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五代定难军党项的崛起及灵州朔方的失陷
书名:古代历史故事谈 作者:英雄立马起沙陀 本章字数:2225字 发布时间:2021-07-08

继续世袭与中原貌合神离:

    后唐废帝清泰二年(935年),李彝超卒,其弟李彝殷代为定难军节度使。天福元年(936年),石敬瑭灭后唐建后晋,李彝殷上表归附,授为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后晋出帝开运元年(944年),李彝殷出兵帮助后晋攻打契丹,后因功被授为契丹西南面招讨使。天福十二年(947年),刘知远灭后晋建后汉,乾祐元年(948年)春二月,汉隐帝即位,诏李彝殷为定难军节度使兼侍中。乾祐二年(949年),后汉将静州归入定难军,至此,拓跋部始有银、夏、绥、宥、静五州之地,拓跋李氏统治区域扩大。

广顺元年(951年),后周灭后汉,周太祖为了拉拢拓跋李氏,诏封李彝殷为陇西郡王,但是李彝殷并未接受册封,而是选择遣使归附北汉。其时北汉势弱,后周对拓跋李氏采取软硬兼施的政策。显德元年(954年)正月,后周加封李彝殷为西平王。显德四年(957年)冬,李彝殷叛汉归周,正式接受西平王的册封。拓跋在五代十国数十年的战乱中保护了夏、 银、 绥、 宥、 静等五州免受战争威胁,五州之民休养生息,为此后西夏强大并建国奠定了良好的根基。

在五代的中后期,拓跋党项虽然继续奉行对中原称臣的政策,但是中原多变,拓跋党项不臣之心已经日渐显露。尤其北汉割据河东后,拓跋党项与中原的关系也开始变的日趋紧张。后周对拓跋奉行软硬兼施的政策,软的方面自然是不断加官进爵进行安抚。硬的方面主要是扶持同样割据麟府胜州的永安军节度使折氏家族与拓跋党项对抗,避免拓跋党项在割据定南五州后,继续侵蚀其他州郡。

后周之所以扶持麟府折家对抗夏州定南拓跋,是有着深层原因的。夏州定难军自唐末以来,便为缘边大镇,李氏又世袭节度使,李氏又为党项之大姓。而府州,后汉方置节镇,折从阮父子又晚出,折氏亦不过为五代方兴起的家族。从出身背景来说,折氏远不及李氏雄厚。但却为后周所重用提拔,李氏由此而心生不满。此外,折家祖上开始显赫是从折宗本开始,其后的折嗣伦、折从阮都与后唐沙陀集团有着密切的从属关系。而无论是石敬瑭还是刘知远,都曾出任河东节度使,郭威也是刘知远的亲信,长期任职河东,对麟府一带有着深刻的了解。故而就情感上来说,中原集团对麟府折家是有所关照的。后周朝廷对双方的处理则是责李氏、保折氏,李氏虽妥协,但对折氏之记恨当更甚之。这也应当为之后李氏与折氏世代为仇,埋下了伏笔。而此时后周朝廷之所以有责李氏、保折氏的选择,除了折氏对抗北汉刘氏有功,以及李氏贸易百货依赖中原这两点之外,此外也与折氏、李氏的政治选择和态度有关。折德扆对抗北汉刘氏,于后周来说,有安定河西之用,而于己,则更多的是出于现实的自保之举。此外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后汉为后周郭威所篡后,后汉高祖刘知远之弟、镇晋阳河东节度使刘崇在太原称帝,国号汉,史称北汉。北汉为与后周抗衡,曾向辽请封,自称侄皇帝。而折氏前因十六州之事就与契丹对抗,北汉既仰仗契丹,折氏自不能与之为伍。加之,折氏地偏小,难以独占一方。投靠后周,对抗北汉,也是折氏出于现实的唯一选择。另一方面,拓拔李氏大搞多面骑墙政策,一面向北汉遣使,一面又接受后周的册封,同时又与契丹保持联系。较之折氏,李氏控制五州之地,地广势大,又有多种政治选择。后周支持更可靠的折氏,以抵御契丹的南下以及可能与之联合的夏州李氏,由此折氏的政治地位又被提升了。然而折氏却处于被多方势力包围的境之下,难以安枕。显德三年(956年)三月,周世宗征南唐返京之后,折德扆晋京迎谒,要求迁入内地,当是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世宗考虑到府州地位之重要,加之折氏熟识蕃情,无人可以取代其位置,因而不予批准,多加优厚赏赐 命其返回府州。自此可知,折氏在河西的作用及地位已无法取代。综上所述五代之折氏,出身党项、熟悉代北蕃情的当地土著折氏,因其所占据的独特地理位置和武力的优势,被唐、晋、汉、周所重视,成为守卫河西以及北方的重要屏障。而折氏对契丹的反抗和敌对,使之为五代的历代王朝所利用和倚重。折氏也因此崛起于五代混战之中,牢据府州,发展成为一支地方家族色彩浓厚的、强有力的党项氏族,并延续到北宋末年。

 

唐末五代宋初对朔方灵州的苦心经营:

自安史之乱唐肃宗于灵州即位,灵州地位开始显赫,后来随着河陇沦陷,灵州逐渐成为中西方陆上交流的重要枢纽城市。尤其马匹交易甚为繁荣。灵州西行二十日可达甘州,再五日可达肃州,再一日可抵玉门关,又西行一百里至沙洲,再两日到瓜州,再三十里,入鬼魅碛,再八日出碛口到伊州,再一日就到达高昌。

自中晚唐到北宋初,朔方灵州节度使一直负责保卫中西方的交通路线。自唐光启发三年(887)到后唐天成三年(929)灵州被朔方韩氏占据四十余年,分别由韩公(887—890)、韩遵(891—899)、韩逊(899—914)、韩洙(914—928)、韩璞、韩澄(928—929)镇守,韩氏在保护灵州安全,维护中西方交通和弘扬佛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韩氏之后,朝廷委派康福(885—942)接任灵州,康福在镇三年,岁岁丰捻,仓储丰富,有良马4000匹,境内蕃夷畏服。之后张希崇(887—939)两任朔方节度使(921—933,936—939),鼓励屯田发展生产。五代时宁夏境内党项族有70万之众,半数在灵州一带,张希崇安抚有度。张希崇病于任上后,冯晖(893—953)接任,继续鼓励屯田发展生产,修缮道路,建仓库亭馆千余所,所需经费均有府库拨出,不劳民力,境内安定,每年可得良马5000匹。945年,王令温接任后处置不当,引发叛乱。朝廷再度调冯晖接任,平定叛乱,安抚党项。冯晖两任灵州11年,功勋卓著,加封至陈留王、中书令。冯晖去世后,其子冯继业(?—976)接任节度使,他北宋开宝元年(968)调回京师开封,由段思恭为灵州知州。以后灵州便不设节度使。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古代历史故事谈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