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立硕士毕业后,回到北京。陶梓以为顾立不会再走了,顾立说,还要回去,还没有拿到绿卡。陶梓以为顾立要移民。顾立摇了摇头,说他不会移民。
文莘问顾立,为什么从不见辛雨。
顾立说,其实没有什么。刚毕业那段时间确实是忙,每次时间都岔开。到现在,这么长时间不见,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不如不见。顾立说,他觉得辛雨也是这么想的。
他们三个去吃涮羊肉,等位的人已经排到了店外。冬天的北京,大家都裹的像只熊一样,想赶紧围在热乎乎的碳锅儿前面暖和暖和。顾立在门把口占了两张椅子,他叫文莘和陶梓过去坐。
陶梓想,顾立真的长大了。如果按照以前的顾立,一定会先坐下来,然后叫文莘坐下,最后对陶梓说,你就站着吧。
高中时,欺负陶梓大概是顾立的习惯。某一天吃完午饭,文莘拿着三块巧克力对他们说:“只有三块了,我吃一块,剩下两块你们自己分。”
顾立接过文莘手里的巧克力,说:“辛雨一块,我一块,陶梓不吃巧克力。”说完撕开包装纸,把巧克力吃了。
辛雨看了看陶梓,把巧克力递到她手边。陶梓对辛雨说:“我真的不吃。”
辛雨便把巧克力吃了。文莘说顾立不懂人事,顾立说陶梓亲口说的不吃。
陶梓讲起来那颗巧克力,文莘问陶梓:“你当时真的不想吃吗?”
陶梓说:“我不记得了。估计还是想吃的......”
顾立说,那时候真好,还可以为了一块巧克力的得失争论不休。那天吃完涮羊肉,经过屈臣氏,顾立买了一条瑞士三角给陶梓。
顾立说,这是因为当年的不懂事,给陶梓赔罪的。
陶梓说,这样说来他们就两不相欠了。
顾立说,我们本来大概就没有亏欠。
陶梓说,也是。
亏欠,看什么了,或许年少时的芳心暗许是没有的,还好像总有些其他的亏欠......
不过上学时,顾立吃了太多陶梓的鸡肉肠、小蛋糕。愚人节时,顾立骗陶梓吃“薄荷味奥利奥”,还跟陶梓说这是新款,只有世贸天阶的超市才有卖。陶梓也不是省油的灯,学校的小花园与胡同相连的位置,是一排废弃的民房,陶梓忽悠顾立没人管,顾立翻出去之后被一个大妈勒令“怎么跳进来,就怎么跳出去”。
还有一次,陶梓的零食被顾立吃光了,那天陶梓没有吃午饭,饿的前胸贴后背。她让顾立现在、立刻、马上去买吃的。顾立翘课溜出学校,他买完吃的溜达着往学校走时,他感觉得脖子上被架了一把小刀。顾立假模假式的跟抢劫犯套磁,趁他不备逃了出来,疯狂的向学校奔去。刀子最终还是划伤了顾立的脖子,好在他的校服拉链拉到了顶,隔着厚厚的校服,刀子只伤到了皮肉。
那天陶梓被吓坏了,她陪顾立去医院,一路上都在自责。顾立反而安慰陶梓,说如果不是他嘴馋也不会这样......虽然顾立这么说,但是陶梓还是内疚了很久,有时自己发呆时想到这件事,还会后怕的流泪。
而这些点点滴滴,最终在时间的流逝中,或者在他们毕业的那一刻,就已经进了焚化炉。高中的日子,回想起来平平淡淡,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在他们的记忆里,高中最终化成了阳光、大笑、奥运会、蓝天、满墙爬山虎......这样青春靓丽的标签。
顾立左边的脖子上纹了一只暹罗猫,猫是他的猫,图案是他画的图案。猫鼻子下面遮盖住一块陈年的伤疤。
陶梓在昏暗的路灯下,看着顾立脖子上的文莘,说:“这个疤,是那次买吃的留的吗?”
