祷告的地方,如今挂满梨绿色缎带,像给信仰加的薄荷糖。
沈砚穿黑色晨礼服,领口别一只极小怀表链,秒针滴答,像给新郎配的节拍器。
陆闻穿同色礼服,右手肘淡粉疤痕被袖扣遮住,却掩不住皮下奔涌的赤红。
交换戒指那一刻,阳光透过彩窗,落在两人交叠的手背,像给未来镀的一层金。
(二)
教堂钟声响起,老校长递上戒指盒——
盒子是旧木刻成,内里刻着极小一行:
“0天后,我们成年,也归零。”
0天,被婚礼对折,再对折,像给誓言留的邮戳。
交换戒指,陆闻声音低却笃定:“我曾在这里捡垃圾,今天捡到了整个宇宙。”
一句宇宙,把贫民窟写进誓词,也把倒计时写进余生。
(三)
第二场婚礼,定在榕城贫民窟——
曾是陆闻15岁前的家,如今拆迁一半,剩半条街,像给过去留的废墟。
婚礼变成“发糖日”——
沈家基金出资,把整条街刷成梨绿色,挂灯串,摆长桌,糖果堆成小山。
孩子们围过来,手里攥着薄荷绿小旗,旗面写着极小数字:31。
31天,被糖果对折,再对折,像给童年加的糖衣。
(四)
发糖仪式,陆闻站在废墟中央,拿扩音器,声音低却稳:
“我曾在这里捡垃圾,今天捡到了整个宇宙,也捡到了你们。”
一句捡到了,把废墟变成舞台,也把倒计时变成糖纸。
孩子们笑,把糖果抛向天空,糖纸落下,像给婚礼加的彩带。
(五)
夜里,贫民窟天台。
两人把懒人沙发搬到废墟顶,看远处绕城高速车灯连成星河。
沈砚把怀表举到光里,正向倒计时:31→32,跳得从容,却像嘲笑婚礼的永恒。
陆闻忽然伸手,与他十指相扣,声音低却笃定:“32天后,我们度蜜月?”
沈砚笑,把糖果当背景,把誓言当前景:“32天后,我们度余生。”
(六)
教堂第二场夜谈。
老校长把两人带到祷告室,旧木长椅,烛光摇曳。
他递上一只旧木盒,内里刻着极小一行:
“31天后,我想和你一起看春雪再落一次,也一起看怀表归零。”
31天,被祷告对折,再对折,像给未来留的伏笔。
沈砚把木盒收进背包,与戒指、怀表、800万反向收购书并排,像给余生留的彩蛋。
(七)
回程大巴。
孩子们把薄荷绿小旗塞到两人手里,旗面数字:32。
32天,被车窗对折,再对折,像给倒计时留的邮戳。
沈砚把旗举到光里,正向倒计时:32→33,跳得从容,却像嘲笑婚礼的永恒。
(八)
夜里,沈宅。
林婉与沈崇山出国巡演,别墅留给两人办“小型婚宴”。
厨师放假,陆闻系围裙,照旧熬梨汤——
3颗冰糖,「我爱你」暗号,雷打不动。
沈砚靠在门框,看他背影,声音轻:“33天后,我们度蜜月?”
少年回头,笑,把汤勺递到他唇边:“33天后,我们度余生。”
(九)
第1天,清晨。
两人去A大操场看日出,学士服当外套,指环贴光。
沈砚把怀表举到光里:33→34。
34天,被日出对折,再对折,像给余生留的伏笔。
(十)
第1天,上午9:00。
沈砚把电脑合上,把新的短片剪完,却无意点开隐藏文件夹——
文件名:「7300-Day Final Warning」
子文件:「婚礼闪回记录」
时间戳:34天后
画面:2009年暴雨夜加油站,没有沈砚,只有陆闻被绑,怀表在泥水里逆时针奔跑,裂纹里透出七彩光。
沈砚心脏骤停,却听见背后传来极轻的脚步声——
陆闻端着梨汤,声音低哑:“短片剪完了?”
他回头,少年站在晨光里,右手肘疤淡粉,左手拿汤勺,像给未来加糖。
沈砚笑,把怀表举到光里,数字安静亮着:34→35。
35天,被梨汤对折,再对折。
镜头拉远,天台灯熄灭,怀表在桌面悄悄「滴」了一声——
35,再跳一格。
故事,进入「35天正向终极倒计时」倒计时,也是婚礼归零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