顾立点了点头。
文莘说,他们三个都有纹身了,下次见到辛雨要撺掇他去纹一个。
顾立说,辛雨有纹身,比他们每个人都早。
高考结束后的那天下午,辛雨就去了。
辛雨身上的每一块纹身都是自己画的,第一块画的是一个大脑外露的小孩,他的眼角、耳朵、嘴巴里流出了血液,他好像在哭泣,也好像在忍受着眼角里的血液。那个纹身是顾立陪辛雨去的纹的,纹身店就在工体对面的居民楼里。
顾立问辛雨,为什么要画这么血腥的插画。
辛雨说,考试前随手画的。
辛雨的肩胛骨上有一块伤痕,纹身刚好盖住伤疤。顾立没有问伤疤的来源,结束之后他们在三里屯附近,找个撸串的脏摊。辛雨要了两瓶啤酒,顾立说让辛雨少喝,如果喝多他不会把辛雨送回家,只会让他躺在这里睡。顾立说,三里屯这条街,从不缺宿醉的汉子。
辛雨说,背上那块疤,是初中时被车撞的。他很早就知道父亲在外面有其他人,他一直以为他母亲不知道。其实她什么都清楚,辛雨也什么都清楚。只是他们觉得对方无法承受真相,才带着害怕伤害别人的幌子,让他人活在虚假的套子里。
辛雨对顾立说,时至今日,他弟弟已经周岁了。他母亲还是对他说,那个女人是他们离婚之后才出现的,没有任何人破坏辛雨的家庭,是他们不好才无法给辛雨一个完整的家庭......辛雨不知道,母亲是在自欺欺人,还是在给辛雨找一个看似体面的理由。
被撞那天,辛雨在过马路,他在马路尽头看见父亲牵着一个年轻女人的手。辛雨在斑马线上愣住了,没有注意到交通灯的变化。等他再醒过来时,已经在医院躺着了。他看见母亲一双泪眼,看见父亲搀扶着母亲,他还以为自己刚刚看到的是一场梦......
顾立对辛雨说,长到这么大,乐观并不是从未收到伤害,而是即使收到伤害,也选择笑对。
顾立的父母是在国外读博时认识的,他们俩人都很强势。顾立上高中时,他的父母在同一家公司工作。顾立说,他爸妈上班从不开一辆车,开始他以为是避嫌。后来才发现不过是各玩各的。顾立父母对待婚姻的态度,像是在经营一家公司。话事人可以有不同的意见,但最终的决策只有一个。他们从职工大院的一件小屋起步,顾立上高中时他们就已经住上了二环边上的大平层。顾立说他从小就不喜欢跟父母在一起,他们太理性了,太会权衡利弊了,他喜欢跟奶奶住在三里屯,路的两端,一端是宁静的大院,一段是喧闹的酒吧,这样才有烟火气息。
辛雨说,顾立很多时候看起来傻呵呵的,对一切都无所谓,其实他的心里比谁都看的清楚。
顾立和陶梓讲起那天,讲起那天辛雨对他的评价。顾立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一样,我们想掩饰,掩饰什么呢?有什么好掩饰的呢?其实没有人在意的。
陶梓说,这样的顾立,让她有些难以接受。顾立说陶梓是大鱼弱智,不会懂他这种大智若愚的人。那次见面之后,他们很久都没有联系。文莘依然挣扎与爱情之间,陶梓依然在于抑郁症抗衡,顾立毕业了,家里给他断了粮,他开始慢慢明白,什么是真正接地气的生活。
大概两年之后,陶梓听到《阳光灿烂小白马》的时候,她的泪水抑制不住的向外涌出。那一刻,她忽然想起顾立的那句,有什么好掩饰的呢?其实没有人在意的......陶梓想起顾立第一天来到教室,站在讲台前唱《我的果汁分你一半》的样子,她忽然很想要时光倒流,忽然很想时间静止在那一刻......顾立飘忽不定地看着台下,双手抓紧校服。
顾立站在讲台边,飘忽不定地看着台下,双手抓紧校服。陶梓隐约记得那件校服是F中。
陶梓想,如果时间真的可以静止在那一年该多好......
那一年,他们的伤疤还不需要用纹身在遮盖
那一年,他们还会因为一件小事争执,因为一个微笑倾心
那一年,他们数学都不太好,还不会算计投入产出和回报率
那一年,陶梓有文莘、有程晗、有顾立、有辛雨,陶梓总以为,人生长路漫漫,总有人在下一站相遇。后来陶梓才明白,自己就像是在麦地里寻找最大麦穗的那个人......
静止
寂寞围绕着电视
垂死坚持 在两点半消失
多希望有人来陪我
渡过末日
空虚敲打着意志
仿佛这时间已静止
我怀疑人们的生活
有所掩饰
啊~~~啊~~~啊
垂死坚持
啊~~~啊~~~啊
已消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